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科学史,就是天才的历史

已有 1988 次阅读 2024-2-20 22:05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科学史,会有各种的角度。研究科学史,自然是希望了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因为科学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研究科学史,也是希望把握住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能够更好的理解科学的发展,利用科学的力量来更好的发展人类社会,造福人类。

    但是很多的时候,研究科学史会更加关注具体科学的内容的发展,而忽视科学家的一面。这几乎是必然的。虽然在研究科学史的时候,我们的确会写到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认为,就是没有这位科学家,科学依然还会发展,可能会晚些,但是依然会出现。

    看起来的确如此,比如爱因斯坦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如果分析当时的科学发展情景,以及随后的科学进步,似乎也的确如此,即使爱因斯坦没有提出狭义相对论,也会有后边的某一位科学家提出狭义相对论。科学的发展肯定是不依赖某一个具体的科学家的,甚至我们认为,爱因斯坦是非常幸运的,正好处于那个时刻,才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这种弱化科学家的科学发展观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很流行的。可是只要我们想一下,就会发现,这里存在根本的错误看法。一,这意味着,科学一定会出现,而与科学家关系不大。二,科学会自己发展,也与科学家关联不大。不管有没有人关心科学,科学都会发展起来。这怎么可能呢?

    之所以出现这样错误的看法,也导致实际上我们对于科学史的误解,在于没有从一个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科学的发展历史,在于我们忽略了科学发展的心智条件。

    科学和政治、经济不同,研究科学是发现自然世界隐藏的真相,而这个真相可能既和现实的利益无关,也和日常的经验无关。在很长的时间内,科学并没有现实出非常巨大的威力。即使在今天,很多科学领域也看起来似乎不是很招人喜欢,而对人的天赋却要求奇高。

    这个事情,在科学漫长的历史中,是长期存在的。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的,无一不是天赋极高的天才。科学的天赋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能力,不是仅仅有兴趣就会把科学研究好,而是因为有科学的天赋,所以才会对科学有兴趣,愿意花费漫长的时光把精力放在研究科学上,而且能研究明白。

    在研究科学史的时候,更容易的事情,是捋顺知识发展的经过,而忽略科学家的天赋所扮演的角色,因为这种天赋可能天才自己都不清楚,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自己的超级努力,但是看看发生的故事,就知道这纯属胡扯。努力的人太多了,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几个人呢?如果努力就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那么科学早就出现了。

    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出现,也的确会有别人提出狭义相对论,但是这个人也一定会具有像爱因斯坦一样的天赋,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平常的科研工作者就可以做出来的。看看那些做出重大原始创新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不是善茬。比如薛定谔,在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之前,其实就已经把握住了一些关键的概念。当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以后,能够迅速抓住机会,提出量子力学的波动力学版本。

    在科学史中留下名字的人物,都是极具天赋的。比如施温格,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电弱现象统一的想法,做了初步思考。最后在他的学生格拉肖的手中实现了,而格拉肖提出这个想法的过程更是奇妙无比,犹如天助。

    我们真的能够彻底的理解科学史么?我觉得似乎很难,因为没有天才,就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一点融入到科学史的研究中,仅仅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一种知识的进步,那么这必然是错误的科学史观,不是真实的过程。但是即使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似乎也非常困难,因为在科学进步发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其实也很难搞清楚。也就是说,科学史中最重要的真相,是隐晦难懂的,甚至是可能无法搞清楚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的时候,研究科学史,没有抓住科学进步的根本。虽然回顾历史,整理文献,我们几乎的确发现了知识进步的逻辑。看起来的确如此,但是当我们把他们用在现实中的时候,就会发现根本不好使。因为科学进步得以发生的动力学机制,也就是天才的天赋,被完全隐藏了。

    当然,天才的天赋能够被发挥出来,并且进入科学研究,推动科学的进步,也需要各种条件。但是这些因素,都是外在的。只有这种天赋,才是科学得以进步的根本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01-1422393.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的下一个目标,就只能是诺贝尔奖了
下一篇:没有天才,科学就不会进步
收藏 IP: 111.25.142.*| 热度|

15 郑永军 许培扬 宁利中 王从彦 高宏 刘跃 窦华书 曾杰 孙宝玺 尤明庆 孙颉 崔锦华 苏德辰 檀成龙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