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这篇报道说:“乔布斯是继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亨利·福特(Henry Ford)及许多其他美国人之后的一位21世纪创新者。这些美国人了解新技术,知道如何使新技术对他人有用,而且还知道如何为自己——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财富。乔布斯与他的前辈一样,在成功之前屡次失败,但他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教训,以更大的决心重新开始。”
我们可以从乔布斯的人生经历中感受到报道最后提到的至理名言:“苹果公司制造的精美产品在全世界家喻户晓。但苹果公司及其创始人的成功却植根于每一位美国创业者的普遍经历和特征——允许失败和重新开始的自由,最重要的是梦想的自由。”凡是和乔布斯同龄或者年龄大于乔布斯的老年人,对于计算机兴起和发展进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以及苹果公司的曲折发展,都会对创业和创新要“允许失败和重新开始的自由”之说感同深受。
创业和创新要允许失败还要有重新开始的自由, 这一点是我们当今社会中为技术和理论创新创造宽松环境最最需要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宽松谈何技术和理论创新。
技术创新来自个人“好奇和直觉无意中发现”,这个道理不仅有着美国的无数实例, 而且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也不例外, 技术创新并非主要源于领导和政府的倡导,而是对于来自基层所有民众“好奇和直觉无意中发现”的精心保护。理论创新源于社会发展实践的需求, 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大转型的时代, 我们需要更加尊重和保护来自底层民间的理论创新的闪光点,如果这样的闪光点得不到切切实实的保护,甚至还遭受一些条条框框的制约,要求必须和某些理论和学说保持一致, 谈何理论创新?
*************** 乔布斯折射美国的创新能力 2011.10.11“我出于好奇和直觉无意中发现的许多东西后来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史蒂夫·乔布斯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美国参考》Michael J. Friedman从华盛顿报道,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一位正版的美国创新者:他基于自己对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可以如何互动的想法建立了一个创新帝国。
乔布斯是继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亨利·福特(Henry Ford)及许多其他美国人之后的一位21世纪创新者。这些美国人了解新技术,知道如何使新技术对他人有用,而且还知道如何为自己——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财富。乔布斯与他的前辈一样,在成功之前屡次失败,但他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教训,以更大的决心重新开始。
由于面临经济上的困难,乔布斯入学几个月后从大学辍学。他说:“我不再去上必修课,而是去旁听那些我感兴趣的课程。”乔布斯渐渐喜欢上排印术——打印字符的版面设计与安排。
十年以后,他对排印术的喜爱影响了最早的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的设计,麦金塔电脑是提供多种字体和字符均衡间距的第一台电脑,它催生了桌面出版系统。
乔布斯1976年与两个合作伙伴共同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在该公司的运作过程中,他经历了与其个人成长类似的模式:提出愿景、承受失败、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有好几年的时间,乔布斯与他的合作伙伴在他父母的车库内经营苹果电脑公司。与许多美国初创公司一样,苹果公司吸引了风险资本家的投资。当苹果公司于1980年上市时,乔布斯和其他早期的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上市后他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苹果公司董事会于1985年投票决定让乔布斯退出公司的管理层。
乔布斯后来说:“事实证明,被苹果公司解雇对我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一件事情。成功带来了重负,而重新成为一个初创者则恢复了不受束缚的状态,一切都再度充满不确定性。它使我得到解脱,进入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
乔布斯总是向前看,他在同一年创立了另一家名为NeXT的电脑公司。1986年,他买了一家小型电脑动画公司。这家公司后来被重新命名为皮克斯动画片制作公司(Pixar Studios),它连续拍摄出《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和《虫虫特工队》(A Bug’s Life)等获奖影片。
当乔布斯于1996年重回苹果公司时,他提出的个人与技术之间互动的愿景已经有了10年经验的后盾。
乔布斯在2005年说:“我们当年在NeXT公司研发的技术是苹果公司目前借以复兴的核心技术。”
苹果公司制造的精美产品在全世界家喻户晓。但苹果公司及其创始人的成功却植根于每一位美国创业者的普遍经历和特征——允许失败和重新开始的自由,最重要的是梦想的自由。
(完)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iipdigital-mgck/index.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