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牵牛、矮牵牛和山牵牛之间有关系吗! 精选

已有 5710 次阅读 2024-11-28 11:35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牵牛、矮牵牛和山牵牛之间的关系!牵牛、矮牵牛和山牵牛都是非常常见的草本植物,其中牵牛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其花期一般在7-9月;矮牵牛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很长,从4月份直到11月底。在中国南方,通过秋季播种和春季播种的调节,甚至全年都可以看到艳丽的矮牵牛。很多朋友可能会根据牵牛和矮牵牛二者学名,误以为矮牵牛是牵牛的矮化品种,实则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科。而山牵牛则是热带地区常见观赏植物,其隶属为爵床科山牵牛属植物。

IMG_20230828_104854.jpg

牵牛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也有喇叭花和牵牛花等俗称。由于该植物的花朵一般在凌晨开放,故有又有勤娘子和朝颜花等称呼。南宋刘錡笔下的“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写出了其生长特性,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更是写出了其清丽淡雅。

IMG_20160811_083431.jpg

牵牛的拉丁名为Ipomoea nil (L.) Roth,其植物学特征如下: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叶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根据其叶片形状,还常见圆叶牵牛和变色牵牛等类型。牵牛的花腋生,单一或2朵着生于花序梗顶,花冠漏斗状,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色淡。

IMG_20230828_105259.jpg

牵牛的种子是中药材牵牛子的来源,最早可在《名医别录》中见到描述,2020年《中国药典》中描述为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药大辞典中有“利水、泻下、消积和杀虫的功效,主治水肿、腹水、脚气、痰壅喘咳、大便秘结、食滞虫积、腰痛、阴囊肿胀、痈疽肿毒和痔漏便毒等”的描述。

圆叶牵牛 Pharbitis purpurea.jpg

矮牵牛为茄科矮牵牛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又名毽子花灵芝牡丹撞羽朝颜碧冬茄等。其花大且多,色彩丰富,为城市花坛种植或摆放的主要用花,具有花坛皇后的美誉。中国植物志中,该植物最初学名为碧冬茄(Petunia hybrida (Hook.) E. Vilm.),现在其名称已进行了修订,其正名是矮牵牛(Petunia × atkinsiana D.Don ex Loudon)。从该植物学名拉丁名可得知,矮牵牛并非是牵牛的矮化变种。

IMG_20210414_164816.jpg

从分类学上讲,植株相对矮小,全体生腺毛;叶一般卵形,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全缘;花单生于叶腋,花冠从白色到紫色或双色等均可见到,花瓣上有各式条纹,边缘平滑或瓣边褶皱,漏斗状,筒部向上渐扩大,檐部开展,有折襞,5浅裂。经过多年培育,现在矮牵牛有单瓣和重瓣品种。

山牵牛为爵床科山牵牛属攀缘灌木,又名大花邓伯花、大花老鸦嘴和长黄毛山牵牛等。其叶片翠绿且花期较长,在盛花季节,棚架上的成串的山牵牛花朵下垂,十分美观。花叶腋单生或成顶生总状花序,花冠管连同喉白色,自花冠管以上膨大;冠檐蓝紫色,裂片圆形或宽卵形,先端常微缺。

IMG_20170829_082218.jpg

山牵牛的拉丁名为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其其他植物学特征如下:叶卵形、宽卵形至心形,先端急尖至锐尖,有时有短尖头或钝,边缘有2(4) -6(8)宽三角形裂片。山牵牛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介绍,其根可用于风湿痹痛、痛经、跌打肿痛、骨折和小儿麻痹后遗症,茎叶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疮疖和蛇咬伤等。

山牵牛属还有一些常见的观赏植物,如直立山牵牛和翼叶山牵牛等。

直立山牵牛Thunbergia erecta (Benth.) T. Anders)为直立灌木,叶近革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时菱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波状齿或不明显3裂;花单生于叶腋,花冠管白色,喉黄色,冠檐紫堇色,内面散布有小圆透明凸起,花冠管长1.5厘米,喉长3厘米,冠檐裂片2厘米。

翼叶山牵牛Thunbergia alata Bojer ex Sims)为缠绕草本植物,花单生叶腋,疏被倒向柔毛;花萼成10不等大小齿;花冠冠檐直径约40毫米,冠檐裂片倒卵形,冠檐黄色,喉蓝紫色;其花美色艳,为常见观赏植物(植物描述参考中国植物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462058.html

上一篇:20241127——小山飘风(Sedum filipes Hemsl.)
下一篇:银杏黄了!
收藏 IP: 211.67.30.*| 热度|

11 王从彦 崔锦华 刘全生 郑永军 晏成和 牛凤岐 杨正瓴 王安良 康建 池德龙 徐长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