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一点看法
— 动物研究所“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导师研讨会”书面交流意见
(王德华)
说明:新年刚过,接到研究所研究生部的会议通知,决定在13日召开“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导师研讨会”。会议的宗旨是:加强我所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所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更好的开展,就当前新局势下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目标、培养和教育方法、就业形势和趋势、导师施教经验和角色调整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座谈。这是一个很必要很现实的会议,很遗憾自己不能参加,错过与各位老师的交流学习的机会。为了参与,写了点文字材料。放在这里,希望得到更多老师和研究生们的指正和建议,帮助我(们)完善和发展。先谢!
×××××××××××××××××××××××××××××
很高兴得知研究所召开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导师研讨会,很遗憾自己不能参加,不能参加会议,
关于目前的局势:
首先我们要清楚现在的局势是什么,我们会列出很多方面,如:
1.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科研兴趣不浓,学习和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2. 80后学子逐渐占主流,这是有个性的一代,独生子女。与导师在观念上有很大不,甚至会有冲突。
3. 国家就业形势严峻,科研不再是一个吸引人的职业。
4. 学术风气不好,浮躁情绪泛滥,追求短平快。许多方面是论文挂帅,以论文为最终和唯一目标,这显然违背了人才培养的宗旨。
5. 许多时候师生关系不和谐,缺乏必要的沟通(学生数量多的原因)。
6. 年轻导师缺乏经验,但科研压力大,对学生要求与学生的要求不一致。
7. 答辩毕业获得学位后,仍没有掌握基本的科研伦理规范、基本技能。
… …. 还有许多,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着一个单位的研究生的培养。
关于培养目标:
我们中国科学院就是要坚持以培养国家科研后备军为核心目标,尤其是我们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研究所。有了目标,就应该按照研究所的各项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归根结底,所谓人才培养,就是能力培养,素养培养,是一种训练。可能这样的模式会影响一些特别有天分的人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极个别的天才,而导致大部分研究生的培养受到影响。至于学生毕业后,对于职业的选择,尊重他们个人的意愿,我们也不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我们肯定不是以培养生物药品推销员、中学老师、村干部为目标的。如何与当今的社会需求接轨,需要考虑和讨论。社会有哪些需求?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能做些什么?如果有对策,在培养目标上能够有所倾斜当然也好。
关于培养方法和教育方法:
实际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培养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间可以交流,但不可以模仿,因为学生不同。导师需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了解,如他们的性格和对待学问的态度,他们的成长过程,等等,作为导师是应该详细思考,需要去了解,去认识,然后确定每个学生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永远不会错的,导师需要做的是要了解这个材(才)的特点。我们导师要时刻牢记:研究生培养是职业训练,是对研究生职业规范、技能、素养等方面的培养。研究生培养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1、文化建设。要加强研究组的文化建设(和研究所的文化建设),研究生要有集体的荣誉感,有集体的感觉和意识,以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而自豪,而不是厌烦郁闷逃避所在的群体。研究组的文化传统对于研究生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好的传统会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研究组的工作,坏的习惯(导师可能不清楚)会严重影响和阻碍研究组的发展和研究组的和谐。
2、学术活动。研究组的学术活动要日常化,没有学术交流的环境,是死水一潭。导师要了解学生的进展,过问学生的进展,关心学生的进展。
3、诚信是根本。师生交流是建立在诚信和尊重的基础上,没有诚信,建立不起来相互尊重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导师与学生,就是一个角色的不同,总的目标是相同的。
4、师生观念。我们要扭转以论文代水平的观念,论文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尤其是对于处在业务素质训练阶段的研究生们。一个博士研究生没有论文发表不能说是优秀的研究生,但是一味追求论文,为了论文而论文,对于研究生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研究生不要功利化,不要奢望读博士能发大财。读书人,很难发财的。想挣钱发财,不要读博士,尤其不要读基础科学的博士。
5、传统教育。对研究生进行良好的传统教育是应该的,研究所的发展历史,著名科学家的创业事迹,研究室的发展历程,研究生作为所在单位的一员,是应该了解这些的,这对于他们增强自豪感,了解历史,了解当今,规划未来,是有帮助的。良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有责任,研究生有责任。
6、人文关怀。要加强人文关怀,年轻人需要鼓励,需要关怀。放羊的方式不可取,监工的做法也不妥。多数老师也曾做过研究生,想想我们当时的需求,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们的需求。
研究生培养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很艰难的事情。她关系到研究所的发展,关系到所在学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科研群体的将来。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严峻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体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和将来的工作选择。社会的不良影响会加剧这种不良效应。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尽职尽责。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知识有多有少,但是我们既然做了导师,就要对研究生负责,担负起作为导师那份应该的责任。导师是不需要回报的,也不需要报恩的。师生之间就是一种缘分,一段经历,我们可以也应该把它建立得很好,成为将来相互之间的一种美好的回忆。
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祝大会圆满成功!
(王德华 2010.1.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