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试管婴儿之父与瘦素 精选

已有 7743 次阅读 2010-10-5 01:22 |个人分类:科普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诺贝尔奖, 试管婴儿, 瘦素

诺奖公布之后:试管婴儿之父与瘦素
(王德华)
 
“试管婴儿之父”:到底是谁?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天下午北京时间17:30揭晓: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因发展体外授精疗法获奖他的这项技术从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至今已诞生了近400万个生命。这项技术开创了生殖医学的新领域(IVF 医学)。
 
有一位美籍华裔学者也被称为 “试管婴儿之父”,他也是甾体避孕药的创始人之一:张明觉(Min Chueh Chang),之前曾在博客中介绍过这位科学家:
 
张明觉:1951年发现“精子获能”的生理现象,为哺乳类卵子体外受精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1959年首先报道兔卵的体外受精获得成功,从此结束了生殖生物学界几十年来对哺乳类卵子体外受精能否成功的争论。到目前为止,多种动物卵子的体外受精及其技术上的改进都首次来自他的研究报道。由于他在体外受精和卵子移植研究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
 
详细见:听学术报告随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2114)
 
 
瘦素Leptin):还不是减肥药
 
呼声很高的 “瘦素的发现” 今年没有获奖,很正常的事情。但发现有些博友对于瘦素有些不同看法,还想借机说几句。
不可否认,瘦素的发现,的确是一项很重要的学术成果。这是一种脂肪分泌的激素,由于这种激素的重要多样的生理功能,改变了人们对于脂肪这种“比较讨厌”的组织的传统观念。至少我们知道,人类身体内积累的脂肪不是随便可以清除的,除了保温和能量储存的功能外,其产生的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对于能量平衡(食欲)、繁殖、生长发育、免疫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对于我们的正常生活很重要。现在对于瘦素的生理功能的机理性研究,由于其与人类肥胖病和糖尿病等生理病理之间的密切关系,依然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热点。在 google scholar 上输入:leptin, 将 “约有 190,000 条结果” 出现 (20101050:50)
另外,瘦素是1994年新发现的一种脂肪激素,现在还不是医药商业化的“减肥药”。其实,当瘦素刚发现时,大家以为已经找到控制肥胖的武器了,据说美国当时就有公司出价钱买了leptin 的相关产权,还盖了大楼,准备开发减肥产品。但很快,学术界就发现,瘦素的生理功能太复杂了,远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我们知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维持对于正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人体内各种系统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转着,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等。各种系统有机联系、错综复杂,任何一环出问题,人体整个系统就会出现问题。一旦人体内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补偿或修复的话,生命就面临危险。有时候,生命是很脆弱的。所以,人体这架精密复杂的仪器就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在一刻不停地运作着,这才有了我们的喜怒哀乐和衣食住行等活动。瘦素作为一种新发现的激素,在没有搞清楚其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之前,贸然用于人类减肥是有危险性的。由于瘦素功能的复杂性,人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了解瘦素的功能地位,及其与其他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因此,据说收买瘦素开发权的公司很快就意识到不可能马上发财了。
再者,瘦素的发现,也不是只服务于富人的,也不是只服务于美国和欧洲。瘦素的基本功能是调节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这个过程,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各种生理过程。这些系统和生理过程,当然不是富人独有的,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所以,瘦素的发现,会服务于全人类。穷人身体里也有脂肪,有脂肪就有瘦素,有瘦素就会具有生理功能(也报道有瘦素受体缺失的人群),就这么简单的道理。人体很复杂,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很多方面是不了解的。好像有哲学家说过,人研究自身,永远不会搞清楚的,也许吧。也有研究说,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足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人们,一旦条件改善,如食物充足、营养充足时,肥胖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有学者预言,未来肥胖的人群将会出现在亚洲和非洲(欧美的肥胖率已经很高了)。一项科学发现,有很多方面的意义,不单是简单的应用一个方面。
 
(王德华 2010.1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369763.html

上一篇:瘦素的发现没能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一篇:瘦素的发现与肥胖研究不是一个概念
收藏 IP: .*| 热度|

20 刘全慧 刘进平 杨远帆 刘立 唐小卿 吉宗祥 吕喆 黄晓磊 孙永昌 张天翼 耿文叶 李学宽 许培扬 齐霁 吴明火 郑永军 孔玲 neilchau jiaol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