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谈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和《红楼梦》研究的五个W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11月10日发布
今年是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纪念活动年,各种话题离不开这五个W:是《红楼梦》为谁所写?《红楼梦》写于何时?《红楼梦》写于何地?为何写《红楼梦》?《红楼梦》写什么?
五个W离不开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关系,如果不是红楼梦今天我们又为何要纪念曹雪芹呢?, 如果纪念曹雪芹离开了红楼梦或者不来研究红楼梦,那又有什么意义?所谓红学和曹学本是一家,离开了红学曹学何在?纪念曹雪芹自然不可免不了涉及维护曹雪芹的红楼梦著作权问题,迄今尽管有各种质疑、怀疑,却始终无法否定红楼梦的著作权人是曹雪芹。
近日媒体宣传一种说法:“首先从曹雪芹个人出发,而不是从作品出发。“《红楼梦》很难懂,在青少年中,最看不下去的就是《红楼梦》。”陈名杰认为,大家对人感兴趣自然而然会对其作品感兴趣,曹雪芹故居是不变的,只要把曹雪芹的故事讲好,其故居保护并非难事。”
http://www.bjcxqxh.com/2013/1018/504.html
http://www.bjcxqxh.com/2013/1018/501.html
笔者以为,此说不妥,第一,“首先从曹雪芹个人出发,而不是从作品出发”论很难成立。人们认识曹雪芹的伟大是通过他的作品《红楼梦》,如果不从作品出发,请问怎么认识曹雪芹,难道通过讲故事来认识曹雪芹的伟大?
第二,“曹雪芹故居是不变的”这句话本身没错,问题是,那里是曹雪芹的真正的故居,迄今黄叶村作为曹雪芹故居并无文献材料提供的确切而强有力证据,专家们看法分歧,而有文献证据的故居却因修路被拆了。故里,故居,纪念馆(地)间是有严格区别的,我们至今还还不能将故居作实。这种情况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普希金故居不能等同。
第三,“只要把曹雪芹的故事讲好,其故居保护并非难事”说,也难以成立。讲故事和故居保护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文艺表述,后者是历史考察。故事和历史不能等同,故事讲得再生动不等于历史事实本身。
从曹雪芹逝世200周年到250周年,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进展,期望我们的红学和曹学研究者的研究和发掘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88
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和《红楼梦》研究的五个W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5月8日发布
迄今人们谈论《红楼梦》,基本上离不开五个W,我这个红外线观众也来凑个热闹。
第一个W(Who)是《红楼梦》为谁所写?除了多数学者认定《红楼梦》为曹雪芹所著外,还有七、八十来个作者或合著者的说法。话说回来,如果《红楼梦》真的与曹学芹无关,这北京曹雪芹研究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而今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又有何意义?《红楼梦》作者是第一个需要澄清的W。
第二个W(When)是《红楼梦》写于何时?这涉及确定作者写作的时代,也是需要澄清的W。这关系文学作品和作者经历的关系,涉及《红楼梦》作者在那个年龄段能否写出影响深远的《红楼梦》巨著。
第三个W(Where)是《红楼梦》写于何地?这也是涉及《红楼梦》著者纪念地的大问题,例如在北京、南京、杭州等说。就北京来说,如果没有过硬材料证明著者在现今北京西山附近居住过,那么称今北京植物园内曹学芹故居也就令人质疑了,当然纪念馆和故居不同,而且严格说来,居住地和写作地还不是一回事,地方旅游需要和事实鉴定也不是一个目的。《红楼梦》在哪里写和有无可能在几个地方先后写,需要有经得起检验的事实来论证。
第四个W(Why)是作者为何写《红楼梦》?这涉及作者动机问题,首先要确定作者,接着要查验作者自己的叙述以及在成书过程中的披露,然后才是我们的分析判断,现在什么说法都有,百花齐放,见仁见智。
第五个W(What)是《红楼梦》写什么?有人说写历史、个人的经历,有人说写社会阶级斗争,有人说写小说……,这个问题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文本内容,而这一内容恰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如果《红楼梦》的内容没有什么价值,你研究她干什么?如果《红楼梦》的内容的影响力没有什么,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对《红楼梦》感兴趣?其影响力超过其他著名小说?
这五个W,人们已经关注和研究了百几十年,看来还要继续研究下去的。不管怎么说,我们总得以文本、以事实为依据,认真研究文本,尊重既有事实,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开阔思路,求得新突破。
(附记:本文初稿写于2013年1月30日,现略有修改,不代表任何红楼梦研究者,只是我个人的随感而已。)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876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8769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