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byang 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供职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文

即将改善我们生活的十项重要发明 精选

已有 14222 次阅读 2015-3-9 08:5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每年都有很多的新发明涌现出来。但是,有许多发明还将在实验室中酝酿,有的发明只是被少数专业人员所使用,真正能够直接改变我们未来生活的发明并不会太多。在众多新发明中,有一些在5~10年内将全面普及,极大地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


1.电动汽车


  得益于高能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电动汽车的成本越来越低,单次充电后行驶里程越来越长,充电越来越便捷。如果电动汽车售价能和同质量的燃油汽车相差不多,单次充电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单次充电后行驶里程能够超过300公里,充电站像如今的加油站一样广泛分布,那电动汽车可能大规模取代如今的燃油汽车,我们所受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将会因此减少,开车成本也将为此降低。


2.体检胶囊


  未来人们可以吞服一些胶囊大小的微型体检器械,让它们进入人体为我们检查身体。通过微型胶囊装载的摄像机,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体内的各种结构和病变情况,我们再也不担心医生误诊了。


3.3D打印机


  虽然3D打印机十分热门,但是目前还是用于特殊用途,似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一段距离。3D打印的这股潮流仍然在积聚能量,5年内的确会进入日常生活,那时我们会时不时地到家门口附近的3D打印店去打印我们所需的个性化日常用品。


4.家用太阳能


  随着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推广,我们将在屋顶、阳台、建筑外墙、门窗和窗帘上贴上薄膜太阳能电池。家用太阳能和储电设备可以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另外,作为太阳能发电的补充,家用风力小发电机也可能得以普及。让火力发电站倒闭吧!雾霾终将被驱散,蓝天将不再是奢求!


5.纳米集成电路


  纳米技术的发展将让电器中的集成电路变得更加微小,集成度更大,电器就将变得更加轻便、成本更低、性能更稳定。


6.穿戴式医疗器械


  随着穿戴式医疗器械和远程医疗的逐渐普及,未来我们不必经常跑医院,一些小病的治疗和疾病预防都可以通过穿在身上的这些薄片状的智能仪器得到解决。这些仪器会随时预警我们身体出现的不良状况,并与远程医生联网,医生通过网络确诊之后会告诉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或者该购买什么药物。我们甚至可以利用仪器上的选项,让医院把药物快递上门。


7.养老机器人


  世界在未来10年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边没有年轻人照顾的情况越来越多,养老机器人将代替年轻人老照顾老年人。它们是一群不知疲倦、不会厌倦的保姆,可以帮助老人干各种家务活,可以协助老人出门活动,可以照顾生病的老人。志愿者还可通过机器人的网络语音系统陪老人远程聊天。除了帮助养老外,保姆机器人还可以协助我们抚养孩子或者完成其他家务劳动。


8.集装箱房屋


  利用集装箱改装的房屋,这个发明可以解决数亿贫穷家庭的居住问题。目前,一个使用面积30平方米的集装箱房屋售价还不到1万美元。


9.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将越来越成熟,一副虚拟现实的眼镜可以让你感受到逼真的虚拟场景,它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好处。比如,在家健身不会枯燥,你可以设置成和朋友一起健身的场景,你可以看到朋友在练什么项目,可以一边练一边和朋友聊天;你也可以设置成在森林里跑步的场景,树木和动物会出现在你身边。


10.自拍无人机


  自拍因为无须麻烦他人而越来越流行,伸长胳膊或者举一个竿子的方法即将过时,携带相机的微型无人机将成为自拍新模式。无人机可离我们很近,也可离我们很远,因此它可以拍摄我们的面部特写,也可以我们和亲朋好友的合影,还可以拍摄到我们在大场景中的各种活动。无人机还可以作为我们的“空中之眼”,为我们拍摄到以往在直升机上才能完成的航拍大片。



(本文已经发表于《科学画报》微信。从手机上阅读更方便,手机阅读链接为:

http://p.t.qq.com/longweibo/page.php?lid=18445379242859816318

《科学画报》微信每日都有精彩科普文章更新,若需关注请微信搜索“科学画报”或kxhbcx,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欢迎个人转发文章,微信公众号、刊物、机构如需转载,请保留作者、注明转载自科学画报,否则一旦发现,将予以举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0-873058.html

上一篇:全球十大珍稀野羊
下一篇:空天飞机:全球即时打击武器
收藏 IP: 101.231.71.*| 热度|

35 朱晓刚 喻海良 吕洪波 苏光松 陈楷翰 吕喆 李土荣 杨正瓴 黄永义 刘洋 朱艳芳 高建国 晏成和 李学宽 檀成龙 黄仁勇 文克玲 余昕 汪晓军 姚伟 白图格吉扎布 张骥 董侠 侯成亚 田云川 陈筝 王桂颖 王春艳 shenlu peosim biofans icgwang ncepuztf zjzhaokeqin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