鉴于此,本文就绕开品性问题,谈谈我对洋教授治学态度的看法。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受,因为我从没直面领略过洋教授的治学韬略。很遗憾,又让海龟汗颜一把了:没见过猪跑的,怎敢妄谈猪肉的味道呢?呵呵,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眼见的未必是真的,眼没见的也未必是假的。举几个例子:
很久以前,写了一篇文章,苦于英语太烂,连试投的勇气都没有。后来,因为毕业的需要,丑媳妇不得不见公婆时,灵机一动,何不找个老外帮忙修改一下?可转头一想,老外是谁啊,又没欠我的,凭什么让人家帮忙。根据以往经验,中国的教授打死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帮你修改文章,除非有什么利益瓜葛。想归想,但还是抱着超常侥幸的心情,给可能投稿杂志的主编直接写了份Email,开门见山到:能不能帮我尽快修改一下英文?信发出后,就在忐忑中等待,等待中忐忑。期间,也打听到有收费的专业英文编辑公司,但一听到昂贵的费用,也就作罢了。正在不知所为时,那个老外突然来信,并说明他已做了修改。起初,以为他只对语法和句法做了更正。打开文章一看,万万没想到,好家伙,几乎对我的文章进行了重写,而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补充的地方做了批注,连参考文献都做了彻底的检查。不敢想啊,天底下真有这么好的事情,而且发生在我身上,那个严谨,真让我汗颜。可非常遗憾的是,没过几天,他说他要退休了。文章还没来得及投稿,他就退了休,这次很不幸!到现在,这篇文章还在我手上,一直未投。。。
有了这次经历,胆子就大起来了。凡在投稿前,一定找一个或几个老外好好修改一番。根据贡献大小,有放入致谢里面的,有作为共同作者的。说来奇怪,在我寻求帮助的洋教授中,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拒绝的。可能大家认为我的确幸运,我也这么认为。可幸运的背后是什么呢?不得而知,也不想讨论。就在前几天,我给一大牛去信,让他给我准备投稿的一篇文章把把关,他欣然答应。
上面谈到的人是我亲自联系过的,有名有姓的。如果大家认为他们提供帮助,全是为了个人面子,因为提名求助往往不好推辞。那么,那些匿名评审人呢?从我的经历看,这些人也一样的严谨,从一个冠词的运用,到句子的安排,逻辑的梳理,甚至某一现象的解释,那些文献引用有误,缺失了那些关键文献等等。总之,非常详细。有些建议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文章内容,省去了我的很多时间。有了这些时间,才可以写博客,或如饶毅老师所说的“一心二用。”
总之,这就是我感觉到的未曾谋面的几个老外的治学态度,不知道是不是很多老外都这样,反正这几个老外就这样。噢,对了,还有几个评审人很坦诚地说,那些地方他们不懂,是不是应该这样或那样,需要和我商量后再定夺。记得也是多年以前,一篇中文稿,有个纯属外行的人大放了一番厥词后,认为我的文章什么都不是,就毫不手软的枪毙了。看了审稿意见非常生气,一个东郭先生竟敢品头评足,如此猖獗。不懂就不懂,干嘛装的那样认真呢?一气之下,找主编理论,细说审稿有误。还好,主编通情达理,又送另2审稿人。呵呵,结果可喜可贺。如此看来,中国教授负责人的也大有人在。只不过,是不是少了点。还有一次,毕业论文送审,有个教授说把草地管理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纯属扯淡,无稽之谈。总之,语言比较恶毒,而且略带蔑视的口吻。看了评语后,哑口无言,令人狂吐不已!!!如此说,中国教授既不能一棒子全打死,也不能一股脑地往上吹。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确实没碰到过中国教授长达5、6页的审稿意见,难道是中文文章问题太少,更本没那没多问题可提?或我们的教授不善于提问题,点到为止,觉得很多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必要刨根问底呢?这也许是中国教授和洋教授在治学方面的最大区别。由小及大,审理文章论文如此,科研可能亦如此。对了,看清楚,这里我只是说“可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6916-555414.html
上一篇:
把人民的呼声说成“噪音杂音”,情何以堪啊!下一篇:
高校和科学院,学术环境孰优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