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从点燃星星火炬到折柳式谢幕

已有 2013 次阅读 2022-2-21 09:56 |个人分类:健身强体随感(10-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点燃星星火炬到折柳式谢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221日发布(第29418篇)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奇思妙想让人浮想联翩,充满睿智和浪漫。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的音乐中,舞蹈演员化身柳枝,其他演员手捧柳枝上场。柳树赋予经典的文学意象就是送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柳字发音通,柳树成为古人寄托相思之树,折柳也成为送别的重要仪式。折柳送别是中国式浪漫传递了对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平友谊的心声。

      折柳送别的文化意蕴深厚,如果不加文白,当今我国年轻人也不见有较深的了解。如果闭幕式组织者有同声英语以至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韩语传译,那么传播中华古典文化的影响力将会很大的。

*****************************************

折柳送别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文化内涵

 “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折尽向南枝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

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离别之意。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据学者王先谦解释,杨柳是柳的一种,垂杨即垂柳。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句中的垂杨指的就是隋堤柳。(在古诗词中,似乎是柳寓生离,杨寓死别,应该是有明确分工的。如白居易《赠卢子蒙》: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聊备一说。)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A%98%E6%9F%B3%E9%80%81%E5%88%AB/5752572?fr=aladdin

****************

从北京冬奥会点火炬创新奇想说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25日发布(第29315篇)

北京冬奥会点火炬的创新奇想,实现了奥运会历史上火炬点火模式变革零的突破,这一突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符合低碳生活的前进方向,变“雪中送炭”为雪中“减炭”,对节能减排无疑是革命性的创举,而火炬既在一片雪花之中,又聚焦于代表参与冬奥会各国的雪花之列。这里作为艺术构思的外行,斗胆提出锦上添花的设想,可否另劈奇景,将火源于煤气改为无碳排放或接近零排放的不断闪亮的火源体,如果试验成功,岂非既不失延续奥运史上明亮的火炬燃烧,又可将碳排放降至最低。

奥运会演出贯穿于开幕式全过程也是一大亮点,而最为突出的是没有各式明星上场,突出了大众化和青少年化的方向。这同样也是简约的一种方式。

   自奥运会以来,从点火炬到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代表队逐一亮相,是既费时且相对枯燥的程序,如果改为从四面八方同时入场。既巍巍壮观,又节省了三分之二时间,也不影响介绍,何乐不为之。至于开幕式运动队入场顺序按照汉字笔画编排,似乎不大符合信息全球化时代媒体传播语言拉丁化更便于各国接收的现实,即便是在国内能够按照字母汉字笔画排列出各个代表队顺序的,估计少至又少。

  此外,冰立方的水源取“三江源”可能更好,“黄河之水”包含在“三江源”之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2405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26299.html

上一篇: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研究通讯》(2020年第2期)【中国美国史研究会,2021年】
下一篇:天通苑小学开学啦!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