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学术期刊的认识经历
王德华
开始接触科技期刊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班里征订杂志期刊等课外读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当时订了后来知道是专业学术期刊的《动物学杂志》,也记得班里有同学订了《生物学通报》。由于知识面所限,现在回忆起来,对当时阅读这些学术期刊有什么收获、甚至读懂了多少,都没有任何印象了。
到了研究生阶段,开始真正接触学术期刊了。最早接触的都是中文学术期刊,如《兽类学报》、《动物学报》、《生态学报》、《动物学杂志》、《生态学杂志》等本领域内的期刊,逐渐开始阅读英文学术期刊的文献。当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图书馆生态学方面的学术期刊有很多,与我的专业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的也有不少,如波兰的Acta Theriologica, Journal of Mammalology,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Ecology, Oecologia,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A, Physiological Zoology (后改为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Zoology)等。
开始的感觉并没有感觉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比中文学术期刊的文章有多大的差距,只是感觉国际学术期刊的文章确实开了眼界和视野。这也不难理解,一个国内学者群的期刊,一个国际学者群的期刊,差别是很自然的。
所以,当自己第一次在Acta Theriologica 上发表论文的时候,心情还是很兴奋的。
我还记得当时查文献查到感兴趣的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上的几篇文章,当时研究所图书馆没有这个期刊,读博士的时候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了这个期刊,那心情真是高兴。
很有意思,我作为《兽类学报》的主编很多年了,也成为了《生态学报》、《动物学杂志》、前《动物学报》的编委等,也成了国际学术期刊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A-D)系列的编委、J Thermal Biology的编委等等。
所以当自己逐渐知道、也意识到学术界重视本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时,脑海中也加强了本领域主流学术期刊的意识。查阅文献,投稿等,首先考虑的是主流学术期刊。在网络信息时代,自己也多是关注这些主流学术期刊的文章。不用看CNS上的文章 (Cell, Nature, Science),就基本能够掌握本领域的学术发展状态。成为研究生导师后,也曾把自己学科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名录发给研究生们,强调研究生要关注自己学术领域内的主流学术期刊。
可是事情还是渐渐发生了变化。期刊的影响因子逐渐替代了主流学术期刊。
学术环境和考核政策的影响力太大了。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在关注本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不知道研究生们是否还知道本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有哪些。
影响因子对中国科技的影响太大了,有非常好的一面,也有非常糟糕的一面。我们还是继续让IF(影响因子)决定科技界的发展方向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