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伟的伊斯兰教陵墓建筑群——香妃墓(阿帕·霍加墓)
黄安年文 发表:
来喀什游览香妃墓的中外中外人士络绎不绝,和参观莫尔佛塔、班超城寥寥无几的人群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原因在于后者只限于历史遗迹,没有配套文宣设施,而香妃墓则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宏伟的伊斯兰教陵墓建筑群,加上《书剑恩仇录》和《还珠格格》中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及有关香妃的传闻。这里还有喀什市20路公交车可以直接抵达,为游客带来莫大的便利。
16日袁振国老总和徐爱玲副总亲自陪同我们来到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浩罕村的香妃墓参观。我们看到来这里参观的外宾多达参观人群的1/3左右。这鞋宏伟的伊斯兰教陵墓建筑群包括内外陵墓、教经堂、大礼拜寺、门楼、水池和果园等,最吸引我们的是规模宏大的伊斯兰教陵墓建筑群,尤其是厅堂内外的墓葬群。据说墓内第二代人阿帕·霍加及其父亲是伊斯兰的圣裔,香妃是乾隆的宠妃。
有介绍称:“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语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但据今人考证,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
“正门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硫璃砖。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陵园内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顶的教经堂。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主墓屋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50.htm)
香妃墓(阿帕·霍加墓)集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社会生活、民间流传于一体,确实是适合不同旅游需求群体需求的参观游览景点。
附几篇网上文章:
(一)香妃墓
香妃墓又名“阿帕霍回墓”。它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式的古建筑九。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回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更成为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名望远远超过其传教大师的父亲。这就是《书剑恩仇录》和《还珠格格》中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的人物安息之地。香妃墓座落在距喀什市3公里的好罕乡,香妃墓实际上是香妃家族的公共墓地,香妃墓的这个名称是人们为了纪念香妃而传闻开的。历史上的香妃是个美丽的维吾尔族少女,因喜欢吃生长在新疆沙漠地带的充满异香的沙枣而混身散发出奇异的香气;她的家族曾是喀什地区的统治者,香妃被清政府册封为妃子之后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去世。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语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但据今人考证,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
门票:15元
位置: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
面积:30亩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
(喀什香妃墓香妃墓.htm)
**************************************
(二)神秘的香妃墓(图文)
沿着丝绸之路北道西行,进入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之前,我国的最后一座重镇,就是喀什了。它像绚丽的绿宝石,镶嵌在茫茫戈壁和巍巍雪山之间。和所有旅游者一样,来到历史悠久的古城,驰名中外的“香妃墓”是不能不看的。
接待笔者的,是守墓人艾山玉买尔。他头戴黑色绣花小帽,说着流利的汉话,今年40岁,却在这里整整度过了20个春秋。前些时,曾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到首都北京参观,所以一听我是北京来的客人,就显得更加热情,把刚刚从果园摘下的葡萄、桃子端了一盘又一盘……讲起这座古墓的“身世”,艾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而且还能讲出许多饶有风趣的故事、传说。
香妃墓,在城东北
至今,陵寝前仍停放着红色车篷的驮轿,而且上面装有两口方形绿棺,传说是当年运送香妃和她哥哥图尔都尸体回喀什的灵轿。这座宽敞的墓室,葬有老少五代共72人。香妃和她母亲在一起,棺上还盖着红毡……看了这些,听了这些,怎能不使人确信:香妃无疑是在这里了!
其实不然。这个一直被称为“香妃墓”的,只是其高祖阿帕克和加的宗族墓,始建于1640年,后来几经修筑,才成为今天的样子。真正的香妃墓,是在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的纯惠皇贵妃陵寝内。近年来,有关学者多方考察,已证实无误。
历史上确有香妃,她的正式封号为容妃,生于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的
然而,固执的艾山,却坚持香妃葬于喀什。不等我发问,他倒先发制人,提出一连串问题:若不是,请说说,这灵轿是怎么来的?这两口绿棺是怎么来的?这座“香妃墓”又是怎么来的?而且最后竟有些动了感情:“谁要不信,可以当众把它掘开看看嘛!”
艾山的这种态度,使我看出维吾尔朋友的真挚心愿:香妃和她一家,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大业上,是做出了贡献的。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们,总是把“香妃墓”亲善友好的传说故事,当成历史佳话,不断地传扬。楠珊
(《生活时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R-c/114115.htm)
**********************************
(三)香妃·香妃浴室·香妃墓之谜
香妃其人以及身世之谜
香妃,历史上是否有其人?她的身世如何?她是怎么死的?她死后葬在哪里——是新疆喀什,是北京陶然亭,还是遵化清东陵?世间有种种野史、笔记、小说、诗文、戏剧、影视,令人迷惑,无所适从。
关于香妃的传说,主要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香妃喜剧说:香妃天生丽质,身有异香,美貌绝伦。她家世居南疆叶尔羌(今莎车),兄长因不满霍集占虐政,举家搬到伊犁。其兄在反对霍集占之乱中,心向清朝,立下功劳。他们受召,到了京师,后来长住在北京。香妃入宫,受到皇太后的喜爱和乾隆帝的宠幸,生活过得很幸福。香妃死后,乾隆闻讯,悲痛不已,恩准将香妃尸骨运回新疆喀什入葬。1994年,作者去新疆喀什考察,参观了香妃墓及香妃木棺。现在当地维吾尔族流传的是第一个版本的传说。
第二个版本是香妃悲剧说:香妃是乾隆年间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时,被掳进皇宫的。乾隆因其貌美,且体有异香,而册封为香妃,并对她大加恩宠。但香妃矢志守节,随身怀刃,准备杀帝报仇。皇太后闻讯,召妃入宫,赐死,后葬到清东陵。蔡东藩《清史演义》、《清朝野史大观》以及金庸《书剑恩仇录》等书,所描写的故事大体雷同。戏剧《香妃恨》、《香妃》,以及20世纪50年代上演的《伊伯尔罕》等,也都是按照这个悲剧故事编写的。这个传说没有历史根据,丝毫不足取信,详见孟森的《香妃考实》。
有学者认为,香妃就是容妃。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都有关于容妃的史实。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据学者考证:容妃(1734~1788年),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
乾隆帝还为容妃修建宝月楼。清朝在乾隆以前,没有回族妃嫔的先例。容妃以回部女子至清朝,乾隆不把她安置在后宫,特营建西苑宝月楼,作为金屋藏娇之所。楼南隔街建“回子营”,修礼拜寺。乾隆御制诗中,有关宝月楼的诗很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月,诗云:“轻舟遮莫岸边维,衣染荷香坐片时;叶屿花台云锦错,广寒乍拟是瑶池。”此以嫦娥比拟容妃。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新年又做诗云:“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宝月昔时记,韶年今日迎。屏文新茀禄,镜影大光明。鳞次居回部,安西系远情。”乾隆自注:“楼近倚皇城南墙。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衡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
当时,八旗以外的所有百姓都住外城。惟独回子营近在咫尺,依靠九重。这是乾隆爱屋及乌。乾隆为容妃兴建宝月楼的原因是:
第一,言语文化不同。容妃讲维语,不便与诸妃嫔住在一起交流,特隔于南海最南之地,其地又距外朝之外垣。这里同皇宫既联系又分割,环境幽雅,湖水涟漪。乾隆会维吾尔语,可以同容妃用维语直接交谈。
第二,饮食习惯不同。皇后的正宫坤宁宫兼作萨满祭祀的场所。坤宁宫每日进猪两口,在神案上宰猪,在大锅里煮猪肉,祭祀敬神。元旦祀神,皇帝、皇后行礼;春、秋两大祭,皇后亦到,妃嫔自当侍从。而最尴尬者,则为后妃受胙(zuò),是一种猪肉米饭,这是回教徒所万万不能忍受之事。将容妃单独安置在另一个生活区域,生活上很是方便。
第三,生活风俗不同。维族的衣服、装饰,同皇宫的后妃、宫女都不同。皇宫除御花园外,别无游观之处。乾隆筑宝月楼于瀛台之南,则随时可以驾幸西苑,而不必如临圆明园,路途既远,又烦出驾。容妃在这里则可免去其他妃嫔争宠之扰。
第四,宗教信仰不同。满族的宗教是萨满教,乾隆又崇奉喇嘛教。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要做礼拜。容妃所居之地,隔长安街而对回子营,建回教礼拜堂及民舍,并使内附之回民居住,屋舍皆沿袭回风。容妃站在楼上,可以望见对面的“回子营”,遥望瞻礼,以解思念之情。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香妃的传说,在国外也有影响。美国人豪比·当彼写了一本《圆明园及其住在那里皇帝的历史》,书中介绍了香妃的故事。
(http://travel.sohu.com/20050105/n223793183.shtml)
**********************************************************
(四)香妃墓
是阿帕霍加墓的别称,坐落在喀什市东北郊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语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但据今人考证,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
交通:从市区乘出租车,来回20元左右。
http://www.991cn.com/schinese/ditinations/domestic/northwest/xinjiang/kashi_xiangfeimu.asp
******************************
(五)香妃墓
它坐落在喀什市东郊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
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阿帕克霍加墓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
(六)
阿帕霍加墓与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
阿帕霍加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来此地的游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为朝拜而来的,更多的是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来。香妃墓实际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称,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陵墓安葬着同一家族的72座白底兰花玻璃瓦覆盖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兰传教士阿基.买和买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后,长子阿帕霍加继承其衣钵,继续传教,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在其权利巅峰时期统治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吐鲁番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的称号,成为十七世纪的白山派伊斯兰教的首领,他死后改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孙女。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尔汗,据说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被成为香妃,传说香妃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当然这只是传说,据清史记载,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53岁时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的遗物,葬在陵殿的东北角,所以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陵墓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正门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硫璃砖。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陵园内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顶的教经堂。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主墓屋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50.htm)
香妃墓又名阿帕霍加墓,座落在喀什市东北郊
主墓为方体圆顶,横长
http://www.xjts.com/jd-xiangfeimu.htm
附图20幅为
1-20.即时拍摄照片。
21-23.网上下载图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