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痛悼挚友许令仪静悄悄走了一周年(二)

已有 1455 次阅读 2023-12-16 08:39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痛悼挚友许令仪静悄悄走了一周年(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12月16日发布(第33935篇)

 

我们的挚友许令仪和病魔斗了三年后终于静悄悄走了已经整整一周年(1935.10.14-2022.12.16)。

为了迟到一年的哀悼,这里发布近年和许令仪微信中交流信息:2022106日我的博文《老友许令仪传来郭长龄、许令仪近照》及2022106日我的博文《重阳节和卧病三年老友许令仪聊天》,那是和令仪最后一次聊天。今天上午在令仪忌日一周年之际,我和在天津的郭长龄大哥通了电话,他1934年生,很快跨入九十高龄,祝愿他平安健康。

 

**********************

老友许令仪传来郭长龄、许令仪近照

已有 1422 次阅读 2022-10-15 11:52 |个人分类:社会保障研究(07-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老友许令仪传来郭长龄、许令仪近照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0月15日发布(第31188篇)

这里发布的是近日老友许令仪传来的郭长龄、许令仪近照,祝愿两位老友平安乐观生活每一天,期盼来日相逢无障碍。

1

 微信图片_20221015113446.jpg

2

 微信图片_20221015113453.jpg

****************

重阳节和卧病三年老友许令仪聊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0月5日发布(第31105篇)

10月4日重阳节上午近9点,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北师大科研部共事的老友许令仪,也是我和吕启祥结为终身伴侣的牵线人之一,专门打来电话聊聊心理话,如今她已卧病在床三年多,行动不便,虽然微信联系不断,还是渴望在电话中聊聊天。令仪生性开朗乐观,即便重病缠身,依然坚持顽强抗争和保持乐观生活心态,令人极为钦佩,她说爱唱学雷锋之歌和我是一个兵, 是啊,她践行了歌声的精神。我们衷心期望她能够快乐生活每一天,在通话中,我们也特别感谢护工阿姨的辛劳,也望长龄大哥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安。

照片21张是集辑自1960-2021。

1,吕启祥、黄安年、许令仪、童庆炳、虞和1960年于颐和园

1 微信图片_20211003184646.jpg

2,

 2 微信图片_20211003184711.jpg

3

 3 微信图片_20211003184729.jpg

4

 4 微信图片_20211006144439.jpg

5

 5 DSCN6401.JPG

6

 6 DSCN8392.JPG

7

 7 DSCN8394.JPG

8

 8  DSCN6402.JPG

9

 9 DSCN7687.JPG

10,

 10 DSCN7688.JPG

11

 11 DSCN7683.JPG

12

 12 DSCN7684.JPG

13

 13 DSCN7685.JPG

14

 14 DSCN7686.JPG

15

 15 DSCN7689.JPG

16

 16 DSCN7690.JPG

17

 17 DSCN7691.JPG

18

 18 DSCN7692.JPG

19

 19 DSCN7693.JPG

20,

 20 微信图片_20221004205837.jpg

21

21 微信图片_20221004205922.jpg

22许令仪的朋友(小学优秀美术老师)制作22 微信图片_20221004205858.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58069.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重阳节和卧病三年老友许令仪聊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0月5日发布(第31105篇)

重阳节上午,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北师大科研部共事的老友许令仪,专门打来电话聊聊心理话,她已卧病在床三年多,虽然不断有微信联系但是在电话中聊天还是不多。令仪和病魔持续斗争的顽强精神和乐观生活的心态,令人钦佩,衷心期望她能够快乐生活每一天,感谢护工阿姨的辛劳,也望长龄大哥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安。

照片  张是集辑而来。

 

***************************

校庆90周年之际许令仪来访(1992.10.12)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85日发布(第30592篇)

我们即将迎来北师大校庆120周年纪念。我在北师大已度过了整整一个甲子又八载(1954年入学),算是葛老北师大人了。这里发布的是1992年北师大校庆90周年之际,1012日上午挚友许令仪来我们家小坐,并在校园散步留影照片两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50019.html

校庆90周年之际许令仪来访(续)(1992.10.12)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816日发布(第30590篇)

我们即将迎来北师大校庆120周年纪念。我在北师大已度过了整整一个甲子又八载(1954年入学),算是老北师大人了。这里发布的是1992年北师大校庆90周年之际,1012日上午挚友许令仪来我们家小坐,并在校园散步留影照片两张。此前8月5日博文已有两篇博文发布了另外两张照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351374.html

看望挚友郭长龄、许令仪夫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1122日发布

郭长龄、许令仪夫妇是我们的半个多世纪的挚友,长龄今年八十大寿,令仪也年近八旬,21日午后乘来天津开会之际,南开大学博士张聚国副研究员驱车带我由天津师范大学会址前往家主紫金山路的郭长龄、许令仪夫妇家中看望,耳闻不如目睹,短短一个小时过的飞快,许多话还言犹未尽,只能留待来年有机会再聚,启祥因会不能脱身,只能电话中交谈了。

照片四张是在他们家中由张聚国所拍摄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743962.html

在天津看到许令仪的上网风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511日发布

 

在我的博客中,最近转发一些网友很喜爱看的幻灯图片,这些图片有反映国内外历史、政治、社会、文化、艺术的图文并茂的组图,主要来自许令仪老师的整合,经由她的精细加工制作和转运,由于博客目前没有原原本本转发的功能,笔者在加工后换成单幅组图发布加以必要说明发布。

 

许令仪老师是我和吕启祥的多年好友与同事,1958年她在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留系任教,我则在历史系毕业后留系任教,老吕1957年在海南中学任教三年后考入北师大中文系,1961年留系任教,许和吕前后既是同学又为同事。1960年起,我和许又同在学校科研部工作几年,其后她调回天津一所中学任教。其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至今。郭长龄、许令仪夫妇今年是金婚纪念,59日近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他们住在天津河西区紫金山路的家中作客。

 

在她家中,我目睹了一个面积不大的客厅、饭厅、工作室三合一的现场,许老师告诉我就是在这个,她每天是制作幻灯片并传给亲朋好友资源共享,其间经历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也感受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协作共赢的甘苦,她的这个弹丸之地是名副其实的制作场、转运场、美化与塑造心灵的宣传站,体验到退休后老有所为,奉献社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再次感谢令仪老友的辛劳和默默无闻的奉献,我常想这难道不是一种沉默的道钉精神吗。附两幅拍自现场的照片。

         1

9 DSCN7687.JPG

2                                     

10 DSCN7688.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31202.html

在天津看望郭长龄、许令仪夫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929日发布

 924日午间,在南开新校区举行的“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暨纪念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顺利结束。我和老吕随即在天津友人陪同下专程前往河西区紫金山路寿园里,看望结识了半个世纪多的老同事、老朋友郭长龄、许令仪夫妇,畅谈良久。下面的照片5张是在郭、许家中拍摄的。

1

DSCN2510.JPG

2

DSCN2511.JPG

3

DSCN2512.JPG

4

DSCN2513.JPG

5.

DSCN2514.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7839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14040.html

上一篇:痛悼挚友许令仪静悄悄走了一周年(一)
下一篇:痛悼挚友许令仪静悄悄走了一周年(三)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