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1981年6月11-20日日记

已有 275 次阅读 2024-6-19 17:01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981年6月11-20日日记

【1981.1.1-1981.12.31记事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0619发布,第34854

【个人所藏资料个人日记(GRSZZL-GRRJ-232)】

 

三月起开始摘要发布个人历年所藏记事本记事内容。今天发布的是1981年1月1日—1981年12月31日记事本中的内容。

 

 

我的1981年记事本6月记有

1981年6月11日,星期四

教学科研时间8小时

上午、晚上五的课

下午去中国书店买书

下午后半段去印刷厂研究史学选译排印

工作时间1小时

入睡时2400

 

1981年6月12日,星期五

教学科研时间10小时

上午第一二节在7778级讲课中美关系、中苏关系

下午 班会传达文件

与钟大丰谈论文题目

与冯月华研究考试问题

晚写世界现代史讲授提纲

工作时间2小时

会议时间1小时

入睡时2330

 

1981年6月13日,星期六

教学科研时间8小时

上午、晚上写世界现代史讲授提纲

下午电影《喜盈门》

下午后半段整理调整东房

入睡时凌晨23:30

 

1981年6月14日,星期

教学科研8

上午写世界现代史讲授提纲

下午家访 杨欣、孙燕京、卫宏、高富贵

晚备麦卡锡主义讲座稿

工作时间4小时

入睡时2400

 

1981年6月15日,星期

晨练2000

教学科研10小时

上午备麦卡锡主义讲座

上午后半段听中国现代史李起民课

下午在大历史系讲麦卡锡主义专题

下午后半段与齐文颖、杨立文商量工作

晚见刘南燕

写世界现代史战后讲授提纲

会议时间1小时

工作时间2小时

入睡时2300

 

1981年6月16日,星期

晨练2000

教学科研9小时

上午后半段战后世界史讲授提纲

下午、晚上拟定考试题

工作时间2小时

晚上去钟大丰家

外语时间1小时

上午寄旧衣物给婉明

入睡时2400

 

1981年6月17日,星期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10小时

上午写完战后世界史讲授大纲

下午、晚上备课

工作时间1小时

外语时间1小时

入睡时2400

 

1981年6月18日,星期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11小时

上午、下午教学参考资料目录

晚备课科技部分

外语时间1小时

入睡时2350

 

1981年6月19日,星期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6小时

上午最后一次课程 科学技术

第三节串线辅导

工作时间2小时

会议时间4小时

下午劳动

研究考试题目、教学计划问题

晚拟定北师大、河北师院合作招收美国史研究生事宜

外语时间1小时

入睡时2340

 

1981年6月20日,星期六 雨

晨练2000

教学科研时间6小时

上午去王文瑞处

上午与河北师院通长途电话,修改协议草案

上午送史学选译第三期稿子

下午与河北师院历史系李振甫通长途, 校对送与和河北师院协议草案

下午送印刷厂印战后世界史讲授提纲

晚拟教学参考资料目录

晚于亚平、冯胜利来

外语时间1小时

工作时间5小时

入睡时2330

 

 

据我的77级工作笔记本记载聊家纺内容要点,例如:

1981.6.14 去杨欣家访(人大宿舍林园)

父母在场 怕教中学; 想搞明史;照顾在家更好;服从分配

1981.6.14去孙燕京家访  (人大宿舍林园)

家长及姐夫在场 谈 研究生考师大怕考不取;服从分配,家庭困难组织上考虑;最近 情绪稳定

1981.6.14去卫宏家访(人大宿舍林园)

卫兴华谈 带薪回原单位工作问题;女朋友在上大学前认识;留京照顾地区远近;博物馆讲解员之类的工作

1981.6. 14 去高富贵家访  (人大附中北二楼)

家长谈在家是一把手;服从分配;在北京有对象,支持他考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38866.html

上一篇:赞沪顺丰青浦公园路快递员(18217506371)助我将错址快递送达收件人
下一篇:1981年6月21-30日日记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