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目前健在的仅有两位)
贝时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浙江镇海人, 1903年10月生,1928年获德国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历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和生物卷编委会主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自20年代起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对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分裂,生殖细胞的重建,染色体构造、昆虫眼柄激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1932年在研究丰年虫中间性的性转变过程中,观察到细胞重建的现象,70年代以来,通过对鸡胚早期发育、小鼠造血系统、根瘤菌和沙眼衣原体进行的研究,证明这一现象存在于广泛的生物物种中,特别是在丰年虫和鸡胚早期发育中的研究,证明以卵黄颗粒为基础或细胞质为基地重建为细胞核和细胞,证实卵黄颗粒中特定DNA和染色质的存在,并从中提取到染色质DNA,此为国内外首次发现。近年来对卵黄DNA的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正在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已发表一系列论文(见贝时璋文选和细胞重建论文集等)。6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鉴于他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并取得卓越成就,德国土滨根大学又于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博士学位;中国国家天文台命名第36015号小行星为“贝时璋星”。 随着苏步青、陈省身两位院士先后作古,今年104岁的贝时璋院士是祖国大陆目前唯一健在的、1948年遴选的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也是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征镒,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七十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1916年6月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仪征,但从小在扬州长大。(其兄长吴征鉴、吴征铠也均为院士)。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0-1942年为张景钺教授的研究生,1946-1949年清华大学讲师。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现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兼研究员,《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主编。他自1980年后任美国植物学会终身外籍会员,瑞典植物地理学会名誉会员,前苏联植物学会通讯会员。1997年当选世界自然保护协会ISCN理事。
迄今为止,已发表140多篇各类论文,并主编或编写了数十部学术专著,如《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志》、《西藏植物志》、《云南植物志》、《云南植被》和《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等。他在植物分类研究中,发现并发表了1300个以上新分类群(植物亚科、族、组等新等级不下10个,新属12个),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6年撰写的《东亚植物区系的特征和界限》一文,对世界植物区系分区系统有所突破,同时与有关学者合作提出 “多系-多期-多域” 种子植物的新系统纲要和具体系统。他先后获国家级一、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获求是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团体奖”。2001年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鉴于他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的伟大贡献,于1999年荣获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览会纪念协会 “考斯莫斯国际奖”(International COSMOS Prize 1999),成为世界第七位,亚洲第二位获得该奖的学者,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