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2月11日23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2月11日10点30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简称LIGO)项目主管David Reitze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
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发布后,各家媒体和平台纷纷推送了一系列科普文章,对引力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而同时也有一些谣言开始出现,其中较为典型的是“ 今晚12:30—3:30请务必关手机:新加坡电视已经宣布了这一消息。请仔细阅读一下和照顾好自己。告诉你其他的亲爱的亲人和朋友:今天晚上从12:30—凌晨 3:30,极度危险的、高辐射的宇宙射线将会贴近地球而通过。所以,请关掉你的手机,不要让你的手机靠近你的身体,可能会造成伤亡或者损坏。”而且还言之凿凿地提到了NASA和BBC。不过随后相关部门就进行了辟谣,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那么可能这个谣言还会经过你我的转发在朋友圈中“跑遍半个地球”。
在传播学上有一个第三人效果理论,它是社会学家W.P.Daviso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它是这样一种观念,即个人倾向于认为其他人要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虽然这个理论适用于很多媒体信息类型,但是它更适合于与健康传播和危机传播相关信息。比如,个体可能会认为有关新药的广告或者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的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要大过对自己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很多流言会经过我们的手机被转发出去,因为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信息对其他人会有用,特别是健康方面的信息,而这其中很多可能都是未经证实的流言,因为我们也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证实,只是随手转发而已。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亲人的微信群中经常会有人分享很多有关健康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未必经得起推敲和证实,因而也促进了流言的传播与扩散。
中国科协发布2015“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中与健康有关的流言占了很大的比例,这表明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健康素养,另外一方面也涉及到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的问题。
流言有其发生的各种环境,有传播途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影响,而流言也是一个普遍性现象,自古有之,国内外也都存在。流言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更多的层面还是心理作用,因而对流言进行抗击也需要多方联手,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都承担着责任,作为普通公众的我们也要擦亮双眼,针对各种信息多问几个为什么,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求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