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男性健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杜江平 讨论男性健康问题

博文

[转载]特异性日间尿频症

已有 1114 次阅读 2023-11-28 10:27 |个人分类:泌尿男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特异性日间尿频症

        该病又称为神经性尿频或精神性尿频,是指白天尿急、尿频,无尿痛或尿失禁,入睡后无症状,无遗尿,无相关解剖或神经病学病理改变或感染、代谢异常的功能性疾病。小儿比较多见。主要表现:① 仅有尿频、尿急症状,且出现于白天及入睡前,间隔数分钟至 1 小时不等。每次尿量不多,少于预计膀胱估计容量 [EBC(mL)= 30 + (年龄 × 30)] 的 50%,一般 < 30 mL,甚至仅数滴,每天总尿量在正常范围。患儿玩兴正浓或注意力集中时,排尿间隔延长,入睡后尿频症状消失。② 无尿痛 (尿道口或下腹痛)、烦渴多饮、尿失禁,尿常规检查正常。③ 排除原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遗尿症、神经源性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泌尿道感染、尿道综合征、高钙尿症或代谢性疾病等引起尿频的疾病。

        鉴别

        1.原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又称为逼尿肌过度活跃症,是指尿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或遗尿,可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无尿痛,无相关解剖或神经病学病理改变或感染、代谢异常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① 尿急,突发的急迫排尿欲望,且很难推迟,常伴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和遗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无尿痛、烦渴多饮。②膀胱测压可见膀胱充盈期有逼尿肌过度活动,引起单个或多个振幅不一的压力波,压力 > 15 cmH₂O;膀胱容量小于正常,无膀胱排空障碍,残余尿阴性。③不存在其它疾病,如泌尿系感染、相关解剖或神经病学病理改变或代谢性疾病。

        2.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多自幼开始尿床,白天无任何排尿异常,仅出现夜间遗尿,不伴有泌尿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而非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白天伴有多尿等下尿道症状,常继发于泌尿系统或神经系统的疾病。

        3.尿崩症诊断要点: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可达 300~400 mL/kg 或 >3000 mL/㎡。尿量>2L/㎡。平时尿渗透压<300 mmol/L 或尿比重 ≤ 1.005,血浆渗透压>300 mmol/L 或血钠>145 mmol/L,可诊断为尿崩症。禁饮 8 小时,如血钠增高>145 mmol/L,血浆渗透压增高>300 mmol/L,尿渗透压<300 mmol/L,尿比重 ≤ 1.010,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之比值<1,可诊断为尿崩症。禁饮 8 小时,如尿渗透压>600 mmol/L 并稳定 1 小时以上,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之比值 ≥ 2,可排除尿崩症,为精神性多饮。

        4.精神性多饮或称为精神性多尿。大多为暂时性,可伴有其他神经官能症表现,有烦渴、多饮,由于喝水多,才导致多尿,每次尿量多。如果限制患者喝水,则尿量减少,尿比重可>1.015,尿渗透压>600 mmol/L。夜间睡眠一般不喝水,所以无多尿。精神性多饮患者能耐受口渴,尿崩症患者不能耐受口渴。

        5.糖尿病多数会有多饮多尿,可有遗尿,但有多食、消瘦。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6.特发性高钙尿症是一组原因不明的、血钙正常而尿钙排泄增多的疾病,可有家族性,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部分患儿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遗尿、白天尿失禁、多饮、腰痛、腹痛,以及泌尿道结石、感染的症状。两次以上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测定早餐后 2 小时尿钙/尿肌酐 (mg/mg) > 0.21。两次以上测定 24 小时尿钙 > 0.1 mmol/kg(4 mg/kg)。

        7.尿道综合征多见于成年女性,由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等非细菌感染引起,也与精神因素有关。有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小腹坠胀等,疼痛症状可表现为尿道疼痛、下腹部疼痛、耻骨上疼痛、腰痛或性交痛。体检可无任何体征。尿常规正常,尿培养无细菌生长。

        8.神经源性膀胱又称为神经性膀胱、神经原性膀胱、神经源性尿失禁、神经源性下尿路障碍等。儿童多为先天因素所致,如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发育不良、脊髓栓系、肛门直肠畸形所致,少数后天获得性是因椎体骨髓炎、脊髓炎、脊髓肿瘤、外伤致脊髓损伤、盆腔手术等所致。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慢性尿潴留、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泌尿道感染等,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尿急、尿频、排尿困难费力、尿线无力、尿液浑浊,反复发热和上尿路损害。

        9.泌尿道(下尿路)感染主要有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等,女婴可有外阴炎,外阴红、小阴唇充血、痒或有分泌物或糜烂,男孩可有包茎合并尿道口炎,龟头红,可有分泌物。尿常规检查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 ≥ 5 个/高倍视野,细菌计数增多或细菌培养阳性。

        10.Hinman-Allen 综合征是罕见的学龄期与青少年严重的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多为男孩,有白天尿失禁、夜间遗尿、反复尿路感染、便秘或大便失禁、残余尿量增加、慢性尿潴留,严重者发生肾衰竭。体检一般正常,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体征,膀胱区常涨满,直肠指诊常发现大便梗阻。该病有典型的类似神经原性膀胱的表现,却无神经系统疾病。典型的尿动力学表现有充盈期膀胱内压力明显升高,排尿期逼尿肌反射功能明显受损,常不能排尽尿液。

        11.功能失调性排泄综合征 (DES) 多见于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泌尿道感染患儿。不稳定性膀胱,便秘,膀胱排空压力高而膀胱有效容量低。当膀胱收缩时,盆底肌和尿道外括约肌不适当地收缩,导致排尿压增加、尿频、无效排尿,无明显解剖和神经异常。

        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取得患儿家长配合,记录排尿日记,以明确日间排尿频率及排尿量。具体方法有:① 憋尿训练;② 盆底肌训练;③ 生物反馈治疗。

        2.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可作为治疗儿童日间尿频症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线药物,心理行为治疗无效后,可选用下述一种。① 山茛菪碱 (654-2):0.3~0.5 mg/kg,口服,tid,疗程 7~10 天。② 莨菪浸膏片:2~4 岁每次 30 mg,5 ~7 岁每次 40 mg,8~10 岁每次 50 mg。口服,tid,连服 7 天,7 天后症状缓解,剂量减半,再服 7 天停药。③ 托特罗定:5~9 岁每次 1 mg,≥ 10 岁每次 2 mg,口服,bid;或体重 ≤ 20 kg 者每次 1 mg,体重 20~30 kg 者每次 1.5 mg,体重 ≥ 30 kg 者每次 2 mg,口服,bid;疗程 14 天。④ 奥昔布宁:5~9 岁每次 2.5 mg,≥ 10 岁每次 5 mg,口服,bid,疗程 14 天。⑤ 索利那新:5~9 岁每次 2.5 mg,≥ 10 岁每次 5 mg,口服,qd,疗程 14 天。

        3. 钙拮抗剂: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逼尿肌松弛,膀胱蓄尿增多,从而控制尿频、尿急症状。如硝苯地平,每天 0.25~0.5 mg/kg,分 3 次口服,疗程 3~7 天。

        4.吲哚美辛: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维持盆神经调节平衡,促进膀胱内括约肌收缩,减少排尿次数。0.5~1 mg/kg,饭后口服,tid,疗程 5~10 天。

        5.其他。抗胆碱药物治疗无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并有尿失禁患儿,可考虑抗抑郁药治疗;伴有便秘的患儿应积极治疗便秘;可考虑联用调节自主神经平衡的药物辅助治疗,此外中医药、理疗针灸等也有一定疗效。对于上述治疗无效的严重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应用经皮骶骨旁神经电刺激、经皮阴部神经电刺激治疗、膀胱内灌注药物、膀胱逼尿肌内注射肉毒毒素 A、骶神经电调节治疗、手术等侵入性治疗,但儿童应用较少。

        附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 8 种自然疗法

        1.凯格尔运动。2.避免饮食诱因,显着减少已知会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以下食物和饮料:酒精、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物、柑橘汁和水果、苏打水和其他碳酸饮料、辛辣食物、人造甜味剂、牛奶和奶制品、糖和高糖食物(也不要过量食用蜂蜜,选择优质蜂蜜)和蔓越莓汁。3.观察液体摄入量,睡前限制液体摄入量,可以下午 5 点或 6 点之后不喝任何液体。4.双空,是双重无效,睡前小便不是一次,而是两次。5.安排上厕所,重新训练膀胱,即使不必去洗手间,也要遵守预定的时间排尿。6.延迟排尿,是典型的膀胱再训练技术。通过逐渐增加保持时间,如采取深呼吸,可以帮助使延迟时间更容易忍受。7.尝试针灸,每周接受1次针灸治疗,共 10 周;每个疗程为 30 分钟,穴位编码SP6(三阴交)、CV4 (RN4关元) 和 KI3(太溪) 三处设为目标穴位;77% 的特发性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治愈。8.戒烟,吸烟不仅会刺激膀胱,还会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吸烟还会导致咳嗽痉挛,从而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问题。

        本文节选于网络公众号,如有侵权请告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404-1411524.html

上一篇:前列腺增生常用药与慎用药
下一篇:转移性前列腺癌精准治疗新选择177Lu-PSMA RLT
收藏 IP: 183.197.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