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吃啥补啥?

已有 2192 次阅读 2014-7-14 09:3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吃啥补啥”是民间流传下来的饮食格言,推敲起来,这应该来源于古老的中医食疗学说,即以形补形,以脏补脏,说白了就是“吃啥补啥”,这个流传至今且的说法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当然也有专家或者中医对此进行纠偏,总之就是一句话“过犹不及”。在往前推一步是否可以理解为“缺啥补啥”呢?比如电视广告中一大堆婴幼儿产品,什么DHA,补钙的、补锌的、补铁的,不一而足。这些广告的前提就是婴幼儿不能缺少这些微量元素,而实际上不管是不是真的缺,但是吃总比不吃好。这样的逻辑未必行动通,但是总能打动天下父母的心,就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样,你看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在这里也是如此,你看人家的孩子都补,特别是广告中代言的明星的“孩子”都补,你有什么理由不补吗?

当然这不是本文的主题,本文想说的是“缺啥补啥”是否真的会奏效。

2013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中国三大著名景区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黄牌警告,督促三者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整改。这主要在于现在的很多旅游景区挂着科普的羊头,却卖着狗肉。本来就是旅游景点,为什么要牵扯到科普上呢?这里面是不是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当然三大著名景区在“地球科普”或者说“地质科普”方面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对于近年来特别热的“科普旅游”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可惜机会总是悄悄的溜走了,三家不但没有鹤立鸡群,反而被亮起了黄牌。

其实不单单是这三家存在着科普不足的问题,其他景区也会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北京顺义区的汉石桥湿地。

百度百科显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京东平原地带,总面积19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约3000亩,是北京市平原地区唯一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保护区内记录到鸟类153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7种,野生植物292种,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的栖息地和中转站。为更有效的保护典型的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54月批准成立了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同年6月顺义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湿地的保护、科研科普、开发利用等工作。

请注意,这里明确提到了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具有科研科普的责任;在湿地公园中确实梳理了很多指示牌,标注着各种鸟类的特性,各种植物的特点等等。在环境保护、科研科普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一个责任,那就是开发利用,而往往开发利用会凌驾于科研科普之上,因而前者会带来经济收益。多次漂在岸边的死鱼就说明这个地方环保还没有做到位,科普也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吧。

再比如,今年410日的《南方都市报》刊文质疑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的科普宣传栏是《鸟类科普还是鸟类“食谱”?》。

可以说科普在这些地方并不是处于优先地位的,而是次要于其他选择,比如开发利用。这可能也是三家景点被亮黄牌的原因之一。既然冠名为科普基地,那么是否应该名副其实呢?

令人欣喜的是,《湖南日报》79日刊登了《英文版张家界地质科普游书籍出版》的消息,据该报道称,《梦境张家界》(即英文版张家界地质科普游书籍)由省国土资源厅主编,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概况、成因、地质遗迹保护等情况,让海内外游客从地质科普角度了解、欣赏张家界地貌风光。

请注意,这里的游客指的是海内外,不局限于国内游客,所以从这则消息推断,如果你想了解有关张家界地质方面的科普,你需要懂点英文(当然这是笔者的揣测,可能有中文版的,本人未去过张家界,因而不得而知)。但是从去年被亮黄牌,到今年英文版科普书出版,这是否印证了缺啥补啥呢?教科文组织不是督促三者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整改吗,那好我给你来一本英文科普图书,这下是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了吧。我们不仅向国内游客科普这些,还向海外游客科普呢。

正所谓,缺啥补啥。但是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否真的会弥补上科普的不足。当然教科文组织应该满意了,但是广大公众是否真正了解地球科学知识了呢,静观其变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11498.html

上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第二章-公众传播的基本要素 (2)
下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第二章-公众传播的基本要素 (3)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3 尤明庆 郑永军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