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男性健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杜江平 讨论男性健康问题

博文

新版本: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

已有 4759 次阅读 2019-7-16 08:50 |个人分类:泌尿男科|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
Diagnosis for HIV/AIDS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男科  杜江平

    鉴于艾滋病的特殊性,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的版本(部分内容),自2019年07月01日实施。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 HIV 感染引起的,以人体 CD4+T 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
HIV 感染者 HIV infected person感染HIV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个体。
艾滋病患者 AIDS patient感染HIV后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
HIV 血清抗体阳转 HIV seroconversion感染HIV后机体血清中的HIV抗体由无反应转为有反应的过程。
窗口期 window period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注:在窗口期内的血液已有感染性。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
病毒载量 viral load患者血浆(清)中HIV RNA的数量,属HIV核酸定量检测的指标,检测结果用每毫升血浆(清) 中HIV RNA的拷贝数或国际单位来表示(CPs/mL或IUs/mL)。
HIV 抗体筛查试验 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一类初步了解机体血液或体液中有无HIV抗体的检测方法,也包括同时检测HIV抗体和抗原的方法。注:检测得出HIV抗体或抗原有反应或无反应的结果。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免疫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免疫渗滤试验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验。
HIV 补充试验 HIV supplementary test在获得筛查试验结果后,为了准确判断,继续检测机体血液或体液中有无 HIV 抗体或核酸的方法,包括抗体确证试验和核酸试验。注:抗体确证试验包括免疫印迹试验、条带/线性免疫试验、免疫层析试验、免疫渗滤试验及特定条件下的替代试验,核酸试验包括核酸定性试验和核酸定量试验。
核酸定性试验结果阳性或定量试验>5 000 CPs/mL提示HIV感染,阴性不能排除HIV感染。
免疫学检测是进行HIV感染和AIDS的分期和判断疗效的主要检测指标,主要采用CD4+T淋巴细胞检 测,分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两类。

AIDS: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CPs:拷贝数(copies)
HIV: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GL: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persistent generalized lymphadenopathy)
VL:病毒载量(viral load)

职业暴露史 occupational exposure history
从事艾滋病防治或可能接触到HIV工作的人员,工作时发生过与HIV意外接触的历史。
医源性暴露史 nosocomial exposure history
有过诊疗过程中的不安全注射、穿刺或手术史,或者有接受过未经HIV检测的血液、血制品、组织或器官的历史。

诊断原则
HIV/AIDS的诊断原则是以实验室检测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进行。HIV抗体和病原学检测是确诊HIV感染的依据;流行病学史是诊断急性期和婴幼儿HIV感染的重要参考;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临床表现是HIV感染分期诊断的主要依据;AIDS的指征性疾病是AIDS诊断的重要依据。

HIV 感染
成人、青少年及 18 个月龄以上儿童,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 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
b) 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核酸定性试验阳性;
c) 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和核酸定量试验>5000 CPs/mL;
d) 有流行病学史或艾滋病相关临床表现,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e) HIV分离试验阳性。
18 个月龄及以下儿童,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 为HIV感染母亲所生和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第二次检测需在出生4周后采样进行);
b) 有医源性暴露史,HIV分离试验结果阳性或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c) 为HIV感染母亲所生和HIV分离试验阳性。

AIDS
成人及 15 岁(含 15 岁)以上青少年,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 HIV 感染和 CD4+T 淋巴细胞计数<200/mm3;
b) HIV 感染和伴有至少一种成人 AIDS 指征性疾病。
15 岁以下儿童,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 HIV 感染和 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25%(<12 月龄),或<20%(12 月龄~36 月龄),或<15% (37 月龄~60 月龄),或 CD4+T 淋巴细胞计数<200/mm3(5 岁~l4 岁);
b) HIV 感染和伴有至少一种儿童 AIDS 指征性疾病。

HIV/AIDS 的临床分期
成人及 15 岁(含 15 岁)以上青少年
I 期(HIV 感染早期)
HIV感染者,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 3 个月~6 个月内有流行病学史和/或有急性 HIV 感染综合征和/或有 PGL;
b) 抗体筛查试验无反应,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c) 一年内出现 HIV 血清抗体阳转。
II 期(HIV 感染中期)
HIV感染者,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 CD4+T 淋巴细胞计数为 200/mm3~500/mm3;
b) 无症状或至少一项符合 4.2.3 a)的临床表现;
c) 至少一项符合 4.2.4 a)的临床表现。
III 期(AIDS 期)
HIV感染者,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 CD4+T 淋巴细胞计数<200/mm3;
b) 至少一项符合 4.2.5 a)的临床表现。
15 岁以下儿童
I 期(HIV 感染早期)
HIV感染者,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 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35%(<12 月龄),>30%(12 月龄~36 月龄),>25%(37 月龄~60月龄),CD4+T 淋巴细胞计数≥500 个/mm3(≥5 岁);
b) 有 PGL 或无症状。
II 期(HIV 感染中期)
HIV感染者,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 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在 25%~35%(<12 月龄),20%~30%(12 月龄~36 月龄),15%~25% (37 月龄~60 月龄),CD4+T 淋巴细胞计数在 200 个/mm3~499 个/mm3(≥5 岁);
b) 至少一项符合 4.2.3 b)的临床表现;
c) 至少一项符合 4.2.4 b)的临床表现。
III 期(AIDS 期)
HIV感染者,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 CD4<25%(<12 月龄),<20%(12 月龄~36 月龄),<15%(37 月龄~60 月龄),<200 个/mm3(≥5 岁);
b) 至少一项符合 4.2.5 b)的临床表现。

附录:
4.2.3 免疫系统轻度缺陷时的临床表现:
a) 成人及 15 岁(含 15 岁)以上青少年:A 组临床表现。
b) 15 岁以下儿童:D 组临床表现。
4.2.4 免疫系统中度缺陷时的临床表现:
a) 成人及 15 岁(含 15 岁)以上青少年:B 组临床表现。
b) 15 岁以下儿童:E 组临床表现。
4.2.5 免疫系统重度缺陷时的临床表现,为 AIDS 的指征性疾病,包括机会性感染、肿瘤和 HIV 相关神经系统症状:
a) 成人及 15 岁(含 15 岁)以上青少年:C 组临床表现。
b) 15 岁以下儿童:F 组临床表现。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的临床表现分为A组、B组和C组
A组临床表现
该组临床表现在免疫系统轻度缺陷时出现,包括如下任一项: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 10%;
——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近 6 个月内≥2 次;
——带状疱疹;
——口角炎、唇炎;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近 6 个月内≥2 次;
——结节性痒疹;
——脂溢性皮炎;
——甲癣。
B组临床表现
该组临床表现在免疫系统中度缺陷时出现,包括如下任一项: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 l0%;
——不明原因的腹泻,持续超过 l 个月;
——不明原因的发热,间歇性或持续性超过 1 个月;
——持续性口腔念珠菌感染;
——口腔黏膜毛状白斑;
——肺结核病(现症的);
——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体腔或内脏脓肿、脓性肌炎、骨和关节感染、脑膜炎、菌血症);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或口腔炎;
——不明原因的贫血(血红蛋白<80 g/L)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数<0.5×109/L)或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50×109/L),时间持续超过 1 个月。
C组临床表现
该组临床表现在免疫系统重度缺陷时出现,为AIDS指征性疾病,包括如下任一项:
——HIV 消耗综合征;
——肺孢子菌肺炎;
——食管念珠菌感染;
——播散性真菌病(球孢子菌病或组织胞浆菌病);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近 6 个月内≥2 次;
——慢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唇、生殖器或肛门直肠)超过 l 个月;
——任何的内脏器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除肝、脾、淋巴结以外);
——肺外结核病;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反复发生的非伤寒沙门菌败血症;
——慢性隐孢子虫病(伴腹泻,持续>1 个月);
——慢性等孢球虫病;
——非典型性播散性利什曼病;
——卡波西肉瘤;
——脑或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浸润性宫颈癌;
——弓形虫脑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肺外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HIV 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有症状的 HIV 相关性心肌病或肾病。

15 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表现分为D组、E组和F组
D组临床表现
该组临床表现在免疫系统轻度缺陷时出现,包括如下任一项:
——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
——结节性痒疹;
——反复发作或持续性上呼吸道感染;
——带状疱疹;
——广泛的疣病毒感染;
——广泛的传染性软疣感染;
——线形齿龈红斑;
——口角炎、唇炎;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腮腺肿大;
——甲癣。
E组临床表现
该组临床表现在免疫系统中度缺陷时出现,包括如下任一项:
——不明原因的中度营养不良;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泻;
——不明原因的发热(>37.5 ℃),反复或持续 l 个月以上;
——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出生 6 周~8 周内除外);
——口腔黏膜毛状白斑;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或口腔炎;
——淋巴结结核;
——肺结核病;
——反复发作的严重细菌性肺炎;
——有症状的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慢性 HIV 相关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
——不明原因的贫血(血红蛋白<80 g/L)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数<0.5×109/L)和(或)慢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50×109/L)。
F组临床表现
该组临床表现在免疫系统重度缺陷时出现,为AIDS指征性疾病,包括如下任一项:
——不明原因的严重消瘦,发育或营养不良;
——肺孢子菌肺炎;
——食管、气管、支气管或肺念珠菌感染;
——播散性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或球孢子菌病);
——反复发作的严重细菌性感染,如脑膜炎、骨或关节感染、体腔或内脏器官脓肿、脓性肌炎(肺炎除外);
——肺外结核病;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慢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唇或皮肤),持续 1 个月以上;
——任何的内脏器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包括视网膜炎及其他器官的感染(新生儿期除外);
——慢性隐孢子虫病(伴腹泻);
——慢性等孢子虫病;
——有症状的 HIV 相关性心肌病或肾病;
——卡波西肉瘤;
——脑或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弓形虫脑病(新生儿期除外);
——马尔尼菲青霉病;
——肺外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HIV 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采集于网络发布内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404-1189717.html

上一篇:精索静脉曲张治疗策略
下一篇:新版本:淋病的诊断
收藏 IP: 223.104.1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