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音乐艺术培养与启发孩子们的心灵
受权发布赵钟岷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9月18日晚上美东时间;19日上午北京时间发布
按:现在受权发布我们的老邻居、幼儿音乐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资深退休老师赵钟岷先生最近所撰写幼儿音乐教育实践总结性专文,读来深受启发,很有教益,征得赵老师同意,在此刊发,以飨网友。
早期音乐艺术培养与启发孩子们的心灵
我喜欢音乐,又做了多年的幼儿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我自己觉得音乐艺术开发了我情感和智力的潜能,开阔了我的视野,引申出无限的想象力和乐趣。特别是当我学会了几种乐器,学会了创作幼儿歌曲,使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即使是退休以后,我这点音乐方面的特长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给北师大退休老师的混声合唱团、外语合唱团、快乐歌唱者做钢琴伴奏;给加拿大社区老年人合唱团、女声合唱队、中青年的乡音合唱团做钢琴伴奏;有时候还应邀临时给几个合唱团的排练或演出做伴奏。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和快乐,自己的老年生活也很丰富。
我,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父母又没有多少文化,在音乐艺术方面的素质有了这么大的提高,首先得益于我小时候的环境条件所影响。
我3、4岁时全家来到烟台,住在毓璜顶半山腰上的一条胡同,一住就是近20年。这个胡同里住着10几户人家,其中至少有两家有钢琴,而且有一户人家就住在我家前院、隔壁。我每天都能听到从那户人家传来叮咚的钢琴声,不知为什么我很喜欢听这种叮咚声。这一家的大姐那时可能正在读烟台幼儿师范学校,需要天天练琴,弟弟跟我的年龄差不多,可能正在学琴,也是天天在练琴。我就以这种方式开始接触音乐,日复一日,无意将音响感受铭记于脑海中,得到了许多熏陶,这可能就是最初的音乐启蒙。这家的姐姐徐环娥长大以后,成了中央乐团的专业钢琴伴奏,弟弟徐振民长大以后,成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
后来我上了小学,这所小学的隔壁就是烟台幼儿师范,学生们天天弹琴,轮流练琴,我常常坐在他们的墙外倾听那些琴声。从那里我听熟了、记住了许多钢琴练习曲,更加增强了我对音乐的爱好,也锻炼了我的音乐记忆能力。小学外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教堂,每个星期天都有儿童“主日学”,教小孩唱歌,组织小孩做各种活动,到教堂里面听大人唱歌,大的节日和大人一起唱歌。那里的管风琴、钢琴特别好听,大合唱也很和谐,我常常看得、听得入迷。整个小学初级阶段差不多每周都参加了这些活动,开阔了我在音乐方面的的眼界,进一步提高了我的音乐兴趣。这个时期,我的哥哥和他们烟台一中的民乐队员常在我家他的小屋里练习,那些曲子也大多数无意识地记在我的脑海里,更进一步开阔了我的音乐视野,提高了我对音乐艺术的感受和记忆能力。
再后来幼儿师范停办改成烟台第二女中,我初中正好上了这个中学。我们班上被留下了一架钢琴,另一个班上有一个同学,跟她妈妈学过钢琴,常常课间、课余被请到我们班上弹琴。由于经常听他弹奏,使我对弹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时候也会跑到钢琴上用一个手指去感受弹琴,后来竟能用一个手指点琴键弹出学过的歌曲,这更激发了我想学琴的欲望,以致于我18岁到幼儿园工作后,学琴和弹琴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我工作的那个幼儿园,从前是烟台幼儿师范的附属幼儿园,那里有很好的钢琴,那里的老教师都会弹琴,对我是启发也是熏陶。我开始是看、听和记住他们怎么弹,然后去用听的、记的音乐素材指挥我的手去模仿,有时候也有点像模像样。后来老教师给我找了一本钢琴初级教材-拜耳,我家里幼儿园很近,自己有没有别的事情,每天早来晚走,按着这本教材一个曲子一个曲子地练习,起码每天练琴四个小时,一直坚持了好几年。从弹奏中我学到了一些音乐知识、理论,从弹奏中我感受到什么是和声,领会了什么是恰当的和弦,为什么这么好听,当然我也学会了基本的弹奏技能技巧。逐渐地我把适当的和弦运用在给幼儿歌曲弹琴的伴奏中,觉得很好听,这就是我最初的即兴伴奏。再后来我喜欢倾听并模仿别人的钢琴伴奏技巧,反复将同一首歌曲移调进行练习,达到能够熟练地弹奏键盘。就这样,我可以在大家唱歌时要求降一个调或升一个调的情况下都可以熟练地做出相应的伴奏。过了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和看到战士们在练手风琴。我倾听着和注意地看着他们如何拉琴,特别是他们的左手如何弹奏贝斯给右手伴奏。当我看到他们只按一个按钮(贝斯)却发出来好听的和声,联想起钢琴上的和弦声音,悟出了一个道理:手风琴上的左手弹奏贝斯,就是给右手的旋律配上恰当的和弦,发出好听的和声。后来借到了一架手风琴,对着大穿衣镜试着拉琴,试着左手找出适当的贝斯给右手的某个琴键伴奏,拉出好听的声音,两个钟头我初步摸到了手风琴的一些原理,初步学会了如何用手风琴拉出好听的歌曲。我非常高兴,又学会了一件乐器,进师大后我参加了手风琴社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觉得一个人艺术审美兴趣和能力是构成文化素养的组成部分,如果这方面有缺陷,其精神生活必将不够丰富。鉴于我自己的经历,所以觉得必须给孩们创造可以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特别有幸我在北师大教育系毕业后,分配在学前教研室的幼儿音乐教研组,和其他老教师有了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在给学前大学生讲课时我是这样讲的,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更是努力地这样做着。我让小朋友多听、多唱不同的情绪、风格的儿童歌曲,多在不同节拍、节奏的音乐伴奏下做动作,在音乐伴奏下让他们用打击乐器演奏出好听的乐曲,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我也觉得也应该这样做,所以在我的儿女小时候,就曾试图对他们进行音乐感受和音乐技能方面的培养。因为我觉得有点音乐兴趣和会点乐器,一方面对他们的成长和提高素质有很大帮助,一方面也使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避免儿童们的恶搞和其他不良因素对他们造成影响。
那期间我俩工作既忙,收入又低,没有钱给孩子们买乐器,就是买了乐器既请不起老师教,也没有时间陪她去学和练。家里只有一台小的收音机,只有抽时间和孩子们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或者和孩子们一起唱我教的、学校里学的或是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小雄到10岁时有一个机会,谭圣安的一个老朋友苏州市文化局长来京开会,请他给我们买了一把小提琴带来。我们没有钱请小提琴老师教他拉琴,只请外语系一位会拉大提琴的朋友当他学琴的老师。也许老师教法不到位,也许我们对小雄的工作做的不到位,他还没有要学习拉小提琴的能动性,不久学琴终止。这个期间,我看到有些老师带孩子去自己的办公室学电脑,受到启发后,自己决定让小志和英英利用幼儿园的钢琴晚上来练琴,我教他们弹琴。小志很认真,英英坐不住,即使这样也只练了一段时间,后来觉得这种做法不合适也终止了。但是这点练习也给他们的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了一点基础。英英在幼儿园大班时,参加排练了许多歌舞节目,接受了老师们的音乐艺术的培养,表现出了较强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毕业典礼时,还被老师选派指挥了他们三个大班的合唱,效果也很好。由于有了这些条件,所以当她在小学四年级时,被选送到海淀区少年宫免费学习了几年钢琴。
1976年我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一年,家里如果留下三个孩子,谭圣安难以应付,所以决定我带英英下乡,花大钱买了一个60个贝斯的手风琴给留在家里的两个男孩学习拉琴。我每两周回来一次,给他们留下要练的乐谱,教他们乐谱的指法,他们的爸爸只要看见他们在拉琴不到处乱跑就行了。这一年他俩倒是学会了手风琴的基本拉法,也能拉出几首简单的歌曲。后来小志上了大学,居然还可以给同学唱某些歌曲配伴奏,可见一年的学习没有白忙活,当然后来也都终止了。
英英上少年宫学钢琴很努力也很辛苦,由于家里没有琴,只有下午放了学留在学校里练完琴再回家。后来上了中学,学校较远了一些,常常是中午放学后先练琴再回家吃饭。就这样坚持了几年。非常不幸,少年宫的钢琴老师由于遇突发事故眼睛失明,少年宫的钢琴学习就此停止了。虽然我没有正规学过钢琴,不会正规的教法,但还是辅导她继续弹奏应该学完的一本乐谱。1984年我们花了几乎全部积蓄,正好我的表哥回国帮我们换了一些外汇劵,利用这个条件才有可能托人买了一架我盼了多年的钢琴。可是这个时候英英又由于功课忙没有再继续好好练下去,只成了一个记忆和兴趣。孩子们的音乐方面的发展就全凭他们自己了。
我的孙子辈都在国外出生。出生后,我除了尽力帮他们的父母照顾小孩子的起居饮食,后来还教他们学中文,也曾在艺术方面尽量给予了培养。首先我会让他们喜欢听唱歌和学唱歌,所以常常反复唱歌给他们听。也会把他们的名字编在歌曲里唱给他们听,这样他们会兴奋、会很注意。如大孙子小华快一岁时,我为她编了一首歌,歌词大意是:“新华新华小宝宝,爷爷奶奶要走了,走了以后会想你,你可知道?想你的哭,想你的笑,想你伸手要抱抱。新华新华小宝宝,爷爷奶奶要走了,下次我们来看你,你就长高了”。当他们听了有自己名字的歌曲时,常常会有动作、有表情,说明感受到了我们的情绪。小孩大一点的时候,我会把歌词内容画出来给他们看、用动作表现出来帮他们理解,从视觉、听觉和情绪情感方面感染他们,然后教他们唱。比如2000年我又去小志家,小华五岁多了,我教他唱《早晨》这首歌,歌词是这样:“开开窗、开开窗太阳出来,快起床、快起床穿上衣裳。洗洗脸、刷刷牙快来吃饭,背书包、上学校多么快乐。”我把这首歌的歌词画出了几幅简笔画。他看着图,看着我的动作,听了几遍就跟着唱了下来,而且非常喜欢唱这首歌。那时期我还给他们哼着曲调做一些动作,让他们一起听着我的歌声(他家没有乐器)表演小鸟飞、小兔跳、鸭子走、大象走、坐飞机等动作,让他们随着节拍进行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增添乐感和惬意。那五个月他和弟弟学会了不少儿童歌曲,小华还曾经把我教的中文课文编成歌曲唱出来,当然,许多课文唱出来常常是差不多的曲调,但是说明他喜欢了唱歌。记得最后我还帮他们做了头饰,让哥哥和弟弟戴着头饰唱《蝴蝶》这首歌“蝴蝶蝴蝶穿着花花衣,飞来飞去在一起,你喜欢我来我喜欢你,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高兴地唱着,高兴地做着表演。我还和他们一起做几张对号入座的卡片,组织了一场像样的演出活动,他们的爸爸妈妈和我们俩也表演了节目,大家很很高兴,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想这一些都会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也为他们以后学习弹钢琴或者做一些其他音乐活动打下了基础。
又比如2003年我去加拿大英英家,他的的两个孩子一个四岁多,一个两岁多,已在他们父母安排下,接受过几年很好的早期音乐教育:经常伴随着玩具的活动听一些名曲,以这种独特方式接触音乐,使他们无意识地将许多音乐感受铭记于脑海中。姐姐那时已经开始学习了弹钢琴,弟弟也对学习钢琴、上台表演产生了兴趣,记得一次姐姐上台表演刚结束,他立即爬上台,好像该他表演似的。我对这两孩子的艺术培养,除了给姐姐一点钢琴的辅导外,主要是从教他们唱歌、表演,启发他们在音乐伴奏下的行进、模仿各种动作和歌曲表演几个方面做活动,培养两个孩子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对他们,也像对小华那样,使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在音乐伴奏下唱、行进、表演,不仅教了许多儿童歌曲如《蝴蝶花》、《开火车》《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也和大人一起唱《喀秋莎》、《垄上行》,《送别》,《又见炊烟升起》等歌曲,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的兴趣。我们每周都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弟弟报幕,大人孩子都上台表演,这个活动很受他们欢迎,表演兴趣很浓。这些辅助的艺术学习,开发了他们情感和智力的潜能,这些快乐学习也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这些早期的音乐艺术活动,应该说对他们日后的领会钢琴、小提琴演奏艺术和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也起了很好的作用。后来的数年中,他们都学了乐器,姐姐的钢琴演奏屡屡得奖,弟弟的小提琴也拉得很好,已是他们小提琴队的首席小提琴手,现在常常是弟弟拉琴姐姐钢琴伴奏,两人的音乐领悟力和表现力都很高。
我对孙女婷婷的早期音乐艺术培养,最初那几年她太小,后来我再接触她时,一是每次时间都短,一是她已逐渐长大,我错过了对他早期培养的好时机,只是在辅导他唱歌方面做了点工作。她很喜欢唱歌,我教他唱了《同一首歌》、《我和你》、《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很久都没有忘记。当然他的妈妈也注意了他的艺术培养,为他学习乐器也做了不少工作,也发展了他的音乐天赋,他学会了弹钢琴,学会了弹吉他,现在是学校小提琴队的主力琴手。
大孙子小华7岁时到北京探亲,那时候我家里已经有了钢琴,我本来要趁暑假教他学中文,他却指着钢琴说“我要学这个”。我没有教材,只好从幼儿园借了两册小孩学电子琴的五线谱琴谱,上面配有图画。我没有正规学习过弹钢琴,只有用我自己的方法教他。我弹给他听,让他看着图我做相应的动作如上楼梯、大象走等,使他理解乐曲的内容和表现。他很喜欢学,学的很认真,每学会了一支曲子我就同时配上相应的低音伴奏,以增强她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理解力,这样他更有兴趣,所以三个星期把两册全学完了。最后我们给他开了一个“独奏音乐会”,他还自己做了对号入座的“票”,他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加上我俩,都认真地听了他的演奏,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他要求他的爸爸回美国给他买钢琴,还要求我允许他把谱子带回去留给他弟弟学习。后来回了美国他家既买了钢琴,又给他请了钢琴教师。他坚持自觉练琴到高中毕业,上了大学还去辅导小孩弹钢琴。在他后来写的一篇小说中,描述了他教小孩子弹钢琴时想起并运用了奶奶想当年对他的教学方法。二孙子小宇7岁时到小雄家我们大家庭团聚时,他妈妈也请我给他一些弹钢琴的启发,因为时间短,我教他弹琴没有很多的时间,但是由于他已经有了哥哥的影响和熏陶,后来也坚持了自觉学弹钢琴,他们家也一人有了一架钢琴,放学后都自觉地天天练琴。我想这点音乐艺术的早期启蒙教育,艺术素质的培养,对对他们日后的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013年圣诞节2014年春节,我们大家庭13口人再次团聚在大儿子小雄家。为了增加大家的团聚感,为了再次提高大家对音乐的兴趣,我选择了几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抄写并复印了歌片人手一份,举行了一个家庭“音乐会”,在我的钢琴伴奏下大家一起合唱了《送别》、《垄上行》、《让我们荡起双桨》、《同一首歌》、《你和我》等歌曲,我们俩给他们唱了歌,孩子们也做了器乐表演。我觉得,这次家庭音乐会活动不仅反映出来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对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凝聚力也有很大意义。
赵钟岷 2015-04-1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