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 精选

已有 7149 次阅读 2008-6-8 16:15 |个人分类:人生漫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回忆, 传统, 端午节, 节日

记忆中的端午节

王德华

   平生头一回在端午节享受国家法定放假的待遇。

   我老家在山东,潍坊地区(以前是有专区这个级别的,现在青海还有,称州)。在老家,端午节在我的记忆中就是个吃粽子的节日。端午那一天,每家每户的大门上方、房门上边都插着散发着芳香味道的艾蒿。插艾蒿是为了驱散一些昆虫,也暗含着能驱邪避灾。记得端午节这一天,母亲会拿着新鲜的艾蒿,在房子里每个角落里拍打着,嘴里还唠叨着些什么。小时候,我喜欢跟在母亲后面,但听不懂她嘟囔些啥。

   小时候,我们那里好像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天问》,至今我也没有读过《天问》。记得有人说过,《天问》中的每一问,都是很大的研究课题。我们常说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不是仪器设备,不是技术方法,而是主意和想法 (idea)。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看,屈原还真的了不起,一口气,问了多少问?不知有多少问已经被科学家们解决了?

   实际上,小时候我们老家也吃不上什么好粽子,但都是母亲亲手包的,肯定不会有质量问题。我们家乡(村)没有棕叶,没有糯米。快到端午节的时候,父亲会到集上去买些棕叶和糯米回来,还有大枣和糖。那时候吃粽子的时候,特别希望一口能咬到中间的大枣和糖,甜呢。对于粽子边上的糯米块,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老家是以面食为主,那个时代也找不到大米,因此至今我也不怎么喜欢吃大米饭。

   除了插艾蒿、吃粽子外,记得老家还有一个习俗,在端午节的时候,母亲都会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上套上花花绿绿的五彩线环,多是女孩子戴的多,虽然男孩也有,但也是很小的男孩子。据说这些五彩线可以驱邪防灾。这些花花绿绿的线环,一般是在端午后下第一场大雨的时候,小朋友们会聚集在村里的小河沟里戏水玩耍,这个时候就会将五彩线剪断,让它随着水流流走了,想必是象征着灾难和不吉利也随水流走了。还有的小男孩戴着花兜兜,记得好像兜兜里妈妈会放上点什么,可能也是驱邪的吧。我当时还很羡慕那些花花绿绿的彩线,心里纳闷母亲怎么不给我戴这些东西呢?有个说法是当时端午节是女儿节,因此女孩就受到特别关照了。

   后来长大了,在外地工作,到了端午节,要不是家里人或老人提醒,一般就记不起来了。记忆中的端午节也就是吃粽子了,当然后来粽子的种类也多起来了,馅的品种也多了。有段时间,我们的好邻居蒋太太每到端午节,都会给我们儿子几个她自己做的粽子。她记住了儿子说过“方阿姨做的粽子真好吃的”话。后来搬家了,不住在一起了,儿子还有好几年继续享受方阿姨包的可口的粽子。我也尝过,味道确实好。现在,只要你想吃,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到商业化粽子,还是各种各样馅的粽子。有次出差去南方,记得上海宾馆里的早餐也有小巧玲珑的粽子。但总是感觉没有亲手做得好,就像买的冻水饺没有自己包得饺子好吃一样。也许是心理因素吧。

   粽子,说到底还是一种食品。因此不同地方的粽子,就有了不同的地方文化色彩。今年国家将端午节作为法定的大众节日,除了传承祖国的传统,纪念爱国人士屈原外,也是希望发扬广大祖国的民族文化。多一些文化色彩,会让年轻人有兴趣,有印象,毕竟只是吃几个粽子就能牢记在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今年首次享受法定的端午节假期,但恰逢儿子高考。吃的四川粽子,2元一个。

        (王德华 2008.6.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28290.html

上一篇: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下一篇:开博两月正:对实名博客的新理解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 pkuzea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