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ianguo531 聊聊感触、搞点学术、发发牢骚

博文

皎月星辰,浅唱低吟—记我与我的第一个研究生 精选

已有 8019 次阅读 2022-3-23 17:01 |个人分类:往事回顾|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2018年我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我有了第一个研究生。由于自己是新的导师,在学院普普通通,不声也不响。因此,招生比较困难。所以,那一年我自己主动去找学生做宣传,主要内容无非就是吹嘘自己神通广大,I can play。忽悠了两个学生,中间一个醒悟的早,一看所言非实,赶紧跑了。一晃快三年了,两天前,当学生把准备定稿送外审的毕业论文发给我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回眸时看小於菟”的感慨。有这种感觉,无非只能证明自己真的在一天天变老。一转眼自己的第一个研究就要毕业了,我比学生还要慌张与惆怅。

在老师的眼里,第一个研究生都是自己理想的镜子,总想着自己能把学生培养成自己的模样。我也是如此,给学生制定严格的学习、汇报和写作计划。好在我的这个学生,没有抗拒,也没有反驳,只是默默的去做,当然我现在是知道了她不想从事科研,此事以后再表。我要求她第一篇论文就要发表SCI。雄心勃勃的计划很让人兴奋,但实施起来确实很难。寻找兴趣点、凝练科学问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拟定论文框架、撰写中文稿、修改中文稿、定稿、翻译、修改、润色再加上投稿,我们整整用了两年。投稿的过程更是考验人,而且不是考验你的耐力,考验的是你出生以来所储备的洪荒之力。我们的稿件,先投了一个二区的杂志,很不错,三个月之后退修了。本想着这是庆祝party的前奏,没想到这却是噩梦的开始。反反复复,我们根据审稿意见修改了三次,第一次甚至根据审稿人的意见,重新建构指标体系,重新整理数据,这一过程我们花了接近三个月。但是,每次送外审的结果回来,都有新的意见,有的甚至相左。我才意识到,这是编辑又送给了新的审稿人,在这样的不断怀疑与折磨中,用了接近一年半的时间最终还是被拒稿。这是我投稿经历中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怀疑、彷徨、挣扎到重新鼓起勇气选择期刊,调整格式再次开启投稿历程。由于这次审稿耽误的时间太长,我们经过讨论,决定选择一个四区的期刊投稿。虽然我心底极不情愿,这都是我们的心血啊!但是现实容不得我们犹豫(学生毕业之前必须见刊),决定避开OA,选个低一点级别的期刊。再次投稿很顺利,两个多月,小修,就两条意见,修回去后一个星期就录用了。学生很开心,从发给我的微信,我都能感到她内心的压力终于释放了出来。我也很欣慰,虽然离自己当初的设想还是有点距离,但是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个开头我对自己,对学生也有了交代,至少我的这个小门店算是开张了。

第一个研究生也都是导师投入精力最大的那个人。人都说,开山弟子和关门弟子是一个老师最关注的。开山弟子如果培养不好,砸了自己的牌子不说,对于后续的弟子培养和课题组声誉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关门弟子,我感觉我想的早了点。在这过程中,我也是本着尽心尽职的态度去培养自己第一个研究生的。虽然,学生入学一年以后告诉我,自己不想从事科研工作,也不想离开家乡。想留在老家从事教师或者公务员的工作。我虽然猛然一听很不是滋味,但是细想一下,是不是自己太严厉了?还是哪里没有想得周全?这样一想自己反而会有点自责。后来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学生是出于对老师的信任,才及时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这是好事,及时沟通,相互尊重这是我作为导师这一角色,从我与我第一个研究生的相处中领悟到的真谛。

虽然,我的第一个研究生选择了就业。但是从这三年的观察中我看到了她明显的进步,她对于英语不那么抵触了。从她翻译的第一篇英文稿件对面那个无法下手的我,到最近的修改稿,她能认认真真地去对待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每一张图表,心细和严谨是最为明显的进步。有了这样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条不紊。另外,通过我们开组会、出野外、做实验、参加会议作报告等等活动,学生对于ppt的运用、讲台上的感觉和对于学术研究的观点表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满怀激情的参与讨论,认真的汲取别人的意见和总结自己的得失经验。这些都是让我感到无比欣慰的。研究生三年的共同学习中,她显然比本科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做人、做事都有了更深的领悟,这就是收获。研究生学习的收获并不一定在于学术成就,而在于是否取得让别人感受到的进步。

肉眼凡星,星辰点点,也许你我都不是最亮的那一颗,但在最亮的星星边浅吟低唱,努力向上,也是人生的一种宝贵经历。即将远行的孩子,希望她在人生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好,师生一场,且行且珍重。

 

2022323日星期三于静远楼

李建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9327-133071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只要不抄袭,就是一篇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收藏 IP: 218.3.243.*| 热度|

24 李学宽 周忠浩 贺玖成 黄永义 姚伟 李世晋 汪运山 张鑫 王德华 郑强 李康 冯兆东 许培扬 王启云 檀成龙 杨顺华 褚海亮 周浙昆 陆波 郑永军 谢钢 刘继为 黄河宁 王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