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哥伦比亚大学行

已有 5778 次阅读 2007-6-25 07:19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A)

哥伦比亚大学行

 

黄安年文  2007年6月25

 

(按:1991年访问过哥伦比亚大学,王希博士陪我参观。《哥伦比亚大学行》一文写于19991219,略有增补,收录于黄安年著《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第165-16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1月版。)

***************************************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的名牌学校。19991219,我们驱车去位于曼哈顿上城的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朋友处,参观哥大校园,游览纽约曼哈顿上城和中城市容,这是我们199910月底来美国后的七上纽约市。我们的车子沿287号公路转95号公路到纽约市上城的181街出口,然而到173街和哈维路的交汇点173184号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公寓(车位不容易找,停在172街和哈维路的交汇处),等我们到了10F博士的单身宿舍,已是1059分了,正是澳门回归祖国的前一秒钟。这个单身宿舍每月660美元(不包电费),据称极难住进,十分看俏(F君是系主任推荐才能进住的,他的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门口有黑人警卫,在主人同意后还需要填写会客登记本,所以尽管该公寓的周围环境临近哈雷姆区,但是小环境还是相当的安全。

 

进屋后发现这间单人宿舍尽管不足12平方米,但是一应俱全,有卫生间(含淋浴)、电气化厨具。房间里的东西满满当当,显得随意而零乱,是北大校风加美国特色,不拘一格,不重形式的写照。家具和电器还是相当齐全(没有电视),尤其是一台新近购买的电脑,运转速度很快,这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是最感兴趣并最具吸引力的。房间的最大优点是不和别人合住,这是国内所不及的,也是国内应该仿效的。该宿舍另外一个优点是窗户很大而且紧临哈得逊河和乔治·华盛顿大桥,白天黑夜均极为壮观,是一个欣赏从上城通往新泽西的好景点。当然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即入夜后汽车经过楼下的嘈杂声,F的办法是塞上耳塞。我们在F宿舍聊了个把小时,他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充满乐观,期望在三两个月内喜获佳音。自1991年他来美国已经快九年多了。虽然只身一人,但是生活得也自在,又已取得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的骄人身份,加上年轻,所研究课题又属前沿,属于来美学业有成的优秀之材,他并对Interview后获得评价“have stronger idea”十分得意。

 

F君带我们参观哥大校本部,哥大是纽约的大“地主”,在曼哈顿拥有如此巨大的校园和房产堪称罕见,哥大的广场不多,但是各类建筑林立,设计独特,无论是1836年建立的神学院,还是刚刚落成的哥大学生活动中心(Alfred Lender Hall,或者以拉丁文书写母校两字塑像在楼基前的“哥伦比亚图书馆”大楼(F说,现在已经改作行政大楼)和哥大图书馆都给人以深刻影响。记得1991年我曾来哥大查询资料,见到在这里获得博士学位王希先生,那时还没有学生活动中心等新建筑群。在法学院前有一座后现代的塑像,使人难以理解它的内涵,F说“倒像一堆鸟粪”的确没有什么美感。我们没能进入神学院和哥大图书馆参观,但是到了著名的东亚图书馆内浏览,这里的中文藏书,大概可以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学社、斯坦福胡佛图书馆、伯克莱亚洲图书馆相比美。还参观了哥大的教堂及新落成的哥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中心的设计十分现代别致,据称整个大楼花费了20亿美元几年功夫才建成,一个月前刚刚开放。哥大在全美大学排行中属于前十名之列,和其他大学不同,它身居闹区,但闹中取静,在纽约市为首屈一指的高校,为吸引国外留学生的理想之地。哥大有吸收亚裔学生传统,我们在哥大信步游览时就不时遇见中国留学生,F君说今年从中国大陆来哥大的新生就有100多人。

   

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于1754年,根据英皇乔治二世特许令成立国王学院,是美国最古老的7所大学组成的“常春藤联合会”成员之一。美国独立后,为了纪念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改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57年,哥伦比亚大学校区由曼哈顿下城迁至中城,1896年,正式决定使用哥伦比亚大学校名,1897年,哥伦比亚大学再迁至目前的校区。哥伦比亚大学基本上是一所传统、富学术气氛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外籍学生已占2/7以上。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书570万册、及26所各具规模的图书馆。学校总共开设数以万计的课程,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布以来,有48位曾经在哥大学习或工作过的学者获此殊荣。哥亚伦比亚大学出了近代中国不少名人,如胡适之、陈公博、宋子文、顾维钧、蒋廷黻、冯友兰等。

 

哥大虽无围墙,但其建筑连绵不断,包括百老汇大道在内的一个又一个街区都属哥大范围,可说是建筑群落大组合。多数属历史悠久,式样古典、容量巨大的楼群,外观庄严厚重,入内穹顶敞廊,气派非凡,文化内涵和学术传统无言自显,不愧是曾经诞生美国总统和诺贝尔奖金得主的学府。当代建筑以新落成的学生中心为代表,透明、轻盈、不规则的线条结构,大小会议厅,咖啡室、学习室分布上下,音响极佳的现代化设备,连走廊都几步一个电脑,方便之极。校园不算大,空地也很少(尤其运动场地),但是规划有序,虽值隆冬,草皮仍绿。

   

午间,我们在哥大校门的正对面一家中餐馆便饭,F作东,这家中餐馆大概为台湾老板所开,生意兴隆,占尽地域优势(临哥大百老汇大道和地铁站),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国客对于家乡饭菜的天然偏爱,而且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中餐发生兴趣。饭后我们驱车浏览圣诞节前最后一个周末的市容,人们纷纷涌上街头,算是目睹那些肆无忌惮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如将车停在行车线上而居然车主下车办事而久久不回、出租汽车停在红绿灯下等人、驾驶员逆行超车等,带来交通堵车,回到家整整用了80分钟,比往常多了35分钟。

 

(写于199912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3721.html

上一篇: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下一篇:在百老汇观看歌剧《美女与野兽》有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