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anyuanli 坪安除草,草坪平安。中国园林植保网——有空就去看看。

博文

答博友小王兼论药后杂草的“返青率” 和除草剂速效性的关系

已有 5249 次阅读 2010-3-24 22:26 |个人分类:园林养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友小王于2010-03-23 22:51在拙文《关于百草枯和草甘膦能否进行复配结果通告》后提出了“一点疑问”:

对于百草枯与草甘膦的复配,不知返青率是否会增加?

现在市面见的草甘膦制剂为了追求速效性与乙羧复配的有很多但返青情况也较多。是否杂草在受到灼伤之后会增强吸收能力还值得怀疑。

很多内吸性除草剂在加快除草速度的同时,返青率明显增高。如:精喹禾灵。

 

和坛友探讨药后杂草的“返青率” 和除草剂速效性的关系

——兼谈部分地区可能涉及“返青率”的杂草种类

张伟兴

对于“返青率”这个词语,以前在文献中看到过(已发表的专业文献有5篇使用了“返青率”这个词语,涉及化学除草的有3篇,但都不是关于大田化学除草),不知道这样形容是不是合适,不过从字面看来,除草剂没有把杂草烂根,又返青生长,确实存在一定比率,表述这样的情况倒是很贴切的,呵呵!

也希望我们大田化学除草专家们以后再进行关于除草剂防除杂草效果论述的时候,能够把“返青率”作为专用词语。到那时,我们大家可以作证,“返青率”这个专用词语,在大田化学除草领域的首创权是属于我们《中国农资人论坛》坛友小王的。

关于杂草使用除草剂后的返青率(本人已经认可这个词语了),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在该除草剂杀草谱范围内的幼嫩的小草、没有木质化的旺盛生长期的杂草,只要能够喷施到位,条件适宜,不应该存在返青率。

我们都知道化学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在此种情况下,合理用药,正确喷雾,不漏喷,温湿度适宜,不存在返青率。——若真有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了。

二、使用除草剂后,杂草可能出现“返青率”的几种情况:

1、对于常见除草剂,气温会影响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一些因素会导致杂草的“返青率”。

一般情况下,低温会影响杂草的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杂草加快对除草剂的吸收,药效加快。

1)低温影响了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之后会出现“返青率”现象。

这种情况,在麦田除草、油菜田除草比较常见。

我们平常知道的,在低温情况下,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运转等会变得缓慢,因此,杂草在低温下吸收除草剂后,在炎热夏季只需7天就能表现出优秀除草效果的除草剂,往往因低温的影响大约在15天左右才能看到杂草表现出中毒效果。这是多数内吸型除草剂在低温时的表现。

如冬初或春初使用乙草胺、异丙隆、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都容易出现“返青率”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酰胺类除草剂、异丙隆、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达克尔、杂草净)、燕麦灵(巴尔板、氯炔草灵)、野麦畏(阿畏达)等在低温下使用,不仅仅会出现“返青率”现象,还会对相应的作物小麦、大豆、甜菜等产生药害。

2)、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超过35摄氏度,情况有所变化,部分除草剂药效还在增加但增加缓慢,个别除草剂要适当增加用药量。精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否则,也会出现杂草的“返青率”现象。

3)、对温度不敏感,或不影响最终药效的除草剂,也会出现“返青率”现象。

快灭灵、百草枯、辛酰溴苯氰(伴地农),为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虽然受低温和气候影响小,若杂草较大但没有相应的增加用药量的情况下,对杂草杀而不死,必然导致杂草的“返青率”现象。

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治莠灵、氟草定、氟草烟)及其与苯磺隆的复配制剂,虽然温度对除草最终效果无影响,但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不能“辨草大小定药量”的情况下,依然会出现“返青率”现象。如2007年在河南豫东地区出现的杂草“返青现象”,厂家为了更大限度的“抢滩”,在技术推广会上就没有如实告知农民,给农民计算出的“很合算的用药量”,实际是杂草刚刚萌发时进行防除的用药量。拿着“此用药量”防治“彼杂草”,安能不出现杂草的“返青率”?

一般来说,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效果能够顺利表现。而在10摄氏度以下,效果多会受温度影响。当温度逐步回升后,基于当前除草剂恶性竞争下企业急功近利、不惜牺牲品牌的心态,出现杂草“返青率”现象也就很正常了。

 

2、对于常见除草剂,特别是内吸型除草剂,土壤湿度会严重影响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从而导致杂草的“返青率”现象。

1)、对于内吸型除草剂,一般情况下都是“湿度大效果好,干旱效果差距”。

植物生长有一个特性叫干长根、湿长芽,当干旱的情况下,植物的几种本能反应很快出现:叶片直立、卷曲,避免光照蒸发和风干;叶片分泌蜡质层,关闭叶面气孔,减少水分外出;内吸传导功能减缓;根系的“向水性”机能启动,向存在水分的下层深扎。

此时喷洒除草剂的劣势立现:叶片着药少;着药易滑落;吸收传导慢;根系太发达。

这种情况,没有杂草的“返青率”现象也就奇怪了。

而土壤湿润的情况下,叶片充分伸展吸收阳光;可以在微风里摇曳美妙的身姿;叶片没有蜡质层;叶片气孔充分张开呼吸者自然界清新馨香的空气;新陈代谢吸收传导旺盛;根系嘛,这就有水喝了谁要是下扎不就成了“大傻冒”?

而这种情况,杂草想要“返青率”?做“白日梦”吧。

土壤干旱与土壤湿度大,一反一正,除草剂药效不言自明。

所以说,一个拿着内吸型除草剂上们推销,大言不惭的说着什么“我们的内吸除草剂不怕土壤干旱”!“麦茬除草不管墒情”!鬼才相信呢。

谁信谁才是鬼!

2)、对于触杀型除草剂,一般情况下除草药效和湿度无关,多和“光照”有关。也有一些触杀型除草剂可以被植物吸收,但传导性太差。

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光活化”,也叫“光敏”或“光活性”,大体意思是在“光”的参与下才能发挥作用。这里的“光”,多指太阳光。

光线越强活性越强,“光”没了,活性也就没意思了。光活化除草剂,是光活化农药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光活化杀虫剂。

光活化杀虫剂的关键是光敏剂,在有光和氧存在条件下光敏剂催化产生单重态氧,杀灭害虫或。光敏剂效果取决于其单重态氧的最子产率,其分子本身只起催化作用并不介入毒笥反应,并且易被降解,因此对环境半无污染。由于单重态在细胞上的生物化学作用点多,使害虫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

对于光活性除草剂,则是另一种解释,即除草剂通过干扰、打断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某一个环节,例如:

三氮苯,苯基脲和尿嘧啶类除草剂——抑制光反应中光合系统的电子流;

联吡啶类的百草枯——截获光合作用光反中光合系统I的电子;

草铵膦——抑制氮同化途径中谷氨胺合成酶的活性;

二苯醚类和N-苯基杂环类除草剂——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的活性;

哒草伏、氟定酮——通过抑制一种去饱和酶而直接抑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三酮类和异E唑类除草剂——通过抑制去饱和酶反应中的醌辅因子而间接阻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

最终导致植物不能顺利进行光合作用而被“饿死”。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这一类除草剂,如百草枯,决定它药效最大的因素,其实是“光照”因素,阴天使用效果差,光照强的时候,效果自然好——也有说法阴天用药只会延缓药效速度但不会影响最终效果【存疑之处】。因此,使用百草枯后杂草的“返青率”往往跟光照、杂草的木质化、是否喷药到位、是否多年生杂草、是否宿根性杂草等等有关,而和“速效性”没有关系。

而另外一些触杀型除草剂,如除草醚、草枯醚(可以被杂草吸收,但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需要注意喷雾,杂草的“返青率”取决于是否使用“毒土法”、是否有光照条件、杂草是否萌发、是否喷药到位、是否宿根性杂草等因素。除草醚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把杂草杀死。

五氯酚钠:灭生性触杀型除草剂,可以被杂草吸收,但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杂草的“返青率”取决于是否喷药到位、是否宿根性杂草等因素。光照下迅速分解。

三氟羧草醚:为选择性触杀型茎叶处理剂。光照下才能发挥除草活性。杂草的“返青率”取决于光照条件、杂草木质化程度、是否喷药到位、是否宿根性杂草等因素。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除草活性,施药后随光照的增强而提高药效。

乙氧氟草醚(果尔)、杂草焚、氟磺胺草醚、克阔乐、乙羧氟草醚:为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既可用于土壤处理,又具有高的茎叶处理活性。杂草的“返青率”取决于是否喷药到位、是否宿根性杂草等因素。它们必需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生除草活性。

碘苯腈与溴苯腈:是触杀型的茎叶处理剂,气孔是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途径。杂草的“返青率”取决于土壤是否干旱、光照强弱、杂草木质化情况、是否喷药到位、是否宿根性杂草等因素。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氟乐灵、地乐胺、除草通):杂草的“返青率”取决于是否混土、杂草是否萌发、是否喷药到位、是否宿根性杂草等因素。对紫外线极不稳定,尤其是氟乐灵挥发、光解性更强,在田间施药后及时耙地混土可防止光解地乐胺也要混土。相比之下,二甲戊灵挥发和光解慢,施于土表可不必混拌,对防除杂草效果影响不大。

2)、对于封闭型除草剂(芽前除草剂),主要和土壤湿度、土壤质地、喷药技术、喷药兑水量有关,除除草醚类少数除草剂外,多和“光照”无关。

如,土壤湿度大小是决定药膜能否顺利形成的关键因素,土壤干旱难以形成药膜,杂草的“返青率”就高;土壤肥沃,微生物活动旺盛,而用药量低,杂草的“返青率”就高;进行土壤封闭,一般要求喷水量要高一些,生产上一般采用4喷雾器(以工农-15型手动式喷雾器为例)水每亩地为土壤封闭的合理用水量,若使用2喷雾器水进行喷雾,则药膜形成不严密,杂草的“返青率”就高;等等。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如氟乐灵、地乐胺、除草通等是个例外,在干旱条件下也能挥发较好的除草效应,这是其他除草剂所不具备的特征。

2、对于常见除草剂,杂草种类,特别是恶性杂草,容易导致杂草的“返青率”现象。

所谓恶性杂草,是指适应性广,繁殖力强,能很快蔓延成优势种群,且大多为多年生杂草,根茎发达,难以防除。通常包括抗性杂草、多年生杂草、宿根性杂草等,防除这些杂草,容易出现“返青率”高的现象。

现将部分地区此类杂草列举如下:

广州:虾钳菜、空心莲子草、红花酢浆草、酢浆草、积雪草、天胡荽、莎草、水蜈蚣、绊根草等。

深圳:香附子、光鳞水蜈蚣、狗牙根、千根草等。

重庆:香附子、破铜钱、红花酢浆草等。

  广西:空心莲子草、狗牙根、三叶草、天胡荽、香附子、白茅、水蜈蚣、酢浆草等为多年生杂草,危害最大。

  扬州市:狗牙根、香附子等。

  南阳市:狗牙根、香附子及多种菊科植物等。

西宁地区:菊科植物如蒲公英、刺儿菜、苦卖菜等。

  湘北地区:莎草、狗牙根、车前、唇形科杂草等。

  常德:天胡荽、水花生、乌蔹莓、紫花酢浆草、白茅、鸡矢藤、叶下珠等。

  都匀地区:天胡荽、狗牙根、水蜈蚣、空心莲子草、白三叶草、天胡荽、红花酢浆草等。

  沈阳地区:蒲公英、苦菜、刺儿菜、车前等。

  河西走廊:刺儿菜、车前、独行、顶羽菊等。

  乐山:酢浆草、天胡荽、狗牙根、香附子、空心莲子草、马兰、剪刀草、扬子毛茛等。

  武汉:狗牙根、空心莲子草、香附子、刺儿菜、苦苣菜、白三叶、大车前、野豌豆等。

  郑州:狗牙根、香附子、田旋花、刺儿菜、苦苣菜、中华地锦、黄花酢浆草等。

  湛江:三点金、水蜈蚣、钝叶草、马蹄金等。

  苏州市:空心莲子草、狗牙根、白三叶、天胡荽等。

  亚热带地区高尔夫球场:香附子、水蜈蚣、黄花酢浆草、铺地黍、天胡荽、空心莲子草、鸡眼草、犁头草等。

  长江流域以南46个高尔夫球场:铺地黍、地毯草、香附子、水蜈蚣、天胡荽、酢浆草、鸡眼草、空心莲子草、三点金、含羞草、积雪草、叶下珠、犁头草、伞房花耳草、飞扬草、半边莲、链荚豆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北方不同,南方如海南省,多数杂草因为气温较高,即便在冬季也有不少北方所谓的一年生杂草在进行生长,也往往成了多年生杂草。

在以上地区,使用除草剂防除这些杂草,容易出现“返青率”现象。

综上所述,杂草的“返青率”和除草剂的速效性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和杂草种类、防治时期、杂草的木质化程度、光照条件、除草剂是否混土、土壤湿度、气温等多种因素相关,并且每类除草剂的影响条件也不一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53-305963.html

上一篇:【植物保护】花木扦插快速生根八大秘诀
下一篇:【文献查询结果通报】关于百草枯和草甘膦能否进行复配
收藏 IP: .*| 热度|

1 李小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