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最近审稿的一些感想

已有 1341 次阅读 2024-11-14 20:40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虽然最近几年我几乎把研究的精力都放在了核结构领域,但是我审稿的方向大部分依然是量子领域的,最近审了一篇文章,有些感想。

    这篇文章的研究领域,我是很熟悉的,所以能看出来这个工作是很重要的。这篇文章应该是投到了PRL上,然后被拒了。文章有一些很新颖的发现,这是他们觉得文章很重要的关键。

    而这种新意,在同行评议的时候就会产生争议。文章里边的一些工作,其实在我以前的研究中已经有所揭示。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到,甚至没有提到任何相关的工作,因为这个研究其实别人也都有所涉及过。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在量子光力学领域做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指出存在一种纯的暗态,甚至用这个名字写的文章放在了arxiv上。但是后来有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讨论的就是这种纯的暗态,他们说他们是最先发现的。如果他们稍微认真一点,就很容易发现,这个纯的暗态我早就已经发现了。

    这篇文章的工作不是关于光力学的,但是犯了同样的问题。

    正如我没有在乎那篇NC的文章一样,我也没有在乎这篇文章没有提到相关的工作。这里边的关键是,他们的文章的确给出了一些关键的结论,并且做了实验。我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我觉得需要小修,在关键的结论地方应该给出更详细的阐述。

    等我拿到文章的修改决定的时候。我发现,审稿的是三个人,有一个和我一样给出了小修,而且意见很一般,没有说太多的东西。这样的审稿意见,更像是草草而过,因为文章的作者里边有大牛,所以说了一点意见就结束了。

    但是另一个审稿人,直接给了拒稿的结论。我看了看拒稿的意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文章没有给出相关的别人的研究。我大致能猜出审稿人是谁,感觉很有意思。

    问题是两方面的。一个是这篇文章的确没有提到一些相关的工作,而相关的工作,一是我和合作者参与的,二就是这个审稿人参与的。他觉得,这篇文章的研究他们研究组已经研究过了,没有什么新意,也就是说和他的研究已经撞车了,没有意义了。

    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我以前的研究(这个审稿人的文章里也没有提出过),还是这个审稿人的工作,都没有涉及到新文章里边的一个关键结论。而且在我看来,这个审稿人没有理解这个结论。

    一个新的研究,必然会有所超越以前的工作。关键是新的程度不同,能够提交到PRL上的,自然是有新的东西的。这个结论,我也没有想到。所以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开始的时候也觉得没有新意。直到我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在以前的研究中的确丢失了一些关键的想法。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做实验来验证新的想法。

    这个审稿人不但没有理解这个结论,在拒稿的意见中,也攻击了这个关键的结论,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在我看来,这个审稿人虽然做了很多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实验工作,但是理论基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很多的时候,我们认为一个领域的研究者,应该精通整个领域的结论和新进展。但是在现实中,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太少了。很多研究者,其实只是熟悉自己研究的一小块。涉及到的问题如果稍微复杂一点,就会理解错误。

    前几年,我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结果发现计算从头到尾几乎都是错误的,但是文章也发表在了一个很权威的杂志上。我觉得我的计算就已经非常不好了,但是现实中,计算比我不好的依然是大有人在。

    后来做核结构,就感觉好多了,因为只有很少的人在做,也不用再看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了。

    一些研究者当有了新的想法的时候,最好找一找是不是别人也做了相关的研究,这是基本的研究规范。而一个审稿人,在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也应该多想一想,不应该过于感情用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01-1460038.html

上一篇:期待自己50岁的时候能够开始写一本英文自传
下一篇:量子测量的秘密
收藏 IP: 111.25.142.*| 热度|

21 刘进平 杨正瓴 刘跃 王从彦 钟炳 郑永军 张忆文 高宏 宁利中 孙颉 葛维亚 刘秀梅 杨学祥 崔锦华 王安良 朱爱军 李学宽 尤明庆 汤敏骞 池德龙 段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