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兴趣主导你的研究方向吧 (王德华)
今天读到博文“年轻的研究者该如何选择研究方向?”,看博主名字应该是我认识的那个小董吧,感到亲切了些。本来只是浏览一下的心情,突然有想写几句的欲望了。人的决定就是这么善变。所以,我对一些没有认真思考的随便承诺一直不是很看重的。承诺的人不当真,你当真可就苦了。一诺千金很不容易的。
小董的文章,列出了4个问题,征求回答。我试着回答一个吧,其他的有时间再写几句。
第4个问题:兴趣还是资助哪个是研究方向的主导?
有时候自己喜欢做的一个事情,总是得不到资助,而不得不变成“有奶就是娘”,只要有钱就干,不论什么方向,谁给我资助,我就给谁打工。这样虽然可以不愁没活干,但是却会变成一个“杂家”,什么都做,就是没有一个持续的研究方向,没有对一个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没有深入到机理去阐明一个问题,总是浮在表面,失去了和国外同行在某一领域PK和叫板的实力。
这个问题有普遍性。原因很多,与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研究生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从小就没有受到培养个人兴趣的教育,也没有人注意挖掘和启发你的兴趣。我们记住的雷锋的名言也是“干一行,爱一行”。在今天的就业形势下,还妄谈发展个人兴趣必定会引起争议的和笑话的。学习生物学的人都很清楚:生存是第一位的。适应环境是生存下来的前提。
按照正常的人才成长规律看,硕士、博士毕业后,要做1-2期博士后,在博士的基础上进一步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同时进一步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有了好的积淀,机会就会光顾你,很快就独当一面了。一旦开始当PI,慢慢就开始发展自己的领域了。
即使没有经过博士后阶段,经过博士阶段,一定会有一些自己曾经深入思考和喜欢的问题;经过博士阶段的培训,也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是个小专家了,科研视野独到而深入。
国内的情况有些复杂。所以产生一些问题也很自然。有时候刚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很好定位,也会出现一些烦恼。不讨论这些了。但我想说一句:博士和博士后不是技术员,不是实验员。
昨天(周六)上午在研究所里给研究生讲授《现代动物学》课程中的“动物生态学”部分,在结束的时候,我借用国外学者的经验和观点,强调了从事生态学工作的几个规则,最后一张片子的内容是:
所以我的观点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工作,能挺多久就挺多久,不要轻易放弃!记住:这是你自己的生活。只有喜欢你的工作,你才会成功;只有享受你的工作,你才会有更大的成功!
今天又是举国考试日。不知道这些学子们,心里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兴趣,也不知道他们对学问还有没有兴趣。更不知道将来是否还能培养起来他们对学问的兴趣。今天有点吃多了。
(王德华 2009.6.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