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专家学者座谈会为冯其庸学术馆献计献策

已有 4846 次阅读 2012-12-22 15:36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冯其庸学术馆, 专家学者座谈会, 献计献策

专家学者座谈会为冯其庸学术馆献计献策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222发布

 

129下午300-530,无锡惠山区委召开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专家学者座谈会, 无锡惠山区委宣传部长陆益同志主持了座谈会,他首先介绍了与会专家学者,与会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新疆考古所原所长王炳华、北京大学教授西部研究专家荣新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商务印书馆原副总经理江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院长叶君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安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蕃军分区原政委邢学坤、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教授、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赵君平、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查律、人民日报记者卞毓芳、惠山区宣传部副部长马千斤、前洲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许艳云女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闐军分区原政委雒胜同志,还有后来赶到的南京博物馆原馆长徐湖平研究员,会上还介绍了魏靖远专家(当时我没有听清他的来自单位)等。陆益部长在座谈开始时对冯其庸先生的学术生涯作一简要介绍。许艳云副镇长在会上对学术馆的建馆情况作了扼要,谈及学术馆的基本情况,建馆动因,和设想如何运作学术馆。与会学者对学术馆的意义和作用高度民主评价,也就充分发挥学术馆的多方面功能、学术馆的健全制度管理、学术馆学术委员会的建立、学术馆的文物资源保护、学术馆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术馆讲解员(含志愿者)的培养和管理、开展学术馆的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和专题展出活动、学术馆的网络化管理和扩展等畅所欲言。例如吕启祥以“人杰地灵和地灵人杰”为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卞毓芳谈到冯先生是大智之人、大慧之人、大悟之人、大德之人。徐湖平、赵君平、查律谈到博物馆管理和维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会上与会学者尤其对于学术馆的管理模式、学术馆和高等学校的结合、学术馆的网络化展开了讨论。

照片14幅是即时拍摄的。

*******************

来源:无锡日报 时间:2012-12-09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昨汇聚冯其庸学术馆,就办好、用好学术馆展开专题座谈———

经世致用,永葆学术活力

9日下午,冯其庸学术馆的讲解员,给她们讲解许多展品背后的故事,以便她们在今后的开放解说中,能更好地把握住有细节、有故事的展物。(吕枫摄)

  昨天下午,冯其庸学术馆内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冯其庸。
  馆内十分安静,与上午开馆时隆重热闹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重返学术馆,冯其庸当起了老师:为两位年轻讲解员认真讲述每件展物背后的故事。先生希望,让有细节、有故事的展物,带着学术生命的活力,走进每一个参观者的心中。
  看得出,在完成了学术馆的建设后,冯其庸对学术馆的运用十分上心。针对国内众多文博场馆开馆时热热闹闹,开馆后冷冷清清的现象,如何永葆学术馆的活力,这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命题。就在冯其庸为讲解员授课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专家学者在学术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办好、用好学术馆进行专题座谈。

  建学术委员会多办活动

  王炳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新疆考古所原所长):
  冯其庸学术馆搭建了一个美丽的学术舞台,但前洲地理位置比较偏,无锡也不是像北京、上海那样的中心城市,如何吸引国内外高端学术活动落户前洲,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冯其庸的学术素养涵盖多个方面,学术馆必须彰显其在多元领域的学术成果,不妨成立学术委员会,在学术馆与学者之间建立一个联系,多办学术研讨活动,才能使之成为各界专家学者关注的中心。

  学术馆应成为第二课堂

  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冯其庸的家乡投入巨资建学术馆,不能开馆时轰轰烈烈,开馆后就冷冷清清。用好、办好学术馆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前洲有小学、中学,可以将学生领到学术馆,开设现场课。与此同时,筹建常设机构,实现学术研讨活动常态化。

  进入博物馆序列确保正常运转

  江远(商务印书馆原副总经理):任何博物馆,其日常运营都会产生费用。冯其庸学术馆要争取列入博物馆相关序列里,获得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其次,要依托高校的学术力量,借助本地专业人士的指导。唯有如此操作,才能永葆学术馆的生命力。

  以生动的讲解提升观展品质

  叶君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学院原院长):冯其庸学术馆全方位展示了先生的学术成就,他的学术成果十分了不起。
  学术馆的解说词不妨增添一些细节,通过故事性的解说,使内容更丰富、生动,因为冯其庸自学成才的治学特点,对中小学生有很强的励志、借鉴意义。

  保护好文物是第一要务

  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历史学院院长):办好学术馆,首先要保护好文物。冯其庸向学术馆捐赠的物品,都是很昂贵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市场价值均不可估量,一定要保管好这批东西,不能出一点意外。
  与此同时,要尽量扩大馆藏,用心征集冯自身的作品、与其学术研究相关的东西,厘清先生的交友圈,突出其涉猎甚广的学术特色。重视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建立学术馆网站与学术馆官方微博,扩大学术馆的影响力。

  学术馆要发出权威之声

  卞毓芳(人民日报记者):在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无锡要充分认识冯其庸这个文化符号的作用。放眼全国,与冯先生同一个年龄段中,要论全能型学术专家,没有人能与其相比。无锡要做好冯其庸这篇文章,不能指望冯其庸或是北京的专家学者,必须成立一个基金会,确保活动的常态化举办。全国有很多学术馆、博物馆,但办好、用好学术馆,得看领头人。学术馆必须通过高水平策划,在学术界发出权威之声,才能增强学术馆的吸引力。

  以网络扩大影响力

  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办好学术馆,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实行馆、学、会相结合。学术馆要与各类学校相结合,这样办馆就有了依托,但要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走向基金会,通过多举办研讨会,使学术馆常开常新。目前学术馆有个好的起步,如何更好地发展,要从实物化走向网络化,这样才能扩大影响。(单红)

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汇聚无锡前洲谈冯其庸学术馆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来源:江苏新闻网2012-12-11 09:34:08

图为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专家学者座谈会现场。

中新江苏网无锡129 (孙权)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和洛阳民俗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等高校与博物馆的2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9日齐聚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开展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专家学者座谈会,围绕当天开馆的学术馆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探讨。

据了解,冯其庸1924年出生于无锡前洲,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等职,其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红学家及西域文化研究倡导者,在红学研究中,冯其庸拨开了曹雪芹家世的迷雾,并在版本、脂评、思想艺术探索等方面都取得卓越成果,201112月,冯老获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经冯其庸先生允诺,惠山区人民政府、前洲街道开始规划设计并建设冯其庸学术馆,建馆初衷为褒扬冯其庸先生对中华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贡献,树一代风范,激励后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学术馆建成后,收藏了冯其庸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书法绘画、西部文化摄影、古代石刻收藏等内容。

前洲街道官员介绍,冯其庸学术馆开馆后,将结合前洲中心小学少年国学院开展互动式、参与式诸多活动,如国学诵读、红领巾画、红楼布艺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为群众提供提升文化素养的高平台活动场所。此外,各种临时展览和各项文化交流、拍卖活动等也将在学术馆定期举行。

据悉,作为惠山区着力打造的传承国学特色基地,前洲街道此前还专门请来上海、南京等地专家,对展厅功能、展品布置、参观流程等进行精心设计,馆内设有多功能展厅、学生互动区、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应用多媒体等手段,对参观者开展免费的国学教育。()

红学泰斗冯其庸昨在故乡敞开“家”门 一个文化宝库

2012-12-10 08:55:36
来源:无锡新传媒网 江南晚报

  惠山区前洲街道锦绣公园旁,有一座灰白相间、古朴简洁的现代建筑,与建筑相伴的是一座老者的铜像。这个方方正正的两层建筑就是这位老者的家,家中有他全部的童年记忆、有他艰难的求学历程、有他多年的心血之作、有他毕生的学术成就,还有他倾力收藏的重量级宝贝。昨天上午,冯其庸学术馆正式开馆。中国当代著名文史大家、红学泰斗冯其庸亲临庆典,全国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汪光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莉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学院院长纪宝成等为学术馆揭牌。年近九旬的冯其庸在家乡父老和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友的见证下,亲手打开了“家”门,与人们分享自己的过往与今朝。

  学界大聚会共庆开馆时

  昨天上午,惠山区前洲街道冯其庸学术馆广场前,锣鼓喧天、礼炮齐鸣。镇上居民纷纷聚来欢庆。站在冯其庸雕塑旁,踮着脚尖拿着手机在录像的张老伯格外开心:“我从小就知道冯其庸是我们前洲走出去的名人,今天过来见见真人!”在百名着汉服小学生的吟诵声中,伴随着九声钟响,经过3年筹建、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冯其庸学术馆正式开馆。

  “今天不仅是学术馆的开馆之日,更是无锡盛大的文化节日。希望无锡今后的每一年都能记住这个日子。希望从今天开始,无锡的文化建设能取得更大成绩。我尤其要感谢这么多国内知名学者来到我的家乡,庆祝学术馆开馆”,主席台上,坐着轮椅发言的冯其庸激动万分。台下的嘉宾席中,来自江苏省文联的胡亚东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王肇岐听得格外认真。这两位都是人大语言文学系65届的毕业生,冯其庸是他们的文学史老师。老班长王肇岐兴奋地说:“冯老亲自打电话给我说他在无锡的学术馆要开馆了,我特别为他开心。冯老对待学生后辈平易近人,他上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深入浅出,我们都爱听他的课。”

  “他是新世纪红学研究最主要的推动者,他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是玄奘取经般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中国红学会会长、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如是说。“他是真正践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他是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君子儒”,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如是说。“他无时无刻不在创造,他做的是活的学术研究,他的学风、文风保证了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他的心始终与家乡和时代联系在一起,他的创作成果永远属于人民”,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如是说。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时,这些以朋友名义远道而来,为冯老送上祝福的嘉宾纷纷表示,冯其庸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学术完美结合的杰出代表,他们希望学术馆能充分释放文化的光芒,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两地“瓜饭楼”见证求真路

  今年年初,集冯其庸一生学术著作之精华的《瓜饭楼丛稿》正式出版。冯其庸画南瓜,并为南瓜题诗,“瓜饭楼”不仅是冯其庸文集的名称、是他在北京通州家中的书房名,还是无锡冯其庸学术馆展厅内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字。冯其庸为何如此钟情于南瓜?“那是为了记住我和家人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我家很穷,家里人口多,粮食不够吃,最难过的是早秋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大半时间是靠南瓜来养活的,但我家种的南瓜也常常不够吃,多亏了好邻居摘了他们家的南瓜送过来,才帮我们勉强度日。”

  冯其庸30岁离开无锡,客居北京。60年后重回故乡,冯老感慨万千:“前洲冯巷的人都知道我是这里的一个农民。可惜这次回来,除了村里的两棵银杏树还在,原来的一切都变了。跟我一起读书、种地的朋友都已不在了。家里也只剩下了二嫂。”冯其庸1924年出生在无锡县前洲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上有两兄一姐。因家境贫困,冯其庸10岁即下地耕作,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冯其庸多次因贫失学。昨天,他再次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每天都会记日记,会回顾一天里读了多少书,帮人家做事有没有对不起人家的地方。”

  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1946年至1948年他在无锡国专读书的光阴,那三年为他今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在国专的学习,让我学会了怎样做学问。我在学术、艺术、待人接物上形成的规范是我30岁前在无锡打下的基础。”1954年,在无锡第一女子中学任教的冯其庸,被调到中国人民大学教国文。苦难是冯其庸青少年时期求学经历中难以忘却的记忆,而正是这段艰辛的“瓜饭”生活,为这位青年的生命之树一次次浇灌下成长的养料,此后的日子里,这棵生命之树又生出了红学、史学、诗词、书画、考古、摄影、收藏等诸多枝丫。

珍贵手抄本现身学术馆

  在家乡建立一座学术馆,将其毕生的学术精华陈列其中让后辈参观借鉴是冯老的心愿。

  2009年,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前洲街道开始规划设计并建设冯其庸学术馆。从整体的设计方案、馆藏展品的收集到最后的陈展布展,冯其庸皆亲力亲为。昨天上午,在家乡亲友的陪同下,冯其庸推开了新落成的学术馆大门。走进学术馆,依次是冯老亲自命名的“稻乡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佛缘遗迹”五个展厅,珍贵的馆藏实物详述了冯其庸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书法绘画、西部文化摄影、古代石刻收藏等内容。

  在众多珍贵展品中,一部16册的庚辰版《石头记》手抄本格外引人注目。上世纪70年代中期曾跟冯其庸共过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介绍,“文革”时期,冯其庸遭批判,他所钟爱

  的《红楼梦》也被当做黄色书籍给抄走了,他担心这部巨著将遭毁灭,于是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的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就这样一字一句整整抄了一年。“他19岁时认为《红楼梦》婆婆妈妈,看起来没劲。直到1954年,冯老到中国人民大学国文教研室任教,正好赶上批判胡适、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运动开始,经常要参加讨论,于是才认真读起了《红楼梦》,这一读就再没放下。他的红学研究之路就是从抄这本《石头记》开始的。”如今,冯其庸在红学研究领域已著作等身,不仅拨开了曹雪芹家世的迷雾,还在《红楼梦》版本、思想艺术探索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

  “将这些珍贵的石刻捐给家乡,是我最满意的事。”除了留下几件作为纪念外,冯其庸将自家院子里存放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石刻几乎都捐给了家乡。由冯老捐赠的27件石刻精品组成的“佛缘遗迹”展厅,集中展示了从汉朝、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各类石刻佛像、石造像、画像石等,弥足珍贵。

  亮点在育人学术“活”起来

  昨天的开馆仪式现场,冯老表示,希望学术馆不但要建好更要用好,使其成为无锡的文化中心,通过它来培养家乡的青年。把学术馆打造成教育基地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白帝城博物馆馆长魏靖宇告诉记者,他很赞同冯老的建议,“当我听到孩子们诵读经典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学术馆应该多跟中小学加强联系,延续国学的生命力。”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新疆考古所原所长王炳华。他表示,怎样将学术馆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是需要动脑子的,但就当前来说,适当开展一些学术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发挥学术馆的文化、学术功能优势,这也是让更多人了解无锡人、了解无锡文化的一个窗口。从昨天下午举行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了解到,为了让学术馆“活”起来,学术馆除常规展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学校加强互动,组织讲座、培训外,还将设置“秉烛夜游”“诗词吟诵”“知识问答”“书画点击”“西部摄影之

  路”五个多媒体互动区。让观众能更直观地了解冯其庸。在学术馆二楼的“瓜饭楼书屋”记者看到,一群来自前洲中心小学的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书法。前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许燕云说,今后除开展传统国学教育外,学术馆还将组织布艺、剪纸、书画篆刻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学术馆接受多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记者张月/文还月亮/摄)

冯其庸学术馆在无锡开馆 外形似中国篆刻印章

来源:光明网 2012/12/10 10:34:30

历时3年精心建造的冯其庸学术馆今天上午在冯先生故里——无锡前洲正式开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无锡市、惠山区负责同志和当地学生300多人出席仪式。

 

>> “无线城市”iPhone版全新上线,赶紧下载使用,更有100M流量赠送

在开馆仪式上,88岁高龄的冯其庸说:“我只希望这个学术馆成为一个文化中心,让它充分地使用,充分地用来培养家乡的年轻朋友,让他们走上文化的道路、学术的道路。”
  
   历时3年精心建造的冯其庸学术馆今天上午在冯先生故里——无锡前洲正式开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无锡市、惠山区负责同志和当地学生300多人出席仪式。
  
   在开馆仪式上,88岁高龄的冯其庸深情地说:“我只希望这个学术馆成为一个文化中心,让它充分地使用,充分地用来培养家乡的年轻朋友,让他们走上文化的道路、学术的道路。这个学术馆只是用一下我的名字来命名,其他都不是我所需要的。”
  
   冯其庸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家、红学泰斗,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他自幼家贫,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数十年间,孜孜不倦地自学求艺,终成一代大家。他长期致力于古代文学史、文化史、戏曲史、艺术史、中国西部文化艺术历史研究,均有重大建树,2011年获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获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冯其庸学术馆的外形,似一方中国篆刻印章,寓意着将文化的印迹烙在江南水乡。馆内陈设以展览为核心,由冯其庸亲自命名的“稻乡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和“佛缘遗迹”五个展厅组成,详述了冯其庸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和艺术造诣。
  
   冯其庸无偿捐赠的文化精品吸引了众人目光。其中,有他个人的书画作品,有他追寻玄奘足迹、十进新疆时拍摄的摄影作品,有他收藏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标本、汉画像石、菩萨造像、陶器瓷器等文物。尤其是28件北魏、唐、宋石刻精品,堪称镇馆之宝。
  
   据介绍,冯其庸学术馆今后不仅用于文化教育、艺术交流,同时还将成为在校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

责任编辑:张骥

参观热情高 冯其庸学术馆成锡城文化新景观
http://news.wuxi.cn
  2012-12-20 10:48:43 来源:



 

1219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家住新区叙康里的退休教师刘源红早上7点半就从家里出发,换乘多辆公交车,赶到位于惠山区前洲街道的冯其庸学术馆参观。我已是第二次来了,馆藏内容十分丰富,值得好好看看。临走前,这位78岁的老人还购买了《冯其庸传》等三本书籍。

129开馆以来,冯其庸学术馆10天之内吸引了包括北京、安徽、宁夏等地的2000多名参观者。除了闻讯而来的外地美术学院、书画院的专业人士,锡城市民参观热情也颇高。许多市民坐着公交车,一路打听前来,一看就是大半天。不少人还做起回头客,最多的一位市民已前后参观了5次。滨湖区10多位市民更是集体包了一辆车,专程前来参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惠山企业还把冯其庸学术馆作为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成为引领业务客户参观的一个新景点。冯其庸是无锡的骄傲,让客人参观冯老学术馆,对提升企业形象也有着很好的作用,前天刚陪同客人前来参观的蓝力机床有限公司负责人解释道。

开馆容易守馆难。为了让冯其庸学术馆永续活力,前洲着手推出一系列新举措,目前,组建学术馆专家委员会、建立学术馆基金会、开设名人讲座等活动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昨天,前洲新三洲特钢有限公司捐资230万元建立基金,每年拿出15万元支持学术馆后续发展,成为冯其庸学术馆收到的第一笔基金。(苏卫东)

http://news.wuxi.cn/detail.asp?serial=1006958

******************8

[无锡邦]国学大师冯其庸回前洲 学术起点在无锡

离线级红客

UID224115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中农 (记者)

·                                 发帖1121

·                                 认证

·                                 配偶未婚[向他求婚]

·                                 金币1011332

·                                 威望0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知道了

·                                 加关注

·                                 发消息

只看楼主倒序阅读使用道具楼主 发表于: 12-09

function closeGuide() { getObj('atguide').style.display = 'none'; } 关闭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无锡论坛-无锡第一社区-二泉网。立即注册已有账号? 点击登录

分享到淘江湖新浪QQ微博QQ空间开心人人豆瓣网易微博百度鲜果白社会飞信

我是地地道道的前洲人,准确一点讲,我是前洲后面的冯巷人。冯巷一共有40几户人家,都是贫苦的农民,我20岁以前没有离开过前洲冯巷,是这里的山、水、土壤、粮食让我成长起来的,我一辈子不能忘记这里———我的故乡。今天,坐落于冯其庸老家无锡前洲街道的冯其庸学术馆将正式开馆。在学术馆开馆前夕,昨天上午,年近九旬的国学大师冯其庸在三个助手的陪伴下回到他深深眷恋的故乡,与无锡媒体界的朋友分享他的人生之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近两个小时的媒体见面会上,冯老侃侃而谈,一边诉说着自己对故乡浓得化不开的深情,一边享受着这短暂而意味深长的会面。

  前洲冯巷走出去的农民读书人

  一袭朴素的黑色棉衣、一双普通的黑布棉鞋、一根用旧的木质拐杖,眼前这位衣着朴实、讲话沉稳的老人,就是著名国学大师冯其庸。昨天上午,行走不便的冯老坐着轮椅来到媒体见面会现场。耄耋之年的他讲起话来声音洪亮,忆起旧时思绪不断。我的学术起点在无锡。我所走的治学道路、创作艺术的道路、考订文物古籍的道路,均发端于此。我20岁之前,在前洲镇、在冯巷的时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思路。我要感谢我的家乡。

  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无锡前洲镇冯巷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为家贫,冯其庸小学只读到了五年级,10岁便开始在家种地,历十数年,凡田间农事,他无一不能。他的双手结满了厚茧,左手手指及手背,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的镰刀割痕。提起这些,冯其庸感慨万千,我是地地道道的一个农民,这些镰刀痕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故乡。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冯其庸借书苦读。小学五年级失学后,经、史、子、集,只要是能借到的,他无所不读。他18岁时便开始在无锡当地报纸上发表诗词。

  1947年,他在《大锡报》上发表了历史调查文章《澄江八日记》。这些文字如今都一字不差地印在了他的文集中。冯其庸表示,20岁之前,他是在前洲冯巷度过的,而那时在冯巷的自学时光,深深影响了他之后的学术之路。归根结底,我是前洲冯巷走出来的、农民出身的一个读书人。

  回家想看看惠山、东林书院和公花园

  2030岁之间,冯其庸在无锡城里求学和工作。

  1943年,冯其庸毕业于私立无锡前洲青城中学。1943年下半年,冯其庸考上了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上了不久后,又因贫失学。期间,冯其庸得无锡画家诸健秋赏识,诸健秋允许他进入自己的画室观其作画,并告诉冯其庸看就是学,冯其庸以是终身不忘。1945年抗战胜利后,冯其庸考入苏州美专,两个月后再次因贫失学。

  1946年,冯其庸考入无锡国专,师从唐文治、王蘧常、钱仲联、钱宾四、顾起潜、朱东润等人,在无锡国专读书的三年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为其今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冯其庸称,无锡不仅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历史上还出过许多文化名人,钱基博、钱穆、钱钟书等人都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对这些学者,无锡一定要好好去认识、发掘并准确地介绍他们。

  1954年,在无锡第一女子中学任教的冯其庸,被调到中国人民大学教国文。那是30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北京,他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学术之路。冯其庸说,他的学术之路、艺术生涯均发端于无锡,在无锡有一批他所敬重的启蒙老师。到了北京,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名家,但我始终不能忘记我的故乡无锡,不能忘记我故乡的那些老师。此次回到无锡,冯老表示,自己虽然腿脚不便,但仍希望能去看看惠山和东林书院,看看无锡的公花园,追忆一下当年他在公园茶楼里碰到诸健秋老画家的地方。

  告诉家乡人:读书不设限,求真要践行

  在社会各界,特别是与冯老交往甚深的文博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集冯老一生学术精华及珍贵文物收藏于一体的冯其庸学术馆,终于迎来了开馆之日。前几天,上海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来无锡看过学术馆之后打电话给我,说目前国内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博物馆,全国再也找不出一个比无锡这么好的了。昨天的见面会上,冯其庸表示,无锡能建出这么一座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馆,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他希望学术馆能成为无锡永久性的建筑,希望它一定要保存下去,也一定会保存下去

  对于今后怎样用好学术馆,冯老也有自己的建议。他表示,学术馆不仅是一个记录其成长历程、展览其学术成果的地方,更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他建议,今后学术馆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学术报告、书画展览,将馆内的书屋办成完善的图书馆,让年轻人随便借书。谈到读书,认为生活就是读书的冯其庸抬高了声调:千万要教育年轻人,读书不要有界限,不是课堂上说读几本就读几本,要多读书。我小学没有人管,就到处借书看。拼命读书,不懂的都会懂的。冯老透露,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将一个作家的书全都找齐来看,这样就能知道他一生的事情。谁也无法确定你的脑袋里能装多少,记住它,跟着你都会有用。所以,年轻人要多读书,扩充自己,不能觉得自己了不起,要看到世界之大,学问之大,自己只是一小点,做点成绩是应该的,夸大自己是不应该的。

  学术馆的建设及发展,归根结底是文化建设的问题。文化建设也就是思想建设,”冯其庸说,刚刚召开的十八大提出了要重视文化建设,要改文风,中央现在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相信,今后的文风会走向实事求是,而他本人的学术之路也正是在践行他所提倡的读书要和调查相结合的观念。对于现在的读书人尤其是新闻工作者,冯其庸表示,不管是做学术研究还是进行文化创作或其他,都要有根有据。你可以有猜想,可以有自己的预测,但你找不到事实证据,你怎么能证明你的预测是准确、是可靠的?所以,脑子里一定要想着自己的文章不仅是给自己看的,也是给社会看的,要给社会带来好处,不能给社会带来麻烦。

  身体力行考证项羽之死、玄奘西行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这是冯其庸最喜欢引用的两句杜诗。冯其庸认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应当永远保持雄心壮怀,永远如这两句诗告诫的那样,在学术的道路上跋涉不止,求索不止。进行历史研究,除了文献资料外,一定要实地调查。对于项羽死亡之地的考证,就是冯其庸成功运用书面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精彩范例。1986年前后,冯其庸曾两次调查垓下(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一次调查阴陵、东城,直到乌江。200511月,他又到东城、阴陵等地做了一次调查。在此基础上,他发表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一文。项羽乌江自刎是千百年来的习惯说法,但冯老却敢直言:项羽是自刎于东城而不是乌江!我实地去做过调查,历史的调查再结合《项羽本纪》等文字资料,没有一个地方说到他死于乌江。只要认真研读《史记》对这一问题的记载,就可以看到项羽身死东城是无可怀疑的。冯其庸从60多岁到80多岁的20几年里,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实地踏看了玄奘取经在中国境内西行和东归的全部路线。20058月,83岁高龄的冯其庸第三次上帕米尔高原,为玄奘立东归碑记。同年9月,他由米兰进入罗布泊,到达楼兰,又经龙城、白龙堆、三垄沙,入玉门关到敦煌,在大沙漠死亡之海里停留17天,终于确证了玄奘取经东归的最后路段。学术调查,是为了求真求实,当然就必须亲力亲为。只坐在书斋里,不亲历艰辛,你就无法获得真实的情况,换不来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冯老表示,对于一切学术的结论,没有可靠的文献,没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挖掘,就很难做完全确定性的结论。做学问就是做人,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做学问一定要看到宇宙之大之久,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决不可夸大自己的成就,必须不断开拓前行。

 

http://bbs.wst.cn/read-htm-tid-4426695-fpage-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5287.html

上一篇:天通公园里的雪裸老幼(塑像)
下一篇:冯其庸学术馆实物化管理和开放性网络化建议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