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雾,霾,雾霾,PM2.5,PM2.5(下标)

已有 14059 次阅读 2013-3-13 21:3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style, 大气, 天气

2013年,全国各地出现恶劣的天气状况,再次把公众的目光聚焦于大气环境问题,各种应对恶劣天气的产品也出现热销,同时对于绿色出行的倡议也通过多种途径向广大公众发布。

针对这种恶劣天气,PM2.5成为了罪魁祸首,很多人也把PM2.5称之为雾霾。而是否有雾霾,到底什么是雾霾,又该如何界定雾霾,似乎难以有共识。

前不久还召开了专门针对PM2.5命名的学术会议,根据后来的报道,似乎该会议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甚至有网友调侃说可以称之为“喂人民服雾”。难道真的是雾吗?

而对于雾,霾,雾霾,PM2.5以及PM2.5,笔者认为有必要加以澄清,于是乎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并在有关专家的观点上形成本文。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在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春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

对于雾来说,只有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的时候才会出现,而当太阳出来的时候,雾就会消散,因为雾本身是小水珠,是水汽。所以太阳是雾的大敌,因为“照到哪里哪里亮。”

霾,即灰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雾霾

    到底存不存在雾霾呢?前不久的恶劣天气,大量有关雾霾的报道见诸报端,但是雾霾到底是不是合理的名词呢?雾就是雾,而霾也就是霾。雾霾是不存在的,因为鉴于以上的分析,雾和霾形成的条件不一样,二者需求的相对湿度也不同,即使是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我们也只能说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而不能说是雾霾。

另外,雾霾有一种“欺骗”的效果,让广大公众感觉它是雾,而根据常识,雾是会随着阳光的照射而消散的,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紧张的情绪有所缓和,但是经历了那些天气的人们都注意到了,大气污染并没有随着阳光的出现而有所缓和。

也许是出于对这种错误叫法的纠正,抑或是意识到了不应该在欺骗公众了,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采用灰霾的叫法,或者更直截了当地称之为霾,而不是雾霾了。

PM2.5PM2.5

PMparticular material的简称,是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当量直径存在着差别,因而被分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当前造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细颗粒物,也就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简称为PM2.5。而目前媒体上提到更多的是PM2.5,这种写法也是不恰当的。2.5应该是下标的,具体可以参考2012229日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该标准已经将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之为细颗粒物,这似乎使得为PM2.5命名显更需要谨慎。因为对于科技名词的命名来说,必需中立,而不能带有感情色彩。而最重要的就是在当前谈霾色变的时候,如何改善空气质量,让霾被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670079.html

上一篇:教育
下一篇:编剧们:放过儿子,媳妇,公公,婆婆,岳父和岳母吧
收藏 IP: 1.203.34.*| 热度|

4 赵建民 黄敬峰 张骥 hejiy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