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王宁著《学林追远录》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10】

已有 928 次阅读 2024-11-12 09:53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王宁著《学林追远录》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10】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24年11月12日发布(第35328篇)

 DSCN1143.JPG

书名       学林追远录

著者       王 宁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杜广学

装帧设计   李思安

责任印刷   张  娜

印刷厂     侨友印刷(河北)有限公司

字数       26万字

开本       880X1230 毫米 1/32

印张       11.25 插页7

印数       6000

版次       2024.10北京第一版

印次       2024.10第1次印刷

书号       978-7-02-018931-1

定价       59.00元

 DSCN1121.JPG

DSCN1123.JPG

DSCN1124.JPG

内容简介(选自网络介绍)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撰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书中追忆了朱季海、陆宗达、周秉钧等章黄之学直接的传承者,钟敬文、启功、刘乃和、郭预衡等北师大名师,周有光、王力、吕叔湘、张志公等专业领域内的前辈师长,邹晓丽、资华筠、谢栋元等同窗学友和同辈朋友,李宝芬、郭良蕙、吕启璪等专业之外的师友。品读这些真挚通透的文字,我们不仅能清晰看见王宁先生个人的成长轨迹、诸多文化名家的嘉言懿行,也能一览百年来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学术进步的斑斓画卷,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多方面的启发。

本书配图50幅,定格了王宁先生及诸多文化名家的精彩瞬间。

书前照片10张

1

DSCN1125.JPG

2

DSCN1126.JPG

3

DSCN1127.JPG

4

DSCN1128.JPG

5DSCN1129.JPG

6DSCN1130.JPG

7DSCN1131.JPG

8DSCN1132.JPG

9DSCN1145.JPG

10DSCN1146.JPG

作者简介

王宁,1936年生,浙江海宁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195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1961至1964年在北师大攻读古代汉语研究生,师从陆宗达先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与教材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与陆宗达先生合著的《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与训诂学》、独著《训诂学原理》《〈说文解字〉与汉字学》《汉字构形学导论》《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餐桌上的训诂》等。

DSCN1122.JPG

目录

自序

 

走近章太炎

既往对未来的召唤

今世再无朱季海

纪念我的老师陆宗达先生

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忠贞不畏死节义不负心——林尹教授传奇的一生

仁心、学心、公心交汇的人格——《李格非传》序

答谢恨晚——怀念我的老师周秉钧先生

 

百川学海丘陵望山——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

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

附:汉语现象和汉语语言学

我的老师萧璋先生

为师忧道不忧贫——纪念刘乃和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20周年

我的老师俞敏先生

郭预衡先生的幸运与不幸

 

面对五洲风云的百年智慧——贺周有光先生百岁诞辰

古代汉语学科教学体系重要的奠基人——纪念王力先生诞生120周年

魏建功先生与20世纪上半叶的汉字研究

吕叔湘先生与训诂学

他的工作泽及中外的汉语学习者——纪念丁声树先生诞生100周年

两代人的执着与情怀——《古代方言词语考释资料集成》序

他在不断地思考中与世界告别——纪念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

一位满怀责任心的语言学家——纪念胡明扬先生逝世10周年

人虽远去 德馨犹存——怀念曹先擢先生

尹斌庸先生为什么令我尊敬

 

一贫一贱交情见

附:从依山到面海

琐语杂言忆晓丽

附: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序

我们的情谊——和华筠、民筠在一起的日子

忆栋元——《谢栋元文集》序

他是沟通文理两支大军的桥梁——张普《应用语言学论文集》序

唯有青山远送君——纪念永培逝世三周年

自尊自强的庞月光老师

 

宝芬先生和我的数学梦——纪念李宝芬先生逝世三周年

早岁已知世事艰——读良玉老师《犁妮的童年》

谁为含愁独不见——郭良蕙和她笔下的女性人生

启璪同志的微笑

知命之年的轻盈起飞——写在胡筠若《瞧!我不怕晚》书前

锁儿

 

后记

自序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准则。那个时代已经遥远,血统已经不是维系人际关系唯一的纽带,但人生总有摆不脱也忘不掉的关系,是由相聚的缘分维系着的。在新的时代,“追远”褪去了宗法的外衣,却增加了纪念亡人深厚情谊的涵义。我把这一部分纪念文章集在一起,书名以“追远”称之,是因为文中我纪念的和介绍的人,都已辞世远去。这些旧文,有些是他们离开后我的悼念,也有些发表时他们还曾亲自读过。现在,往事都已成追忆,他们的人生也都盖棺论定了。

 

书名冠以“学林”为定语,是因为我是一个生活圈子非常狭小的人,一辈子的职业几乎没有离开过高等学校,永远的身份不是学生就是老师。但是,这几十年,世界和国家的风云变幻,让我这样一个本该在书斋里平安度日的人出离了静谧,面对着许多不期而至的抉择和考验,经受了太多的起伏与动荡,很少有安静的时候。因为生存和进取的不易,便使我十分感念知遇者的恩情,珍惜前行者的指引,敬重纯正者的初心,钦佩利他者的胸怀。

 

这些已经离去的人大多是我的老师,少数是我的学友和年龄相差不多的早期的学生,应当算同辈吧。我和他们近距离相处时,曾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我的前辈、同辈两代学人,是这个时代人文科学发展的践行者和见证者。我此生有幸遇到他们,是他们在我入门时引领我,在我迷茫时启发我,在我畏难时鼓励我,在我盲目时警示我。

 

我的很多师辈学者已是名人,不需要我来为他们立传,对于他们,我之所见仅是一斑,记下在我眼中的他们,不过是一份实在和真诚。我纪念他们,不仅因为他们对于我的恩情难以忘怀,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看到一个世纪以来从事文科教学和研究的老一辈学者在职场上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对学术与教育忠贞不贰的情怀。在这个领域里,蒙受厄运的人太多了。时代改变了他们仅仅与书山学海为伴的单纯生活,让满腹经纶的他们应对了许多新的问题。因为他们是名人,受到关注,也容易被误议与涂抹,我愿用自己的眼光从一些小小的侧面写出一种理解和尊敬。对比今天的学界,我觉得他们是我心里的桃花源,让我常能透过落英缤纷的丛林看见那散着一束光亮的小孔。我记下他们对我的恩惠与启示,除了抒发因他们远去而产生的伤感之外,也想诉说一种得以与他们此生相遇的幸福感觉。记下他们,其实是在回看自己的来路。

 

那些先我而去的同辈人,都曾与我并肩而行,却不幸早早离我而去。每当进入曾和他们同在的环境,我常常为他们的早逝扼腕叹息。可以共语的同代人渐渐稀少,是注定会一天比一天寂寞的。

 

追远对我的意义应当是深远的,我会带着那些远去者的鞭策和激励度过余年。

 

2023年元月

DSCN1137.JPG

DSCN1138.JPG后记

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大约从我1983年调入北师大起,到防疫前的2021年。这些文章都是我在这近四十年里为师友写的书评、书序和专门的纪念文章。这些文章散落在我电脑里不同的文件夹中,电脑又几经换过,搜寻花了很长时间。选文时,我将内容限定为纪念已经故去的学界师友,文体上也尽量选择随笔式的散文,不要太学术化了。

 

从入文者跟我的关系角度,我把这些文章分成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章黄之学直接的传承者,他们是我的老师、太老师和前辈学者,我的学术发展里有他们的基因,我的学术方向的择定有他们直接的指引。第二部分是在北师大为我授过课、解过惑的业师,我和他们近距离相处过很长的时间,那些言传身教让我终生难忘。第三部分是我的同专业前辈师长,他们与我在学术道路上相逢,对我学术的成长有过很多指点,不论是为学还是为人,都是我的榜样。第四部分是我的同窗学友和同辈朋友,他们有的在艰苦的年代与我共过患难,有的在奋进的环境里和我一起打拼,还有一些是曾长期在一起相互学习和进行过多次合作的亲密朋友,他们中的一些人年龄比我还小,但却不幸早逝,永别后,珍惜与遗憾让我记下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第五部分是我专业之外的师友,他们对我在某一方面的影响至深或印象突出,其中更有我对女性问题特殊的关注。各部分的排序,大致按入文者的年龄。

 

其实,在我的学术生涯里,能够被纪念的师友何止本书所写的这些人?每当晨昏独坐、片刻闲暇,一朝见物思人、触景生情,往事中许多身影复现,内心是很充溢的。但这次只是搜寻旧文,之前又没有有意识地积累这类文章的计划或习惯,因此,应当还有很多想要追忆的人和事,甚至更重要的人和事,没有在这本书里出现。要让那些记忆更多地再现纸上,怕是要以待来日了。

 

文中都是我亲身经历或直接聆听到的往事,几十年的事情,记忆难免有所偏差,我尽量通过各种资料做了复查核对,希望准确反映真实的历史。即使如此,在人、地、时、事等方面也会有些记不清的地方,有待今后补充、订正。文章写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背景,有时会有一些重复,虽做了处理,仍会有些存留。这些都要请读者谅解。

 

这本书能够出版,要感谢两位年轻的朋友。一位是本书的责编杜广学。杜老师与我并不相识,只是读了我近年发表的几篇文章,建议我把这些怀念先师故友的文章集中在一起,和读者分享学术传承的艰辛与快乐,也让读者了解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几代学者生活的某些侧面。一位是我的忘年小友张洁宇。洁宇是我看着长大的新一代学者,她做现当代文学,更接近社会;她常常帮我投稿,对有些文章也凭着初读的印象给我建议。如果没有他们两位的鼓励 和帮助,从我自己生活圈子的狭小和思想的封闭而言,这件事是不可能做成的。这本书开辟了我著文的一个新的领域,我是非常感谢他们的。

 

文中如有不妥,请读者和方家指正。

 

2024年2月22日

DSCN1139.JPG

DSCN1140.JPGDSCN1141.JPG***************

2009年9月3日王宁、吕启祥

043.JPG

2009年9月3日王宁、吕启祥044.JPG**********************

拍自家中《光明日报》

DSCN1151.JPG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读王宁《学林追远录》

中国青年网2024-11-02 11:05

作者:杜广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稍微涉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的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便会赞叹有加,敬佩不已。如她1936年出生,现年88岁,依然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殚精竭虑。再如,她研究领域广阔,除了在中国语言文字学方面成就卓著,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等领域也多有建树。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说过:凡学术上开山立派的,都是有情怀在后面支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那么,支撑王宁的情怀是什么?她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王宁的回忆性散文集《学林追远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答案。

追远二字,语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王宁说:书名以追远称之,是因为文中我纪念的和介绍的人,都已辞世远去。这些辞世远去的人包括:朱季海、陆宗达、周秉钧等章黄之学的重要传人,钟敬文、启功、刘乃和、郭预衡等北师大名师,周有光、王力、吕叔湘、张志公等前辈师长,邹晓丽、资华筠、谢栋元等同辈学友,以及李宝芬、郭良蕙、吕启璪等专业之外的师友。这些已经进入历史的人物,经王宁的追忆与讲述,音容笑貌重新清晰,人格精神越发鲜活。

                                              DSCN1145.JPG

2000年,王宁与钟敬文、启功合影。图片选自《学林追远录》

弘扬章黄之学

在《学林追远录》中,王宁反复郑重地提到章黄一词,有61次之多。章,即章太炎;黄,即黄侃(字季刚)。章黄学派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学术流派,而王宁则是章黄之学当代重要传人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王宁等人随陆宗达读研究生时,点读《说文解字》,做《说文》系联,听闻太炎和季刚的学说,便奠定了我们师承章黄的学术思想和信念。在学术自述《我和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中,王宁更是具体而又明确地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理解了自己的老师陆宗达先生,也理解了自己的太老师黄侃先生、章太炎先生,他们在传统被全盘否定的时代,把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无限眷恋,转化为认真去选择和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教育责任感。而他们也在教导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足迹踏向现代。这种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便成为我坚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一种动力,永远存在我的心里。从此,弘扬章黄之学、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便成为王宁的情怀与使命,始终不渝。

20世纪80年代初,在想要深度探究章黄之学的内在含义和现代意义的理性驱使下,王宁开始执行长达十年深入了解章黄思想的专书阅读计划。在《学林追远录》第一篇《走近章太炎》中,王宁详细陈述了她阅读和思考的历程,廓清了很多认识上的迷雾,也正是初步懂得章黄之学的价值,几十年困苦地守在这个阵地上不曾离开,也决不言悔,如此则更加坚定了她弘扬章黄之学的决心与信念。第二篇《既往对未来的召唤》中开篇即说:黄季刚(侃)先生和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国学家和国学教育家。他们是1920世纪之交推动中国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名人和伟人。经过深入研究之后,王宁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这两篇文章有破有立,明白晓畅,表明王宁对章黄之学的内涵和现代意义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置于《学林追远录》开篇,奠定了全书的基本精神和叙述线索。

来纪念师长

陆宗达门下弟子的学习和研究有自己的特点,王宁说:在陆先生影响下,我们不论读古代的注疏,还是读前人的论著,都非常重视这个字,而且习惯于把能不能给别人讲懂作为自己是否真懂的检验。这个字,也就是司马迁所提倡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并且要求讲得透彻。正因如此,王宁的很多回忆性散文,尤其是回忆师长的散文,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有一种鲜明的真挚通透之美。

在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一文。启功是大师级人物,生平逸事颇多,也最能见其性情,但王宁并不着墨于此,而是对启功的性情、学问、遭际及其逸事加以学习理解,最终指出:我们曾因为学科的狭窄无法包容启先生的博大,而把他圈在一个并不恰当的、单一的学术领域里;我们曾因为附会时潮,判定启先生的学问不是主流而冷落过他的创获;我们也曾因为认识浅薄,有一个时期,只给启先生贴上以写字为内行的书法家的标签儿;甚至按照一种可笑的评估标准认为启先生的成果不是古籍整理,给他的学科点挂黄牌儿……”对于启功这样的人才,难以准确地在那些学科的小格子里定位。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石曾在朋友圈转发《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并评价道:“……王宁先生此文,是写启功先生最好的一文,能让我们从一个角度思考钱学森之问。刘石师从启功攻读博士三年,并撰有多篇研究启功先生的文章,此评由他所出,有很强的说服力。

王宁对这些前辈师长,在叙述日常交往、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加以学习理解,凸显了前辈师长的学问及背后彰显出来的性情和人格,如纪念陆宗达、钟敬文、俞敏、周有光、吕叔湘等先生,均是如此。

DSCN1146.JPG

196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汉语研究班于北海公园毕业合影。左起分别是:王宁、余国庆、黄宝生、杨逢春、谢栋元、张之强、陆宗达、萧璋、钱超尘、傅毓钤、张凤瑞。图片选自《学林追远录》

与同辈并肩前行

总体来看,在《学林追远录》中,王宁追忆了两类学人,一类是前辈师长,一类是同辈学友。对于前辈师长,王宁往往是从自己的甘苦中渐渐懂得师承的意义,对老师学问和情怀的珍惜日益加深(《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从而用学习理解的态度加以纪念;对于同辈学友的讲述,因多年的并肩同行,故而在理解之外,倾注了非常强烈的情感。如《琐语杂言忆晓丽》《唯有青山远送君》两篇,是其中的典型。

邹晓丽是王宁的师妹及多年的同事,经历坎坷而又十分要强。她们二人情同姐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志同道合,互相帮扶着前行。宋永培是陆宗达的第一届博士生,王宁协助指导,二人在陆先生指导下共同学习,为弘扬章黄之学不遗余力。邹晓丽去世后,王宁感到心里忽然空了一块,觉得生活里少了点什么,一直不习惯,不习惯!(《琐语杂言忆晓丽》)宋永培去世后,王宁说:永培的离去给我的打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那种挫败的、失望的感觉一直追随着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提起章黄和《说文》。(《唯有青山远送君》)这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感情,令人动容。

王宁曾在青海省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八年,积淀了丰厚的文学素养,练就了高超的写作才能。有这种专业经历,写作回忆性散文自然得心应手。王宁的散文创作曾得到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的好评,如学者李怡评价道:王宁先生这样的语言学家也有专业创作的经历,年过八旬还能奉献流丽隽永的散文……”(《八十年代师大校园里的先生们〔二〕》)可见王宁的散文创作造诣之一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我想说,王宁回忆性散文所呈现出的醇厚雅正、真挚通透、诚朴动人等风貌,也正是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的水到渠成。

《光明日报》(20241102 1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580120388188971&wfr=spider&for=p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59652.html

上一篇:老同学秦摩亚
下一篇:深秋宅傍落叶(2024.11.11)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