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夏蜡梅的花朵,端庄,淡雅。
提到蜡梅,不难想到严冬季节,傲雪顶霜、毅然绽放的蜡梅。它是那么不起眼,就一丛小灌木,几乎没有叶子,仅有数根凌乱枝条在寒风中瑟瑟。倘若不是因为嗅到空气中传来的阵阵幽香,定然没有人会放慢脚步,闻香踏访。瞧,墙角就有一丛蜡梅,杂乱的枝条上布满一粒粒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已经开放了,舒展着蜡质般的金黄花瓣,映着洁白晶莹的雪花。看到这,的确让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蜡梅品质:傲霜挺雪,坚贞不屈!
然而,你是否想过炎炎夏日,一株株绿意盎然、欣然盛开的蜡梅呢?这就是夏蜡梅。它有绿油油的叶子,在雨后如蜡质般闪亮。最为奇特的是,在密密的绿叶中,不时探出一朵朵淡粉色的花儿,令人侧目。夏蜡梅与冬天盛开的蜡梅一样,花型辐射对称,中规中矩,透着端庄,只不过大小比冬天盛开的蜡梅花大好几圈呢!总的说来,蜡梅科植物的花萼和花瓣分化不明显,不像其它花儿一样,外轮是小而绿的花萼,内轮为大而艳的花瓣。夏蜡梅的花被呈两种类型:外轮花被大,呈粉色;内轮花被片小,为鲜黄色,基部稍带一点紫。再往花心看去,就是明黄色的雄蕊和柱头喽!
说来也有趣。冬天盛开的蜡梅,点点小花,清香沁人,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夏天盛开的夏蜡梅,花儿艳丽,香味并不浓郁。这是不是验证了那一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冬天开放的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最新的分类修订认为该属有六个种,皆原产我国;难怪蜡梅一直是我国文人墨客反复吟诵的传统题材。如果你身在欧洲、日本和北美等地碰巧闻到幽幽蜡梅香,那一定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中国蜡梅,兴许你会泛起缕缕乡愁。当然,颇有意思的是,为蜡梅取拉丁名的外国人,谙熟其品性,用词准确,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蜡梅特性。瞧,希腊语中,chimon意为冬天的,anthus为花(anthos)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在冬天开放的花。
蜡梅的拉丁学名倒是非常妥帖,其中文名却争议颇多,焦点在于“腊梅”还是“蜡梅”?前者强调其寒冬腊月的开花习性,后者关注于突出其蜡质花瓣的特征。从众多的咏腊梅的诗词来看,蜡梅有其合理性。浩瀚的古籍诗词,与蜡梅相关的句子,信手拈来,皆为有力佐证。宋代任渊在《黄庭坚诗序》里说:“香气似梅花,类女工捻蜡而成,京洛人故谓蜡梅。”杨万里的《蜡梅》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蜜蜂底物是生涯?花作糇粮蜡作家。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反复吟诵,一只只蜜蜂辛勤劳作的形象跃然纸上:寒冬腊月没有花可采,却宁愿在吐出蜂蜡,化成腊梅花儿。这是一种多么清新自然的写意啊!同理,谢翱的《蜡梅》:“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诗人说雨中的蜡梅以蜡为衣,以抵挡雨雪的侵袭。这样的名诗佳句,描绘出冬日蜡梅的生动形象的风采。当然,也有人说,看到夏天盛开的夏蜡梅,“腊梅”的这一写法也就不攻自破了。由此,1979年出版的《辞海》采纳了“蜡梅”这一写法,是颇有道理的。
对于夏天盛开的夏蜡梅(Calycanthus)来说,借雅兴“咬文嚼字”一回,也颇有意思。希腊语中,caly是花萼,anthus是花,意思是这是一类花萼和花瓣都异常艳丽的观赏花卉。
除了观赏价值以外,夏腊梅属植物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它是研究植物地理起源、分布和进化的好材料,属于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的代表。这主要是以属内原产中国的夏腊梅(C. chinensis)和仅分布在北美的美国腊梅(C. floridus)为典型例子。所谓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是一类植物地理分布类型。换言之,同一属植物,除了部分种类分布于东亚外,其余的仅分布于北美。为什么同出一道“家门”的植物会有如此严格的隔洋相望的“相思”呢?在几种植物起源假说中,最有支持力的还是以建立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上,提出来的海底扩张、板块运动等地质运动造成的。
如此说来,美丽的夏蜡梅到底身栖何处呢?它可是中国特有种,如果特有的范畴再缩小一点的话,就成了浙江特有种了。野生的夏蜡梅仅见于浙江省的临安市和天台山等地,属于我国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广泛栽培,深受人们喜爱。
图2:夏蜡梅的花朵特写,花被有两种类型,外轮大,为淡粉色;内轮小,为明黄色。往里是两轮雄蕊,即图中有黄色花药的丝状结构。外轮是能育雄蕊,内轮为不育雄蕊。
图3:绿叶葱葱中的夏蜡梅花朵。
图4:发育中的夏蜡梅聚合果。
图5:冬天开花的腊梅的果实,发育在盛夏时节。
图6:硕果累累的冬天开花的腊梅聚合果。与夏蜡梅的聚合果极为相似,故都属于同一个科:蜡梅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