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了解学界名人张相文、张星烺、张至善

已有 20219 次阅读 2014-6-7 06:42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了解学界名人张相文, 张星烺, 张至善

了解学界名人张相文、张星烺、张至善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6月6日发布张相文、张星烺、张至善祖孙三代都是学界名人,不仅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还是在自然科学界皆有影响。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人。他自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并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中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张星烺1888年-1951713),字亮尘江苏泗阳人,历史学家,对中西交通史有深入研究,著有《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张至善,(1926—2007)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无线电电子学系原系主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原所长、正局级离休干部张至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1161104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1岁。以上三则简讯大体反映了张相文、张星烺、张至善祖孙三代的学术情况。张星烺、张至善都是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老人,学界老人对他们的了解自不待言,北师大的青年学子也当有所了解,至于管理离退休的专门机构老干部处理所当然地对他们要增多了解。有些年轻人不了解情有可原,如果不予尊重就令人锷然了。下面的资料仅供参考,有助于对张相文、张星烺、张至善祖孙三代的学术情况多一些了解。我和张至善先生的交往源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的设立和运行,他是该奖学金基金的代理人,我则是促成该奖学金落户北师大的联系人。**************************88张星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星烺1888年-1951713),字亮尘,江苏泗阳人,历史学家,对中西交通史有深入研究,著有《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他是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之子、经学家王舟瑶之婿。

生平[编辑]

张星烺早年曾就读于南洋公学北洋大学堂。1906年作为公费生赴美国留学,19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化学系。后又前往德国,在柏林大学学习生理化学,是中国最早的生理化学留学生。辛亥革命后回国,任职于汉阳兵工厂、南京省公署,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国史编纂员。1919年国史编纂处被国务院收回后,他前往浙江黄岩岳父家休养。后又担任过长沙工业学校化学系主任、青岛四方机车厂化验室主任等职。1926年被聘为厦门大学国史研究所所长。次年前往北平,出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讲授《中西交通史》等课程。此后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兼课。1951年在北京逝世。

参考文献[编辑]
  • 记张星烺先生(18881951)//燕京研究院 (). 《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BC%A0%E6%98%9F%E7%83%BA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四册)

编辑

作    者

张星烺 编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3-6

页    数

2319

定    价

120.00

装    帧

简裝本

ISBN

9787101030303

目录

1内容介绍

1内容介绍编辑

张星烺先生(18881951)字亮尘,江苏泗阳人。其尊翁相文蔚西先生为清季民初史地学名家。先生幼承家学,早读经史。及长,先后留学于美、德(1906—1912),治化学,暇时好读关于中西交通之著作。回国后,即从事化学工作,而以余力治史学。如1919年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同时兼任该校国史编篡处特别篡辑员,并被派往日本调查民国史料。1926年,先生应聘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从此专以史学为业。翌年,先生应辅仁大学之聘,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1948年因病停止工作,前后凡二十一年。书中除改正排印中研究的基本参考书,所以现将它再重印。书中除改正排印中的错字外,还恢复了1977年版中被删去原书中的朱希祖序、自序和前编《上古时代之中外交通》(汉武帝以前的中外交通)。全书分为四册为版,凡是摘引的资料用大字,编注者的文字用小字,以资区别。原书出版不久,冯承钧先生曾有《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一文,对书中一些材料和考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星烺先生亦有《答冯承钧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一文,并现摘附于全书之后,以供参阅。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18855.htm

*********************

张星烺

中国历史学家,1889-1951,曾任北大教授,著有《欧化东渐史》、《马可波罗》和译著拜内戴托的普及版《马可波罗游记》、《历史的地理基础》等。

中文名

张星烺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省泗阳县城厢南园

出生日期

1889

逝世日期

1951

职    业

历史学家

代表作品

《欧化东渐史》

目录

1简介

2生平

3主要作品

4影响

1简介编辑

张星烺教授(1889-1951)字亮尘。江苏省泗阳县城厢南园人,近代著名历史学家。190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他是中国最早攻读生物化学的研究生之一,为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之子。

2生平

幼承家学,早读经史。1899年,张相文携子张星烺来到人文荟萃的上海。年仅11岁的张星烺则考入南洋公学留学甲班(小学低班)。后考取北洋大学,学习理科。1906年被选派赴美国留学,进入哈佛大学化学专业学习。三年后,自哈佛大学化学系毕业,又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生理化学,暇时好读史书。在柏林大学取得学位之后,谢绝了国外的重金聘请,于1912年8月回国。但不幸患上肺结核病,只得在浙江黄岩的岳父家养病。家中藏书很多。他便利用养病之机饱读史书,多方搜集中西交通史资料。1919年,张星烺曾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同时与父亲张相文一起兼任该校国史编纂处特别纂辑员,并被派往日本调查民国史料。1926年,他应聘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还先后在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高等学府担任教授,海内外许多有成就的历史学者皆曾蒙其教诲。除任教编史以外,张星烺还继续不断地搜集中外关系史方面的有关史料,先后翻译了两种版本的《马可波罗游记》。历经十几年努力,从中国正史、野史、游记、文集、笔记等274种书籍和英、德、法、日文等42种书籍中摘录有关资料。上自天文、下自地理,民族、文化、科技、历史、政治、经济、生物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加以阐述,并作考证。终于在1926年38岁时,完成了《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的初稿。1930年,《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正式出版,全书共分六大册,3000多页,100余万字。

3主要作品编辑

除上述这部名著外,他还发表过许多篇饶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并著有《欧化东渐史》、《马可波罗》和译著拜内戴托的普及版《马可波罗游记》、《历史的地理基础》等。还有一些很值得记述:1934年他受德国波恩大学东方学院院长保尔·卡莱教授之托曾著手将一中亚人士阿里·阿克马尔用波斯文写的《中国纪行》(1516年出版)的德译本译为中文,惜还未竟其功即于1937年因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停止。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哲嗣北京大学教授张至善在季羡林教授的帮助下将多年被收藏于意大利都灵大学图书镇的此书书稿的德、英译本找到,并由张至善等译成中文于1986年出版,完成了张星烺的未竟之功。此书很具历史学术价值,德国许多学者甚至称其书作者深入到民间,所记述者远较《马可波罗游记》那种侧重于宫廷和上层社会的记载为深刻、丰富。又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明代的“土木之变”西方史家很少记载,而此书则对其叙述甚详。

4影响编辑

由于张星烺在中外关系史上的渊博知识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成为我国中外关系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久享声誉。

张星烺得高望重,为一代学术宗师。他的教学,旁征博引,以论证史实,语言简练,内容详尽,嘉惠学子颇深。他任辅仁大学史学系主任,与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同为当时史学系的著名教授,甚为学生所景仰。他教书育人,奖掖后进,热心帮助学生。一位品学优良的学生,毕业后欲至燕京大学研究所深造。他为了助成此举,以高龄之躯,步行数里,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往返为之联系,使这位优秀生终于实现其志愿,后得赴美留学。她为了怀念老师,于1989年设张星烺教授奖学金于北师大历史系。1946年至1950年,张星烺还曾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其前身即其父张相文倡办的中国地学会。由于长期带病工作,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于1951年7月13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临终时他给子女留下遗言,把父亲张相文和自己的所有藏书及自己的手稿,全部捐赠。1954年家属遵其遗嘱将藏书4万余册赠给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其中大部分是古籍线装书,多为山水志、杂志、地方志和清代诗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校长曾宴请张星烺先生家属,并给予谢金。其藏书经整理后,将部分《地学丛书》、《地学杂志》、《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等书赠给了全国各大图书馆。[1]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Je6FLnMUbXfHnWO3cSry5eyXgy9Q6AgO7WwWeV5F1eHM5Uv3P2CiiL_IsqXv-m4

张相文

编辑

张相文(1866~1933)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字蔚西,号沌谷。江苏泗阳人。在上海南洋公学、北京大学等长期任教。1901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地理教本《初等地理教科书》、《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190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地文学》。1909年在天津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当选为会长。次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地理刊物《地学杂志》。还著有《泗阳县志》、《佛学地理学》、《南园丛稿》和《地质学教科书》等。

姓    名

张相文

外文名

Zhang XiangWen

别    名

张蔚西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泗阳县

出生日期

1866

逝世日期

1933

职    业

教育家

主要成就

《地学杂志》《地文学》

代表作品

《南园从稿》《地学杂志》《泗阳县志》《佛学地理学》

目录

1生平简介

2职业成就

3地学考察

4技术成就

5简历

6主要论著

1生平简介编辑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人。他自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即从事

 张相文

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并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中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张相文在南洋公学任教时,与思想进步的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结为挚友,旋经他们介绍,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民主革命运动;时常同他们到张园演讲,鼓吹革命,并多次在章太炎办的《苏报》和蔡元培办的《警钟报》上,发表鼓吹革命的文章。不久,章太炎邹容因《苏报》案被捕入狱,张相文曾多次到狱中探望,并与蔡元培四处奔走营救,章太炎乃得出狱,惜邹容病死狱中。

宣统三年(1911年)初,张相文在天津任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与同盟会其他会友秘密组织”天津共和会”,会址设在法租界”生昌酒楼”。他不但自己常于夜间到生昌酒楼与诸会友相聚,共商策划滦州起义问题,并且令其女张星华(后改名张月NFDA1)秘密传递武器,散发传单。旋到南京上书黄兴元帅,请早日”挥师北上”,书中还表示他已在天津”暗结团体”(指组织天津共和会),”待时而发”。倘义师北上,他愿以”北道人自效,执策先驱”。后惜滦州起义之举因事机不密,惨遭失败。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通过选举,建立国会,张相文被选为众议院议员。诞生不久的国会,先被袁世凯下令解散;恢复不久,民国六年又在北洋军政府派系斗争中被解散。是年7月,孙中山广州,提出”护法”口号,主张维持民国元年制订的”临时约法”,反对解散国会。张相文随即响应号召,秘密南下广州,参加护法运动

民国六年至九年(1917—1920年),张相文写了10多万字关于革命先烈事迹以及纪念革命先烈的文章,以示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他写了被清政府杀害的徐锡麟秋瑾等人的传略以及民国初年被袁世凯杀害的宋教仁、陈其美等人的传。写传记革命人物最多的,乃关于辛亥春革命群众进攻广州督署而牺牲的烈士事迹,如《黄花岗义烈记》、《黄花岗烈士传》等,其中的林文、林觉民等福建十杰所记尤详。因民国初年,张相文在北大任教时,还兼任”国史编纂处”工作,掌握这些烈士第一手资料,故所写传记,不但详尽,而且真实可靠。为研究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的宝贵资料。

(二)张相文为人,正直无私,刚正不阿,毕生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阴谋称帝,派”筹安会”骨干分子刘师培来拉拢他入会,允事成授予要职,张相文严词拒绝。袁世凯恼羞成怒,派便衣侦探在他的住宅附近,昼夜监视。他被迫化装成老农出走,绕道至丰台,乘火车潜往上海,并写了一首《咏史》诗骂袁。诗的首句”窃国从来胜窃钩”,骂袁是个窃国大盗;诗的末句”价重燕云十六州”,骂袁比向辽自称儿皇帝的石敬瑭更无耻。

民国五年(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缺人,彼时段祺瑞任国

 张相文

务院总理,希望他的皖系军阀政客徐树铮为校长。张相文不畏段的势力,极力反对,并力荐蔡元培为校长。结果张相文的意见获准,段祺瑞对张相文怀恨在心。

民国十二年(1923年),曹锟用5000银元一票为饵,贿赂国会议员选他为大总统,张相文拒不接受。曹锟派便衣侦探监视他的行动。张相文被迫再次潜往上海,以避其锋。

1932年,吴稚晖到北京,顺便去看望张相文,并转达蒋介石欲请他任立法委员。他恨蒋介石不抵抗放弃东北,拒不接受。

(三)满怀爱国热忱的张相文,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抱着同情、关怀和支持的态度。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京广大青年学生,为抗议日、英等帝国主义限令我政府拆除大沽口炮台,集会向北洋军政府请愿。执政的段祺瑞,竟污蔑学生为”学匪”,下令开枪,当场杀死青年学生40人,北京女师大学生刘和珍亦惨遭杀害。张相文对此非常气愤,写了一首表示抗议的”学匪歌”:”宝刀一挥鲜血流,壮士手腕忠臣头,……泪告同胞四万万,东藩青年足殷鉴,国亡君作归命侯,官家肉食犹无恙。”歌词慷慨激昂,痛斥段祺瑞的残暴罪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秋,北京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组织”南下示威团”,去南京向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游行示威,要求出兵抗日,收复东北失地。我作为张相文同乡族弟,当时正在北师大读书,亦想参加,事先征求张相文的意见。张相文当即对我说:”你当然去啊,国家被蒋介石弄成这个样子,你们青年人再不出来喊喊叫叫,把沉睡的人民大众唤醒唤醒,国家就完蛋啦!”他短短数语,充分反映了这位白发老人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我即遵嘱参加南下示威。不料回到北京仅一个多月,国民党中央党部下令北师大,把北师大参加南下示威同学一批开除49人,我亦在被开除之列。后幸由张相文写信给其老友蔡元培,托他从中斡旋,我的学籍方得恢复。

张相文的爱国思想,虽至晚年,亦不见衰。在他去世前二年,还大骂蒋介石把东三省送给日本;在他去世前一年还鼓励我辈青年去南京要求抗日;甚至在他去世前一天昏迷中头脑一度清醒时,他不是嘱咐什么家事,而是要报纸看。可见他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思想,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张相文的一生,正处在中国旧的舆地学末期和近代地理学从萌芽状态到初步形成的过渡时期。他是改革中国旧地学和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先驱,北京大学林超教授曾说:”20世纪初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萌芽时期,中国地学会的建立和它的活动,是这个时期的标志。”正因为这样,1934年在南京成立的前中国地理学会,特请柳诒征为张相文先生撰一别传,郭秉和为他撰一英文纪念辞,刊于《地理学报》创刊号上,以示对这位地学大师的纪念。新中国建立后,1983年1月,亦即张相文逝世50周年之际,京、津七个地学单位约有100多位地理学界人士,齐集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纪念张相文大师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所作的贡献。[1]

 张相文

2职业成就编辑

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战争后,

张相文因痛惜清政府将宝岛台湾割给日本,开始关心地理。俟后他到苏、常地区的家馆任教,买到一些有地理新鲜内容的书籍,其中有上海格致书院出版的《格致汇编》和徐家汇天主堂出版的《地理备说》等。从这些书中,他得到不少有关地理的新知识,因而对旧的舆地学感到厌倦。1899年,他到南洋公学任教,讲授中国地理。从此以后,他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从事地理的教学与研究。

(一)张相文到南洋公学任教的次年,即1900,他将地理学讲稿加以整理,编著了两种地理课本:《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该国地理教科书》。”此二书为中国地理课本之嚆矢”。出版后多次印刷,”销行量达二百万部以上”,出乎出版部门和张相文本人意料之外。中国的地理知识,因而得到第一次大普及,”由是海内谈地理者无不知之”。

张相文在南洋公学任教时,听该校英籍教师说,过去他阅读的《格致汇编》和《地理备说》,译文多误,与原文有出入。他于是希望自己也能熟悉外文,以便直接从外文书刊中获得更多新的地学知识,提高地学水平。他便先后从校中日籍教师栗林孝太郎和藤田丰八学习日文,与友人合译日人着的《中国学术史纲》。后又据孟德斯鸠关于法学著作的日文版与友人合译为《万法精理》,对辛亥革命党人的思想准备和民国元年制订《临时约法》,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张相文翻译上述二书之后,进一步从日文书刊中搜集一些与地理学有关的新鲜知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地理著作。他于1908年,编著出中国第一本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

《地文学》是张相文的代表作,它的篇幅虽不多,但附有中西对照表15页,彩色地图10余幅,插图80余幅;内容分星界、陆界、气界、水界和生物界五篇。除将土壤内容附于陆界内未单独列一篇外,实际上此书已包括今人所编普通自然地理的全部内容。在此书出版之前,外国一些地理学家编著的自然地理,均限于无机自然界,1894年美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戴维斯(WM?D

 淮河中下游考察

avis)所著的《自然地理学》,其内容还仅限于陆、水、气三界。直至张相文的《地文学》出版一年后的1909年,西欧著名自然地理学家马东南(EmmanveldeMartonne),方将生物地理列入自然地理学中。张相文认为自然地理学既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宜将”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联系起来”,方可加强此学科的科学性。林超教授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世界地学史上,可以说是一种可贵的创举”

张相文在编好《地文学》之后深有感触地说,”地文学者,地理学之精髓也”,一语道破了自然地理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他又说:”言地理,必济之以地文,其旨趣始深,乃不病于枯寂无味,且与他学科互相关联,如天文学、地质学、动植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莫不兼容并包,以为裨益人生之功……此地文学所以为最重要之学科也。”他这种见解,首阐于晚清,为改革中国旧地学向新地学方向发展,指出了一条重要途径。正因为这样,故此书出版之后,瞬即供不应求,5年内即印行3版,读者视此书为改革舆地学的指南。

清代末期,国内曾见到少数几种由传教士口译的地文学中译本,但所举事例,”多详于欧美、日本,于该国反略”,而张相文所著之《地文学》,则”搜罗国内新闻杂志、名人游记以及他本人游踪所至得于耳目所接者,撮其精要,举为例证,悉以该国为宗。其为中国所无或调查未晰而与地文有切要关系者,乃兼及于他国”。《地文学》所举事例,立足于该国,显然反映了张相文的爱国思想。

地文学》的内容,很重视实用,”如防霜、避电、培植树木、改良土壤等法;备举其要,以为实地应用之资”。编写自然地理联系实际应用,在欧美诸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注意到的,而张相文在清代末期即注意及此,这又是很难得的。

地文学》问世后,关心地理的读者李某写信问张相文:”自淮以北无桔,人之所知也,近闻山东物产,桔居一焉,岂撰著之误欤?抑山东果有桔欤?”他回答说:”桔之产地,必其温度高,水分足,乃有之。故曰桔不逾淮,或曰桔逾淮则为枳。盖肴淮以北,去热带已远,其温度水分,固不宜桔也。然顾亭林先生曾有颜神山中见桔诗。……考颜神山在山东博山莱芜之间,是故山东固能产桔也。盖山间局部之地,其温度水分,或有与淮南相类者,则桔亦生之矣。”他从温度水分条件上,既承认淮北不宜产桔,又不排除山东省山间低谷地区产桔的可能性,从而阐明了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

(三)张相文不仅重视研究地理,而且对与地理关系密切的地质学,亦颇重视。他认为中国地域面积虽广大,但多山地、高原。如对其地质情况不了解,则对这些地区面貌的变迁、资源的开发,都是困难的。不久,他即以日本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为底本,编著四册《最新地质学教科书》。其内容对地质时代的划分、山岳的形成以及岩石的分类等,都详加论述。有些名词术语,与今人所提基本一致。如他将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水成岩、化形岩;与今人分岩石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基本一致。他对个别岩层的形成,亦分析较详。

张相文的《最新地质学教科书》问世之后,他的老友章太炎写信问他:”向闻清主泰山为长白山回脉之说,不知何意。”张相文回答说:”山岳之成,由于横压力之挤逼,……成于同一时代者,其纵横之地轴必平行,其倾斜之度数必同向,此自然之理也。东亚之地势,北自白令海峡以南,南至长淮以北,其地轴率皆自东北而西南,……如外兴安岭,如完达山,……如太行山,其方向皆同,长白、泰山居此群山之中,其成立固属同一时代,盖与东海之陷落为同时事也。”他这种见解,虽因他当时还缺乏关于这两处地质构造的具体知识,所说不尽完善,但从当年中国科学水平看来,他能看到中国东部山脉在构造上和时代上的共同特点,应该说是很可贵的。

20世纪初期,中国地质学亦处在萌芽阶段,留英归国的章鸿钊在张相文创建的”中国地学会”任干事部长,与张相文相处甚善。俟后他在张相文的鼓励下,于1922年创建中国第一个“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方广泛开展。显然张相文对萌芽状态地质学的发展,亦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地质学家田光华教授说:”中国地学会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

 张相文[1]

3地学考察编辑

张相文编写了上述一些著作,虽有利于将中国旧地学改向新地学方向发展,但他仍不满足,认为如能到国内各处实地考察,把考察所得与新地学知识结合起来研究,则研究所得,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地学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国计民生。俟后他的足迹,南到岭南,北至塞外,就考察所得,写了二三十篇专题论著,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张相文是淮河流域人,曾多次到淮河中下游考察,对淮河中下游水系情况,了解较深。著有”论导淮不宜全淮入江”、”导淮一夕谈”等文,对治理淮河提出不少建设性的建议。民国初年,曾有导淮入江之议,张相文反对全淮入江。他认为如全淮入江,大部淮水必将穿运河东堤诸涵洞入地势低下的里下河,危害里下河鱼米之乡,”此其为害者一”。全淮入江,”水之所至,沙即随之”,则江阴以下的江心,必将增加大量淮河泥沙的淤积,易使”沙洲连互,横塞江心,则江流不畅,”此其为害者二”。将来黄河若”复溃而南,即由淮河入江,则江河合一,其景象当复若河,此其为害者三”。民国初年,亦有倡循淮河故道导淮入海之议。但淮河故道已被黄河淤高,河口外海水又浅,河水出海不畅,故他认为”故道不可复”,因而主张淮河之水,宜”分注江海”。入江之路,可”自蒋坝而东,循高邮宝应诸湖,会运河,由瓜洲三江营入江”。入海之路,可”自成子河穿运河而北,会六塘河,由灌河口入海”。他的意见,显系仅从宣泄淮水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似欠周。因水也是宝贵资源,应加利用。

(二)在清末民初期间,张相文曾到黄河中下游以及塞外高原山区,实地考察,对各地区的自然现象及人文现象,观察甚详。游热河时,在广仁岭见”石色皆浑黑多孔”,认为”概由火山岩(浆)凝结而成者也”。游山东时,曾登舟沿山东半岛海岸观察,见龙口左近海岸,类多断崖,

 西北考察

崖下间有平地,狭长如带”,有的地方甚至”山足直伸入海,崖下殆无寸土”。这样,他不仅说明山东半岛海岸的岩岸性质,而且说明这些海岸由沿海地层断裂而成。他到济南,见城区之北”则鹊、华诸山,互相拱抱,冈岭相连,由西而东,隐隐若长堤。城南则历山高峙,环其三方;由是而悟济南会垣,地形凹下,成一盆地,缘城诸泉,皆由南山下注,而为北方诸山冈所束,流路缩狭,地下水因之随地而出”。这样,便将济南诸泉形成的原因,阐明清楚。他游五台山时,”时见阴云四合,未有半日晴爽者,午后降雨尤多”。他解释说:”盖水蒸汽之为物也,其分量因较空气为轻,空气压之,自必激而上升,……遇低温,必先聚而为云,……若遇高山丛杂空气静稳之地,即蟦漾弥漫,游离而为云海,迨达饱和度时,遇气温下降,则必落而为雨,此山地所以多雨之原因也。”他这种见解,虽不尽善,但对山地多雨原因,基本上阐明了。

(三)张相文出生于农民家庭,到外地考察,对各处农田水利情况,特别重视。见晋、鲁以及口外高原等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民生贫困,非常痛惜,因而提出了一些防止水土流失的宝贵意见。

宣统年间,张相文到热河一带考察,在从北京到避暑山庄的一路上,见到有好多行宫,”宫墙以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可是在广大的热河高原,每见”四山皆童濯孤露,无树木以芾蔽之,每逢六七月间,雨水暴注,则砂石泥沙俱下,向之所为良田者,悉被冲刷,随流而去,以致其民贫困特甚”。张相文将此景与帝王行宫内树木参天的情况对比一下,认为热河广大地区所以如此,乃由”人之不能用地,非其地之果无用也”。又如他在山东泰山地区考察时,看到好多地方,”地皆旁颓四下,以是雨水暴注,乃冲刷而为涧壑;天晴雨过,又皆直泻而无余”。他认为”水泉之利,固无穷也”,山水听任流去,岂不可惜。所以他对中国北部的高原山区,主张大力植树造林,用以涵养水源。至于西北高原诸省,往往因雨则一泻无余,旱则赤地千里,水旱为灾,岁不绝书,……今欲补偏救敝,造林固属要图,而尤莫要于造湖(修水库)。如汾、渭、泾渚大水,”皆当就其天然湾环处,造为闸坝,以停蓄之。即山间细流,亦当就其平衍狭曲处,聚石作坝,使山谷深〖FJF〗釽〖FJJ〗,各潴为湖沼。如此则土质天候,必渐为润湿,然后从事造林,亦易于繁茂”。由此可见他认为要防止水土流失,最好采取植树造林的生物措施与建造大小闸坝和水库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直至今日,他这种见解,仍被人们视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途径。

(四)张相文根据在华北山区以及口外高原考察所得,

觉得不良的地理环境,诚影响人类的经济生活;但他认为人可以通过劳动,改变不良的环境为有利的环境。这就是说,他初步体会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所以宣统三年,热爱地学的王某写信问他:”黑省荒凉落漠,数百年来几视为弃地。……将来尚有可期者欤?”他回答说:”黑省现时之荒凉,乃人事之未尽,非天然之缺憾也。”接着他便指出黑省平原肥沃广大,林矿资源又丰,”苟悉力经营”前途大有希望。

1914春,农商部长张謇委托他调查西北农田水利,此事正合张相文的心意,想去看看那里的不良环境,是否可以改良。次年三月,他便启程去西北。沿途备受辛苦。在荒野途中,时常感到”风起尘飞,簌簌扑人”。且旷野之中,”无旅寓,无饭店”,往往”每行二三十里,始见土屋数间”,即”望门投止”。一行数人,挤在牛马干粪燃烧的土坑上,感到”臭气蒸腾,扑人欲呕”。如是走了一个多月,方到后套。见其”地势较河西为低,皆黄河之冲积层,……南北千里,已垦者不及半数”。因”地皆肥沃,饶水草”,”如能引黄灌溉”,且”疆理得宜,可与内地之两省相埒”。他将拟来此垦殖之意与五原县农业会长王同春相商,王深表赞同,并愿捐地数万亩,作为农垦基地。张相文回京后,即与张謇相商,各捐2000元,组织“西通垦牧公司”,决定到后套开垦。满腔热忱的张相文,把赴后套旅途之艰辛置之度外,旋即亲自率领从家乡召募得来的10名农民,再次去后套,从事农垦的实践。在后套,他不仅指导农民如何开凿灌溉沟渠,如何引水灌溉,而且还叫农民将野外荒草收割起来,堆积在低洼地区,使它腐烂成肥料。在那时,还没有”物质循环”这个名词,他当然也不懂得什么叫“物质循环”。可是他出身农民家庭,知道这样指导农民,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他体会不到这样做,实质上就是起了现代植物地理学中”物质小循环”的作用。由是可见在20世纪初期,他对人和地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而是用之于改造荒漠的实践。显然他的行为在中国地理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可是在那军匪横行的年代,官僚豪绅不但没收了他们辛辛苦苦开凿的灌溉沟渠,而且反过来对农民灌溉用水敲诈勒索,其所养牲畜,亦时遭抢劫。结果,”西通垦牧公司”勉强经营6年,即告失败。张相文历尽千辛万苦到后套从事改造荒漠的一片爱国之心,因而受到沉重地打击。

 张相文[1]

4技术成就编辑

张相文由一个旧学基础非常扎实的文人而成为潜心关注和研究地理学的学者,纯粹是因心怀一片爱国心所使然。甲午战争后,他见到列强入侵,十分痛心。特别是看到一些位居要职的封疆大吏,也常不知国家版图若何,竟致“坐资强敌,外交失败,边事日亟,虽欲划疆自守,聊固吾圉,而犹不可得。”所以,张相文希望通过普及地理教育,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此,他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即编著出版了《初等地理教科书》(共2册)和《中等该国地理教科书》(共4册),前后刊印达200万册,是中国第一部地理教科书。地理学史家曹婉如对他做了充分的肯定:“他(张相文)是一位卓越的地理教育家,他编写的各种地理教科书,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地理方面的人才,以及促进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兴起,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张相文通晓日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参考日本书籍编写出版了《新撰地文学》,这是中国的第一部自然地理学。该书是按星界、陆界、气界、水界和生物界讲述,相当于所谓宇宙、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体系讲述,内容比较丰富。张相文还在宣统元年(1909),根据日本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并参考其他书籍编译成《最新地质学教科书》(共4册),此书曾被认为“文笔流畅,取材丰富”,是“考求地理及研究矿学之善本”。这也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部地质学教科书。张相文深知一国之矿产资源对国计民生影响甚大,而欲洞悉一国矿产资源之情况,则非研究地质不为功。虽然,此前有了叶瀚、陈文哲等人撰写的《地质学》出版,但多是翻译之作,“例证多他国之事,实未足为国民教育道”。及至“张相文出,独树一帜,一切例证悉以中国之事实为本,而张氏新撰地文、地质两书,尤亲切详瞻,诚教育国民之善本,言地质地文者多宗之。”这是当时学者对张相文两部书的评价。

1909年9月28日,当时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的张相文,为了发展中国地学,与志同道合的好友白毓昆等发起,在天津成立中国地学会。1912年会址迁至北京。这个学会是中国最早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地学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是中国地学界和中国地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张相文所以要成立中国地学会,其出发点还是从爱国主义出发,因目睹当时国弱民穷之现状,心存忧患,亟欲唤起民众,奋发图强,特别是想通过地学知识之传播和爱国思想之宣传,使群众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以求达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之目的。

为达此目的,张相文不抱成见,不拘一家,把各方面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如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水利学家、地图学家、方志学家、舆地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等等,尽量团结在地学会中,以便形成一个人才荟萃的学术团体。

张相文还尽力联络和聘请当时在政学各界有影响、有权威的人士,担任学会的重要职务,以便加强地学会的活动能量和社会影响。当初地学会的组织机构设总理(后改称总裁)、评议员、会长、干事部长、编辑部长等职。1909年,总理一职即由直隶提学使傅增湘担任。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张相文聘请蔡元培任地学会总裁。北洋大学校长蔡儒楷、直隶提学副使袁希涛等也都担任过地学会评议员。此外,如实业界知名人士张謇、知名学者梁启超、国学大师章炳麟(号太炎)、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也都是地学会的积极支持者。至于会长一职,从学会成立至1930年基本上都是由张相文担任,仅1924年由张相文委托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担任。

自从西学东渐、西方科学逐渐引入中国以来,对中国古老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在学术界出现革新与保守两派的尖锐对立,而张相文总是站在革新立场上,既继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理论。他的这种观点,反映在许多方面。从中国地学会的名称来看,便值得人们仔细思索。地学乃指地球科学,此前在中国从未有过这样术语。张相文将学会定名为中国地学会,实际上就包含着突破古老舆地传统、适应时代潮流、兼容并包、综合发展的意思。从地学会人事组成的骨干力量来看,也反映了张相文的这种思想,例如中国最早去日本留学的地质学家章鸿钊(字演群),刚从国外归来,1912年便被聘为干事部长(相当于秘书长)。章鸿钊是中国地质学界的老前辈和知名学者,对于中国地学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地学会的另一个特点,还表现在承先启后、积极开创方面。它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固有的地学文化遗产,一方面开展与外国有关方面的联系,以便沟通信息,扩大交流,掌握学术动态,开拓学术研究的新局面。例如,1911年地学会任命王桐龄为驻日外交员,王回国后改由日本人中村久四郎接任;1912年任命魏树荣为驻法外交员。地学会还吸收部分外国人人会。如日本的小村俊三郎、松村太郎等都为地学会会员。1928年,著名地理学家和探险家斯文赫丁博士也加入地学会为名誉会员。学会还特别重视邀请外国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如在地学会成立后的一个多月,即1909年11月,便邀请在北洋大学任教的美国人德瑞克来作第一个学术报告:《论地质之构成与地壳之变动》。以后,如著名地质学家葛利普等,都曾为地学会作过报告。

地学会成立不久,还积极开展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如同日本东京地学协会出版的《地学杂志》、东京帝大地质学教室出版的《地质学杂志》、东京帝大人类学教室编辑的《人类学杂志》、日本历史地理学会出版的《历史地理学》等进行期刊交流活动。

1928年,地学会派会员姚士鳌参加德国柏林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1930年,委派会员张天泽参加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众所周知,这两个学会成立较早,是世界上很有影响的学会。

1937年,因“七七事变”爆发,地学会暂停一切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地学会恢复活动。著名地理学家林超曾经说过:“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萌芽时期。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和它的活动,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1950年8月,中国地学会和成立于1934年的中国地理学会合并,重新组成中国地理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

中国地学会成立的第二年即1910年,便刊行《地学杂志》,直到1937年止,共发行181期。《地学杂志》是清末民初这一历史时期的唯一地学刊物,也是中国的第一种地学学术刊物。

《地学杂志》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张相文主持的中国地学会的活动宗旨的具体体现。概括起来《地学杂志》的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地学杂志》共刊载文章1520 多篇(杂志中的“邮筒”、“本会纪事”、“杂俎”等未统计在内),各种地质图、矿产图、地形图等140余幅。文章中包括天文、气象、地质、矿产、地形、水利、交通、民族、人口、地图、探险、考古、旅游、方志、中外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基本反映了中国20世纪初期的地学研究水平。由于当时《地学杂志》是中国唯一的地学刊物,所以它为地理学界、地质学界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学者提供了发表成果和讨论问题的重要论坛和阵地。据本文作者统计,《地学杂志》的作者先后共有540多人,其中不乏一些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如章鸿钊、张相文、张謇、白眉初、翁文灏、章太炎、梁启超、邹代钧、王桐龄、谢家荣、王恒升、李春昱、谭锡畴、竺可桢、徐炳昶、谭其骧、朱士嘉、黄国璋、邹豹君等。众所周知,邝荣光编绘的中国第一幅地质图——《直隶地质图》便发表在《地学杂志》第一年(1910)第一号上。

(2)注意地学动态,传播当代地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学会经常组织学术报告会,然后把报告内容经过整理在《地学杂志》上发表。二是通过派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书刊交流等,掌握地学动态及发展情况。三是经常刊登翻译作品,及时把国外著作及理论引入国内,经统计在《地学杂志》上共发表翻译文章230多篇。四是请留学回国的学者及时介绍国际学术动态或情况。如章鸿钊在《地学杂志》(1910)上连续发表了《世界各国之地质调查事业》,介绍各国的地质研究机构、著名学者及著作等。在上个世纪初期,有许多西方理论如人类起源、石油成因、黄土形成、冰川成因与冰期、地形轮回说、地盘升降、世界气候变迁、南极探险、哈利(雷)彗星、文明与气候、人生地理学等等,都纷纷引进中国。无疑,《地学杂志》便是重要渠道之一。

(3)维护民族尊严,贯彻爱国主义思想。《地学杂志》中有许多文章反映了这种情况,充满了反映时代使命的呼声。例如,当年日、俄都想蚕食中国东北领土,因此《地学杂志》发表了很多关于黑龙江、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满洲宝藏等考察文章。又如,帝俄时代一再侵占中国领土,中国人民非常关心边疆问题,《地学杂志》发表了如《边疆失地史略》、《中俄交界记》、《中俄划界蹙地考》、《中俄国界史地考》、《吉林旧界变迁纪要》、《逊河调查边务日记》等许多文章。《地学杂志》还发表了三幅《中俄交界详图》,其中包括雍正五年的中俄界线详图。这些材料无疑是很宝贵的。同样,《地学杂志》也刊登了揭露日本经营满蒙、英国侵略西藏等类的文章。

 张相文[1]

5简历编辑

1867年2月3日,生于江苏省桃源县城东南之南园(今泗阳县城厢乡要武村)。

1886年,参加岁试,补博士弟子员,名列第二。翌年科试,考取一等,名列第二。

1892年,始补廪膳生,名列第一。

1893-1894年,授徒于淮滨书院。

1899-1903年,至上海南洋公学,充师范生兼教留学班国文、地理等课。

1903年3月间,应聘任安徽寿州阜丰商业学校校长。

1904年,往广州任两广师范讲习所地理教员。

1905年,编成《地文学》、《地质学教科书》等。

1906年春,任淮阴江北师范学堂教务长。

1907年秋,赴天津任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教务长。

1909年,任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是年9月28日,与白雅雨等在天津发起成立中国地学会,并任会长。

1910年春,从本年起,中国地学会编辑出版《地学杂志》。

1911年夏,游山西五台、太原等地,有《五台参佛日记》。

1912年冬,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1917年,应蔡元培聘请为北京大学国史馆编纂,兼北大教授。

1918年,全年任职北京大学。

1919年 应原国会同事约往广州护宪。

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坚决拒贿,南走上海。

1924年,编成《佛学地理志》三卷。

1925年秋,英敛之等创立辅仁社,应邀为社授课。

1926年,应聘为辅仁大学董事会董事。

1929年,应江苏省政府之聘,任江苏省通志局编纂,任水利、宗教二门。

1933年1月16日,因病逝世于北平,享年六十六岁。

 张相文[1]

6主要论著编辑

1 、张相文.初等地理教科书.上海南洋公学印,1901

2 、张相文.中等该国地理教科书.上海兰陵社印,1901

3 张相文.新撰地文学.上海文明书局印,1908

4 、张相文.最新地质学教科书.上海文明书局印,1909

5 、张相文.大梁访碑记.地学杂志,1910(2):7-10

6 、张相文.齐鲁旅行记.东方杂志(第七年),1910(2-3):7-16,17-22

7 、沌谷.粤西琐谈.地学杂志,1910(9):11-13

8 、沌谷.冀北游览记.地学杂志,1911(11):6-9

9 、沌谷.滦阳纪行.地学杂志,1911(12):7-14

10、 张相文.豫游小识.地学杂志,1911(16):9-20

11 、沌谷.导淮一夕谈.地学杂志,1912(2):1-8

12 、张相文.长城考.地学杂志,1914(9):1-3

13 、张相文.河套与治河之关系.地学杂志,1914(10):7-18

14 、张相文.成吉思汗圆寝之发现.地学杂志,1915(3):7-13

15 、沌谷.塞北纪行.地学杂志,1915(6):3-11

16 、张相文.成吉思汗陵寝辨证书.地学杂志,1916(4-5):1-5

17 、张相文.关于徐海路线质问政府书.1916(11):17-18

18 、张相文.再答屠敬山成吉思汗陵寝辨证书.地学杂志,1917(8-9):1-15

19 、张相文.成吉思汗陵寝之旁证.地学杂志,1917(10):1-16

20 、张相文等.泗阳县志.1920

21 、张相文.南园从稿(二十四卷).中华书局,1935

22 、张相文.南园丛稿:中国地理沿革史

23 、张相文.南园丛稿:佛学地理志

24 、张相文.南园丛稿:论导淮不宜全淮入江

 张相文[1]

http://baike.baidu.com/view/76952.htm?fr=aladdin

深切缅怀张至善先生

 

黄安年文  发表:2007年11月10日

 

本周星期二(11月6日)晚11时04分,张至善先生(1926.4.11-2007.11.6)平静地走了,他走得那么突然,那么让我们悲痛,他的逝世不仅是我国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事业和核科学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中西交通史学界的重大损失,我又失去了一位我敬重的学者、兄长和挚友。

 

昨天下午我去北师大小红楼准备看望住在那里的张先生,在张先生住的楼外窗户台边上透过玻璃我突然发现张先生的像挂在他的书房内,外面是用黑框镶着的,心里一紧,难道这么快就……?我急忙进去敲门,他的儿子张燕清先生告诉我,他爸爸星期二晚上发病急送就近的262医院,经医院多方抢救无效在病逝了。张先生原来身体很好,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氏者,骑车破旧的自行车跑个不停,那时我住师大有机会常聊天,后来他患重病,自行车也不常骑了,但还是很忙,几次见到他,都乐观通达,他告诉我每次的治疗情况,病情虽不乐观,他心情很平常,他对我说,得抓紧把该做的事情做完,还有许多学术工作需要整理。我说怎么不给你配个着手,他笑嘻嘻对我说,我这是业余爱好,哪能跟大专家比。我说恕我直言,您的学问不亚于一些大专家,你不当历史学博导可惜了。为了治病他再度去美国治疗,然而效果没有明显改善。张燕清先生告诉我,在美国张先生病重期间征询医生意见问及医疗前景时,医生坦言,“你希望最后的归宿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张先生希望叶落归根。医生说,那你现在还能够走动时,还是回中国越快越好。”这样张先生就再次返回国内继续治疗。

 

我和张先生认识已经近20年了,缘於美国知名华人专家王霈及其夫人万心蕙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奖学金的事,80年代后期经张至善先生牵线我们和万心蕙先生联系上了。知名科学家王霈是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的儿子,张至善是著名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张星烺的儿子,万心蕙又是张星烺先生的得意门生,王桐龄、张星烺都担任过前北师大历史系的系主任。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设立是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是在历史系设立的第一个奖学金,张至善先生则极其热心而具体组织了这一工作的落实,他还是奖学金的代理人,我一直是该委员会的委员,因此,我们两人为奖学金事宜保持着经常性的密切联系,也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他病重期间,几次向我提出是否改由我来担任奖学金代理人工作,为我多次婉拒,我说,老兄德高望重,身体健康,代理人一职不可改变。再说我本人已经是万先生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设立的万心蕙奖学金的代理人了。

 

张至善教授的专业工作是物理技术和无线电电子技术,在担任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领导工作期间,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6年离休后他的兴趣爱好完全集中在中西交通史和中外友好关系史的研究上,并且在人文科学领域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他不仅为整理父亲张星烺先生的遗著费尽心血,而且本人在中西交通史研究上也有突破性的成就。我们知道19世纪才在伊斯坦布尔皇宫档案库中发现了《中国纪行》,这部文献引起了各国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研究,曾先后被译成德、英、土耳其等文。这部继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14世纪《伊本·白图泰游记》后全面介绍中国的文献,系统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军队、省份、城市、监狱、历史、地理、教育、学校、农业、宗教、文化艺术、社会习俗、宫廷礼仪等情况。20世纪30年代,他的父亲张星烺先生与德文译者保尔·卡莱(paul kahle)教授合作研究,撰写《德文译本阿里·阿克巴尔(中国志)介绍》一文。80年代张至善继承了父张星烺遗志,与张铁伟、岳家明合作,以保尔·卡莱和哈米杜拉的德、英文译文手稿及伊朗伊拉吉·艾夫沙尔(Iraj Afshan)的新波斯文本为蓝本,编译成汉文本。1988年3月由三联书店在北京出版。”

http://yes.lvren.cn/1/index197787.html

他对哥伦布首航美洲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曾多次向我谈及他到西班牙查阅哥伦布首航美洲原始文献的情况,张至善编译的《哥伦布首航美洲: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为了普及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的知识,他还专门联系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借来历史纪录片在北师大图书馆放映,并担任翻译讲解。张至善和王燕生等人翻译出版了《起来! 中国胜利了》一书,该书为(奥地利)富华德,严斐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它记录了一批欧洲医生(亦称“西班牙医生”响应《保卫中国同盟》的呼吁, 来到中国参加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事迹和他们的见闻感受。此外还有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国际纵队与中国等书均具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并产生广泛影响。他曾和多次谈起和国际友人的广泛的联系,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纵队的不少人和他有联系,他渴望编著一本有关国际纵队的翔实的文献书籍。

 

张先生有很深的学术造诣,精通英文、拉丁文、西班牙等国文字,又有极其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学术环境,在研究中西交通历史领域实在是极其难得的智才。多年前笔者曾建议历史系里聘任这位理科的博士生导师来任历史系的兼职教授,并招收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硕士生,或者有研究生的课题专门研究中西交通领域的课题,请张先生拨冗指点,可惜我们的块块分割管理机制过于死板,未能如愿,十分的遗憾。

 

对于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的管理张先生始终念念不忘,他参与认真审核获奖者名单,并将每次颁奖名单的资料寄给万心蕙、王霈先生,在万、王夫妇离世后,他一直担心奖学金按照美元储蓄带来金额缩小的困扰,也还想到如何设法增加奖学金基金的额度。相信奖学金委员会将为持续不断地做好降奖学金工作以告慰张先生。

 

先生离我们走得那么匆忙,他还有很多事要做。我总觉得他还没有走,他那和蔼可亲可敬的音容笑貌,将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

 

至善先生,安息吧!

 

写于2007年11月10日

 

 

附文资料六篇:

******************************************88

(一)张至善同志生平(北京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发布)

 

  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无线电电子学系原系主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原所长、正局级离休干部张至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1月6日晚11时04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1岁。

    张至善同志1926年4月11日出生,江苏泗阳人,1949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至善同志1943年7月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1947年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1952年9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任讲师,1954年3月至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在职学习,1954年9月起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部在职学习,1955年7月毕业,1955年8月调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参与创建了技术物理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电子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83年12月调回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张至善同志担任核电子学教研室主任。他呕心沥血、从无到有,开展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急需的核电子学教学工作,开设了核电子学等四门课程及三门实验课,研制了大量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建立了先进的生产研制实验室和技术物理系金工厂。1964年他领导教研室成员自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有屏幕显示、能自动打印数据的100道核能谱分析仪器,并配加闪烁探测器组成的全套实验装置,填补了国内核物理实验设备的空白,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付出了巨大艰辛,为我国的核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张至善同志不辱使命,励精图治,努力吸收世界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理清了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和现代化所的发展思路,完善了无线电系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并充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项目和其他国际项目的支持,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和高年级研究生出国进修学习,为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乃至信息学科的发展储备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6年10月张至善同志光荣离休。离休以后,张至善同志仍然保持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晚年虽身患严重疾病,但一直以顽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依然关心学校和信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专心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中若干历史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编译出版了『中国纪行』、『哥伦布首航美洲』、『哥伦布与中国』、『起来』、『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国际纵队与中国』等具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多部著作和论文,做出了一生中最后的贡献。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革命精神。

  张至善同志在入党后的五十多年里,党性强,作风正,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生活上艰苦朴素。他襟怀坦荡,为人正直,善于团结同事。他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热情关心帮助青年成长。在十年文革期间,他受到“四人帮”残酷迫害,但他仍坚定信念毫不动摇。

  张至善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国家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他长期从事电子学实验技术和电子学仪器系统的研究工作,为培养核电子学人才、建立我国高能物理电子学的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的崇高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深得广大师生和同事的爱戴和崇敬。

  张至善同志是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和崇高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激励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张至善同志,安息吧!

****************************************************8

 

(二)讣  告(北京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发布)

 

  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原系主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原所长、司局级离休干部张至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1月6日晚11时04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1岁。

  张至善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1月15日(周四)上午11时至12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厅告别室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2007年11月9日

注:

1)有送花圈、挽联者,请致电58807943或58807940联系;

2)北师大校内去参加遗体告别的,请于11月15日上午9时在科技楼前集体乘车前往。

 

(三)张至善

张至善,教授。江苏泗阳人。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物理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部。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技术物理系核电子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电子学实验技术和电子学仪器系统的研究工作,为培养电子学人才、建立我国高能物理快电子学的研究机构作出成绩。

http://baike.baidu.com/view/305381.htm

 

(四)张至善

2007年01月23日

张至善    (1926----   )江苏省泗阳县人。

       1943级数理学系(物理组)。1947级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50年代初任北京大学创建核物理系,并兼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80年代初任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系主任,兼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电子学实验技术和电子学仪器系统的研究工作,为培养电子学人才,建立我国高能物理快电子学研究机构作出贡献。离休后研究东西方交通史。

http://www.fujen.com.cn/News/ShowInfo.aspx?ID=396

************************************

 

(五)中国纪行的评论

转自 《读书》 1987年第100期

  一部值得重视的书

  读阿克巴尔《中国纪行》

  

  张至善、张铁伟等同志翻译的阿里·阿克巴尔著《中国纪行》,我认为,是一部非常值得重视、非常重要的书。它完全能够同《马可孛罗游记》媲美,先后辉映,照亮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

  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穆斯林的作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著名的《伊本·巴图泰游记》、《贝鲁尼游记》等书获得东西各国学者的高度赞扬,是众所周知的。阿里·阿克巴尔的《中国纪行》写成于一五一六年,正当中国明武宗正德十一年。过去不大为人所知。在欧洲,从十九世纪起,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中国,第一次介绍此书者是张至善同志的父亲张亮尘(星)老先生。但这已经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中国纪行》原文是波斯文。作者是哪一国人?似乎还没有结论。至于作者是否真正来过中国,学者们的意见也不一致。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此书本身。不管作者记载的是元代中国情况或明代中国情况,基本上都翔实可靠,栩栩如生。个别章节有一些荒唐的记载,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不足深责。此书记载了中国各方面的情况,地理、军队、宗教、仓库、皇帝宫廷、监狱、节日、教坊妓女、医疗、立法、学校、外国使臣和侨民、农业、货币、法律、剧场等等,简直是一部中国的百科全书。我们中国史书之多,水平之高,誉满全球。可是如果我们真想了解过去历史上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和烦琐细节,仍然感到缺少资料。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的书,特别是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按照心理学的规律,他能看到我们习而不察的一些东西。把这样的观察记载下来,传之后世,这样的书不但能帮助外国研究中国的学者了解中国,也能帮助中国人民了解自己的过去。从这个观点上来看,这些书,其中当然也包括阿里·阿克巴尔的《中国纪行》之价值,概可想见了。

  我还想从另外一个观点来谈一谈本书的价值。我们一向被称作伟大的民族。但是到了近代和现代,外国人怎样来认识我们呢?我们自己又是怎样来认识自己呢?外国人认识我们,我们自己认识自己,都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如果划一条界限的话,一八四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就是一条天然的界限。在这之前,在十七、十八世纪,中国人在欧洲人心目中,是有天才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当时他们向往的是中国,学习的是中国。但是殖民主义者一旦侵入中国,中国许多弱点暴露出来了。首先是中国力量不强。在信奉优胜劣败的欧洲人眼中,中国不行了,中国人不吃香了,中国成了有色人种,成了劣等民族。久而久之,他们忘记了曾经有一段崇拜中国文化的历史。而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忘记了过去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志者要奋发图强,爱国雪耻。庸俗者则产生了贾桂思想,总觉得自己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另一条界限。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感觉到真正是站起来了,腰板挺直了,绝大多数外国朋友对中国也另眼相看了。但是一百多年的习惯势力,余威未退。有贾桂思想者也不乏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四人帮”一伙。他们义形于色,振振有词,天天批什么洋奴哲学,实际上在他们灵魂深处,他们自己最有洋奴相,见了洋人,屁滚尿流,奉若神明。

  到了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必须教会青年人怎样正确认识外国,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决不盲目排外,我们承认外国有很多东西我们必须学习,但是我们也决不盲目拜倒在外国人脚下,认为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用什么办法来进行这种教育呢?方法当然很多,读过去历史上外国人的中国纪行,也是方法之一,而且我认为是有效的方法。现在回到阿里·阿克巴尔的《中国纪行》,我认为其中就有很多有用的资料。我现在按原书的次序先在下面列举几条,然后再加以分析:

  在第三章里,作者谈到中国招待外国人时写道:

  “我们在中国内部旅行一百天,每天都热热闹闹,所有的必需品都能得到。”

  在第四章里,作者写道:

  “在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谁也不会表现出那样一种井井有条的秩序来。毫无疑问,如果穆斯林们能这样恪守他们的教规——虽然这两件事无共同之处——他们无疑地都能按真主的良愿成为圣人。”

  在第六章里,作者写道:

  “整个中国人,从平民到贵族都培养得懂礼节。在表示尊敬、荣誉和沿守礼节方面,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们相比,”“中国人非

  常守纪律,无人可以相比。”

  在同一章里,我们读到:

  “谁也不敢违反法律,向真主保证,这里没有夸张,都是事实。”“他们的法律和规章十分完善严明。”

  第九章记载各地的物产:麝香、金银酒器、瓷器,又记载了北京(汗八里)挖掘的人工湖(可能是指的中南海和北海)。书中讲到中国烧“黑石头”(煤),讲到贵州的药材、福建的麻、丝绸、彩缎,特别细致地描述了南昌的瓷器,和阗的玉石。

  第十一章讲中国奇妙的手艺,其中有胸外科手术。作者写道:

  “我相信,如果谁在中国游历一个世纪,他每天都能看到从未见过的奇迹。”

  第十五章讲到来中国的外国使臣和商人,他们用狮子换东西,每一头狮子可以换回三十箱财物。其中有衣料、缎子、布匹、鞋袜、马蹬子、铁马鞍、剪刀、针。

  第十七章讲连绵不断的农田。在山坡、沙漠和砂石地区运土造田。我们有两三个月都在树荫下行走。

  第十九章讲中国的纸钞、铜钱、金、银作为货币。在这里又讲到在汗八里已使用煤。

  第二十章又强调说:“中国人非常守法。”

  第二十一章讲中国的画院。作者写道:

   

  “在中国有三件东西只有天堂才能找到与其比美。那就是蜜枣,又大又甜。还有两种花,一是罂粟花,二是莲花。”

  归纳起来,作者在当时中国看到的人民奉公守法,秩序井井有条,物产极大丰富,手艺十分高超。

  我在上面已经谈到,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能看到很多我们习而不察的东西。上面这些材料都完全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情况,是完全可靠的。这些材料告诉我们,在明朝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什么样子,达到什么程度。明朝在中国历史上不是一个发展的高峰。然而我们的人民已经有了这样的水平。今天我们,特别是中国的青年们,不应该感到自豪与光荣吗?难道我们一向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污蔑我们的那个样子吗?阿里·阿克巴尔这一部书的真正价值是在学术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它的任务。但是,从我在书中择出的那些例子来看,这一部书的价值不是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领域了吗?

  因此,对于这一部书的出版,我从上面两个方面要表示衷心的祝贺。我在开头时说的,这是一部“非常值得重视、非常重要的书”,也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说的。我相信,这部书一出版,一定会受到中国学者和老百姓的欢迎。他们都会同我一样,感谢张至善、张铁伟等同志。

   

  一九八五年六月一日在儿童节的欢乐声中

  (《中国纪行》,阿里·阿克巴尔著,张至善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即将出版)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55681/

 

**************************************

(六)张星烺(1888—1951)字亮尘,江苏泗阳人。其父即是已见于前文的张相文,系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同盟会会员,辛亥滦州起义的策划者。他曾创建中国地学会并终身任会长,为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光驱人物。星烺幼承家教,热爱国家,热爱科学。他先后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和北泽大学就读。1906年被选派公费赴美留学,19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化学系。同年转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个学习生理化学的留学生。其后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不久他即毅然辍学为实现其科学救国的凤愿而返国工作。他先后在汉阳兵工厂、在南京的江苏省公署等处做技术工作,后又任教于北京大学。由于南北南波和生活压力,他染上严重的肺结核病。此后他即致力于他早就绕县兴趣的历史和地理研究。1917年张相文,星烺父子同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担任北洋政府国务院附设于北京大学的国史编摹处的纂辑员。星烺又奉派去日本搜集有关史料,同时就医治病。1919年其所担任务结束后,即到浙江黄岩其岳父王舟瑶(字玫伯,清末经学家、教育家)家养病,并得饱览王家的丰富藏书。数年病愈后,先后在长沙、青岛等地兼做化学方面工作和中西交通史料的整理研究。1927年辅仁大学开办,陈垣校长聘他为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他到任后创新开设了《中西交通史》这门历史学中的新课程。后他又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纷纷聘请去讲授这门新课。1928年他还受北京师范大学之聘兼教历史学和高等有机化学。他早在此前即已编好一部120万字的巨著《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编纂中费尽心血,参考的中文书籍有274种,外文书籍有42种。但却长时间未能出版,至1929年才被列为《辅仁大学丛书第一种》刊行问世。这种比较研究的成果,在当时中国的史学界还是少有的。后它一直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英国著名学者李纳瑟博士在他的名著《中国科技史》中就多次引用了这部《中西交通史资料汇编》中的内容。我国台湾地区的出版界把这部巨著作为《中国学术名著》第五辑在1962年重新出版。

除上述这部名著外,他还发表过许多篇饶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并著有《欧化东渐史》、《马可波罗》和译著拜内戴托的普及版《马可波罗遊记》、《历史的地理基础》等。还有一些很值得记述:1934年他受德国波恩大学东方学院院长保尔·卡莱教授之托曾著手将一中亚人士阿里·阿克马尔用波斯文写的《中国纪行》(1516年出版)的德译本译为中文,惜还未竟其功即于1937年因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停止。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哲嗣北京大学教授张至善在季羡林教授的帮助下将多年被收藏于意大利都灵大学图书镇的此书书稿的德、英译本找到,并由张至善等译成中文于1986年出版,完成了张星烺的未竟之功。此书很具历史学术价值,德国许多学者甚至称其书作者深入到民间,所记述者远较《马可波罗遊记》那种侧重于宫廷和上层社会的记载为深刻、丰富。又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明代的“土木之变”西方史家很少记载,而此书则对其叙述甚详。

由于张星烺在中外关系史上的渊博知识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成为我国中外关系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久享声誉。

他生活俭朴,从不追求奢侈享受,布衣布履,烟酒不沾,嗜好全无,唯视时间如命。晚年多病,仍历力工作,直至卧床不起。1951年7月13日于寓所中逝世。藏书全部捐赠中国人民大学。

http://www.bjsch.net/html/zhongguoshishahai/renwenlishi/mingrendieshi/2006/0728/148.html

 

附图13幅除第1幅为网上下载外均为笔者保存的即时拍摄照片。

 

1.选自辅仁校友网(http://www.fujen.com.cn/News/ShowInfo.aspx?ID=396

2.1995年5月4日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捐赠人万心蕙和奖学金代理人在一起。

3.1994年11月4日摄于我在北师大的家中,时张先生68岁。

 

 

4.1995年5月4日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颁奖仪式,左二为张至善。

 

 

5.1997年5月30日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颁奖仪式,前右二为张至善。

6.1994年11月5日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设立五周年纪念仪式,右一为张至善。

 

 

7.1994年11月5日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设立五周年纪念仪式上张至善发言。

 

 

8.1994年11月5日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设立五周年纪念仪式上张至善发言。

 

 

9.1994年11月5日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设立五周年纪念会合影,前右二为张至善。

 

10.1993年5月21日王霈先生应邀来访(左一),右一是张至善先生。



11.1993年5月21日张至善先生陪同王霈先生访北师大高能所。

 

 

12.1993年5月21日张至善先生陪同王霈先生在我家中合影。

13.1993年5月21日笔者和张至善先生(右)、王霈先生(中)合影。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59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01169.html

上一篇:老干部处对求证老人生年不应不耐烦
下一篇:《红楼梦》人文版第三版第43次印刷本面世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