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法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uxia126

博文

父亲

已有 3582 次阅读 2012-6-18 08:17 |个人分类:家人朋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父亲今年69岁了,身板依然很硬朗,这是他经常劳动的缘故。
  父亲一生坎坷,但他都看得很淡。多年的风雨艰苦虽然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不过从父亲的言谈中,你是听不出的,没有埋怨,没有哀伤,仿佛一切就该这样,我想这也是他遗传了奶奶的基因吧。
  父亲两岁时就被送到他的外婆家寄养。奶奶没有兄弟姐妹,父亲的外公是当地的名医,他很想自己的医术有个传人,可是重男轻女的曾外祖父显然不愿意把医术传给奶奶。于是父亲在2岁时就离开了奶奶,来到外公外婆家生活。
  还没等父亲长大,曾外公就死在了刚刚解放了的新中国的监狱里。因为对当时用民工的政策不满,发了几句牢骚的曾外公被当作反革命关押了起来,还没有来得及审判定罪,年迈、胆小、又多病的曾外公就这样在监狱里去世,留下了还天真的父亲和一样年迈的曾外祖母。
  日子虽然很艰难,父亲仍然读了书。读书时的父亲学习很用功,每每考试都在前列。读完初中,他因成绩好而被保送县城的师范学校就读。当时正是1959年,家乡的亲人都在饥饿中煎熬,爷爷那年上河工连病带饿死了,而父亲却因为可以得到学校每餐发的一小块红薯保命。1960年,才读了一年师范还没有毕业的父亲就被抽去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1963年,教书的父亲又因为要支援农业建设重新回到了农村种田。那个时候,个人的命运是无法由自己把握的。国家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父亲就象一颗浮萍,任由风吹浪击,随意飘零。
  后来父亲依旧有做教师的机会,但当时的教师收入很低,仅仅做个教师根本养不活一家人,并且因此家里的重活也会全部落到母亲身上。母亲生育我们姊妹4人,既要照顾我们,又要和男人一样挣工分,还得顾及年迈的曾外祖母。父亲放弃了教师的职业,彻底做了个农民。因为父亲有文化,当时在生产队里担任记分员,有时候也帮助会计做做帐。忙来忙去的。
  小时候的我一直和父亲很远。很少有机会象现在的孩子一样感受来自父亲的关怀。不过父亲对我们的学习却是很关心的。哥哥和我无论谁的成绩考得好,总可以在过节日时得到父亲的奖励,那奖励很微薄,也许是个柿子,也许是一块骨头,甚至可能是一个鸡蛋。不过在生活极其简单的农村,对我们来讲,这些已经是很令人惊喜的了。
  二哥小时候就调皮淘气,虽然聪明却也喜欢捣蛋。有时候是因为和小伙伴打架,有时候是因为逃学,或者是未经父亲的许可去下河摸鱼或洗澡,犯了错误只要被捉就会被父亲狠狠惩罚。记得有一次,二哥犯了错误还死不承认,父亲气得用一根绳子把二哥调吊在门梁上,用鞋底抽二哥的屁股。虽然二哥疼得很,但仍然嘴硬不肯服输。我看到父亲用鞋底狠狠地抽打二哥,二哥的屁股上印满了红红的鞋印,吓得跑得远远的,一直跑到再也听不见二哥哭声的地方才停下来。
  为了避免父亲的责骂和殴打,我学习一直很努力,从来考试成绩都在前列。每次得了奖状或奖品回来拿给父亲看,父亲那一直紧绷的脸上才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到了70年代,我们兄妹已经长大了些,花钱的地方很多。可生产队里分的粮食仅够糊口,到年底给孩子老人添件新衣的钱都没有。虽然每人可以发几尺布票来扯布做衣,可妈妈总是拿不出钱来把这些布票用掉。记得我上小学2年级的时候,那年冬天,天气很冷,我穿的棉衣棉裤都已经很破烂了,棉裤裆部的棉花白花花地露了出来,孩童的我已经知道了害羞,看着别的小朋友穿着完整的新棉衣棉裤,我就哭闹着把这些棉絮揪出来给妈妈看,让她给我也做一件新棉衣。我甚至提出要求:“妈妈,用你的旧棉衣给我改一件也行了,别让我把肉露在外面就可以!”妈妈很难过。父亲也许就是在那时决定出去挣钱。利用年关的时候,扯个谎说是去走亲戚,其实是去卖一种家里自制的刮菜刀。那年过年,父亲拿回了20几块钱,妈妈割了好几斤肉,也给我添了一件新衣。
  从此,父亲就开始利用农闲的时候去卖刮菜刀。当时还是生产队,卖这个东西还只能偷偷地进行。不能让队里的干部知道。因为父亲本身也是队里的干部,所以就更不能明目张胆出去卖东西。那时,凡是不被批准的买卖均属投机倒把,轻则可能被遣送,重则会受审坐牢。可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父亲只好铤而走险了。每当父亲出门前,妈妈总会给他烙一些烙饼做干粮,而少年的我们,则盼望父亲回来时能给我们带一些没有吃过的东西或者玩具。而父亲每次回来,也总忘不了买些小东西安慰我们期盼的心。只要是父亲带回来的东西,一个橘子,一颗核桃,或者一小串樱桃,都会让我们惊喜很久。
  80年代以后,包田到户。父亲就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我们家的地总是种得最好。
  为了增加田里的收入,父亲开始种西瓜。父亲种的西瓜特别甜,这可真不是吹牛。有一次我利用暑假在地里看瓜,我一个同学去看我。我给他摘了一个西瓜招待,他吃了几口,疑惑地问:“你们家的西瓜是不是注射了蜂蜜或糖精?”看着他贪婪吃西瓜的样子,我非常开心,我骄傲地告诉他:“我爸爸种的西瓜就是甜!”确实,因为父亲开始时种西瓜从来不施化肥,只施农家肥和油饼,所以西瓜就攒足了糖分,吃的时候当然感觉和蜜一样甜了!
   就这样,父亲农忙时就忙地里的庄稼,种的西瓜或者麦子以及其他作物都长势良好,也许是因为父亲年轻时读书的缘故,父亲种地,从不忘记科学种田。所以家里的收成越来越好。收成好,不一定收入高。粮食价低,把一圈的麦子、玉米卖了也不够我和哥哥妹妹读书的费用,后来二哥读到初中就辍学在家,农闲时跟着父亲走南闯北,推销可以削皮削丝的刮菜刀。这样的经历使二哥很早就成熟,并比大哥还早娶妻生子。大哥后来也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回到了村里的小学教书。
     为了给两个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和办孙子孙女满月的酒席,还有凑够我读书的费用,父亲几乎没有停止过劳动。任何可以挣钱换钱的门路,都被父亲试过了。还好,这些都顺利地完成了。两个哥哥的事情办完,又各自分家独过后,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又独自承担起供养我上学的费用。
   我两个哥哥成家,我也大学毕业工作之后,父亲便不再出去闯荡,虽然不再出门,却依旧种地,喂牛,自己赚点小钱,贴补家用,以至不向孩子们张口,减轻我和哥哥们的负担。
  逐渐地,日子比过去越来越好,父亲也比以前开朗许多,不再一味地劳动,偶尔也看看书,看看电视,和周围的村民讨论一下国家大事,和哥哥们讨论一下几个孩子的前途学习,日子过得闲适和惬意。
    现在我们兄妹几人都已经成家,父亲已经当上了曾祖父,我们各自的生活过得还算幸福,父亲终于可以将心思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依然那么喜欢劳动,每年种的菜吃不完,即使送给了嫁给县城的大姑,和邻村的奶奶,叔叔,甚至街坊邻居,依然有剩余。父亲现在种菜之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百家讲坛,和新闻节目。他对国内外大事和一些文化内涵,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妈妈总是埋怨他,因为太关注电视而不按时吃饭。父亲总是呵呵一笑。
     昨天是父亲节,我打电话祝父亲节日快乐。父亲说:我们都很好,你不要挂念。
     有二老在,真是儿女的福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87-583232.html

上一篇:飞舞的精灵
下一篇:【姑妈语录】看《非诚勿扰》有感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12 刘立 张玉秀 陆俊茜 陈小润 漆海霞 陈湘明 武夷山 曹聪 许培扬 陈珍珠 李万峰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