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科学就是应该有争议的

已有 4482 次阅读 2011-10-28 21: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科学是好的,我们应该崇尚科学并来者不拒地接受科学,因为科学让生活更美好。而我们传统的科普也把广大的受众看做是知识匮乏的(如果不是无知的),因而我们应该向他们传播科普知识,这也是缺失模型的立论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科学也受到了质疑。而《争议中的科学促进热点议题的社会融合》一书也是对当前一些热点的处于争议中的科学议题进行阐释,并试图通过这种争议让我们看到科学本身的面目,还科学以其本源。就像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博士在该书序一中说道的那样,争论和质疑是推动自然科学进步的内生机制。“回顾、分析当前社会热点的科学传播事件,可以发现具有争议性的社会热点事件往往更受民众的关注,这充分说明热点的科学事件可以成为很好的科学传播契机,因为公众对于这些事件的高度关注度,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了解相关科学知识。”而正是这些有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才使得我们去反思科学,正视科学。本书从转基因争端、食品危岩、反核真相、地震预报困境、反坝真相、疫苗危机和垃圾焚烧之道几个方面对当前处于争议中的科学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利用这些科学报道向我们再现了争议中的科学。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科学的发展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我们可以说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有关科学争议的历史,因为科学就是应该有争议的,而且科学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争议之中。

 科学素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却有很多看法。当前主流的一个说法就是“四科两能力”,而作为四科之一的科学精神应该包括理性的精神,求实的精神,批判创新的精神。这和莫顿所说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是类似的吧。他认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应该包括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而批判创新的精神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就是对科学的怀疑,这也促使科学的争议不断出现,也推动了科学在争议中不断发展。

可以说是争议的存在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的精神被宗教束缚起来而不能自由地思索,那时候的人们也许认为宗教就是科学,因为宗教和科学是一体的。直到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科学才被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科学也才有了大踏步的前进。而在哥白尼的日心说之前还存在着地心说,日心说也正是在对地心说的怀疑中得以诞生的。而当代的天文学一般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但是也有人对这种理论持相反的看法和态度,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这种争议也必然会促进天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是求真,求实的过程,而“真”是一个无限的概念,而科学也在实现这个无限“真”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在科学求真的过程中,广大公众应该没有身份的差别,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争议,道理不辨不明,而流言则止于智者,因而争议则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我们当前的现状不是没有争议,而是这种争议太少了,争议的声音太小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发出争议的都是小众,他们的声音很少能有合适的出口,而科学共同体对这种争议看待的不充分,回答的不明智,往往会导致争议的升级,进而会使得人们对科学产生抵制的情绪。因而我们有时候对科学的争议不是来源于科学本身,而是对传播途径不畅的不满。这时候科学往往会和人文结合在一起,所以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反之亦然。科学要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争议,而且也应该鼓励争议。争议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而如今对科学存在争议至少还说明我们的公众还关心科学,如果某一天没人对科学存在争议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则将危矣!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在争议中不断进步的。从天圆地方到地球中心说,再到日心说,再到宇宙是膨胀的,是没有边界的,也是没有中心的。这些都是争议促进科学发展的表现和例证。所以说科学就应该是有争议的,而《争议中的科学促进热点议题的社会融合》也是对解决争议中的科学进行的一种有益探讨。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502105.html

上一篇: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缺少科学文化
下一篇:中国科普研究所学术活动月成果丰富
收藏 IP: 115.170.35.*| 热度|

7 王涛 许培扬 刘全慧 肖重发 黄兴滨 占礼葵 nip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