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成果奖励机制要鼓励基础性研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12月11日发布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评价机制轻视基础性研究令人震惊。一些高校只将著作形式成果(不问质量高低)列为奖励范围,而将从事基础性研究的文献、论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撰成果,以及外文文献资料的翻译的学术成果排除在外。而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如果离开了基础性、原始性、文献性的研究成果,还真不知所谓创新工程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
以北美铁路华工问题研究的英文文本为例,大量涉及中央太平洋铁路的美国国会档案、历史文献、报刊资料、口碑调查、实物遗存等基础性材料和文献的均没有被系统性翻译整理。而如果组织翻译力量,则涉及参与翻译的成果在体制内的学者是否计入成果的大问题。
再以北美铁路华工问题研究的中文文本为例,许多基础性资料需要收集整理和汇总,并从中得出一些基本结论来,例如:
一, 关于铁路华工赴美的基本情况
1,总共有多少人赴美
2,这些人是从那里以什么方式赴美
3,那些文献档案资料记载或描述了这些基本情况
二,关于铁路华工回国的基本情况
1,在华工赴美修建太平洋铁路中或结束后有多少人回到了中国
2,在北美铁路华工中究竟有多少遗骨被带回了中国
3,铁路华工回国后对家乡带来了什么变化
三,关于铁路华工的重要遗物
四, 关于铁路华工后裔的情况
五,关于铁路华工的中文论著目录的汇总
六, 关于铁路华工研究的学位论文目录汇总
七,关于铁路华工的已有文献档案资料目录汇总
八,关于铁路华工的博文目录汇总
九,关于铁路华工的影视资料目录汇总
十,关于方志和小说笔记等野史中有关铁路华工的目录汇总
十一,关于铁路华工的塑像等文化产品目录汇总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的研究成果都是基础性的,如果这些研究成果不和著作一视同仁,我本人已经退休可以不计,那么在现今实惠型、功利型、量化指挥棒下,还有那些体制内的学子会来关注和积极投身于基础性研究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