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介绍

已有 2071 次阅读 2019-4-17 15:17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道钉

《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介绍

【黄安年个人论著藏书书目(黄安年个人论著部分编号03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417发布(第21442篇)

自2019年4月5日起,笔者开始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论著收藏图书书目,按照出版时间先后发布,电子版含封面版权页、目录页、序言后记页。

笔者所著《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10年6月由白山出版社出版,346000字,352页,开本170mm x240mm,小16开,沈阳市第二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印刷厂印2500册,定价48元。ISBN:  978-7-80687-758-6,选题策划邢志有、董志新责任编辑宋杰装帧设计王婷责任校对方存海。

  这是个人有关美国加拿大体仁禄华工专题的第二本作者,感谢胡文彬先生推荐和董志新先生的大力支持。有关前言、后记和目录请见下文。

   照片18张拍字本书

1

 1 IMG949.jpg

2

 2 IMG950.jpg

3

 3 IMG951.jpg

4

 4 IMG952.jpg

5

 5 IMG953.jpg

6

 6 IMG954.jpg

7

 7 IMG955.jpg

8

 9 IMG957.jpg

9

 9 IMG957.jpg

10

 10 IMG958.jpg

11

 11 IMG959.jpg

12

 12 IMG960.jpg

13

 13 IMG961.jpg

14

 14 IMG962.jpg

15

 15 IMG964.jpg

16

 16 IMG965.jpg

17

 17 IMG966.jpg

18

18 IMG967.jpg

*************************

黄安年著:《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提要

已有 3852 次阅读 2010-9-20 07:38 |黄安年著:《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9月20日发布

 

书名:      《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著者:      黄安年

出版发行:    白山出版社

选题策划:    邢志有、董志新

责任编辑:    宋杰

装帧设计:    王婷

责任校对:   方存海

版次:        2010年6月第一版

印次:        2010年6月第一次印刷

印刷:        沈阳市第二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印刷厂

幅面尺寸:   170mm x  240mm

印张:        22.75

字数:        346000

页数:        3+5+352

印数:        2500

定价:        48.00

ISBN:        978-7-80687-758-6

 

附图18幅自本书翻拍。

作者介绍:

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男,1936年出生,江苏省武进县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美国史、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美国《美国历史杂志》中国特约编辑。著有:《老话题与新挑战--美国的崛起与崛起后的美国》(2009)、《沉默的道订--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06,中英文版)、《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1998)、《当代世界五十年》(1997)、《美国社会经济史论》(1993)、《美国的崛起》(1992)、《20世纪美国史》(1987)、《当代世界五十年》(1996)等著、编、译作20多部,发表文章300多篇。2002年4月以来开办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登陆人次累计600多万,2007年3月以来黄安年的博客(www.sciencenet.cn/blog)发文4800多篇。

 

*****************

目录

 

序言                                                                           001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贡献(19996月)                             001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200610月)                             039

“远涉太平洋   金山寻梦 引言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一部分)200610)                            045

沉默的金山  寻梦华工(2009712)                           048

“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 引言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二部分)

200610月)                                                     074

华工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2009710)                             084

太平洋铁路在普罗蒙特里丘陵处胜利接轨(2009710                             111

建设太平洋铁路华工生活(2009713                             124

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 引言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三部分)200610月)               153

华工参与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设(2009713)                              156

“华工奉献 丰碑永存”引言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四部分)200610月)                          191

不忘华工建设北美的丰功伟绩(2009714)                             194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华人生活(2009715                             212

当代华建设北美新生活(2009717                             217

《沉默的道钉》后记(200610月)                              236

研究沉默道钉的参考资料(200656                             240

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和美国的崛起(《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6)                           255

沉默的华工和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史学月刊》2008年第1)           262

从历史上的漫画看19世纪后期美国的排华潮(《社会科学论坛》2009 6)              279

画册特点及在相关领域的价值----介绍《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061026291

有感於编著《沉默的道钉》画册(20071114                                294

缅怀横贯美国大陆铁路沉默的华工建设者----献给为137年前为铁路通车无私奉献的铺路道钉们

(2006年5月9日)                                         308

再谈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华工和北美太平洋铁路(20061031            313

祝贺齐鲁电视台等寻找华工太平洋铁路之旅(200743                              318

高度重视图片资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2007412                             321

发挥网络优势寻找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华工后裔(200711日)                       329

纪念美国横贯北美大陆第一条太平洋铁路接轨通车140周年(2009510            331

张聚国:汗水和生命浇铸的丰碑——读“沉默的道订: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333

王旭:沉默的道订、鲜活的历史——评介大型画册“沉默的道订: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20075)                                                                336

孟庆龙:一部很有特色的图片专题史——大型历史画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评介

(200711)                                      342

杨玉圣:“道钉”并不沉默——读黄安年教授编著〈沉默的道钉〉》(20089)               347

后记                                                                         349

*************************

序言

    2009年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140年前的1869510,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的协同努力艰苦奋战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特别聪明才智的华工。美国太平洋铁路是美国近代工业化的标志性产物,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迅速崛起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的世界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奉献精神应为人们所了解,并给美国和中国人民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教育,成为美中人民友好交往、协同发展的难得教材。我们应该永远怀念这些沉默无语的“道钉”。

 

    在谈到推动美国崛起的诸因素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外来移民对美国崛起所起的积极作用,也不能不提到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时铁路先行的作用,其中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铁路运输是美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先行官,对加快太平洋铁路在1869年的通车做出无可替代的历史功绩正是远涉重洋沉默奉献的攻无不克的冲锋队和敢死队的外来中国农民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的建设北美世界的农民工----华工和美国的崛起有着不解之缘。

 

    但是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汇合处的庆典上,人们分享欢乐时,竟然没有华工的身影。招募华工的倡议者查尔斯·克劳克感到很尴尬,便在萨克拉门托的一次庆祝会上以一句话提醒大家:“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表现卓异的忠诚和勤劳。” 这一讲话被誉为美国移民史中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历史是不该被遗忘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离不开成千上万铺路的“沉默的道钉”——华工。正是万余名华工不顾生命安危和生活艰苦,在关键时间、关键路段,在平整路基、开通隧道、爆破山腰等关键岗位上连续奋战,才有横贯大陆的铁路开通。历史终于给勤劳纯朴、不畏艰险的中国工人以公正的评价。太平洋铁路贯通50年后,在犹他准州奥格登金色道钉50周年纪念活动中,一辆彩车上站立着当年被选中参加最后铺轨的八位中国工人中的三位,表明历史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华工对太平洋铁路建成的历史贡献一直为学术界所称道。有论著称,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完成“全为华人之功”,华工是“美国开路先锋”,“如果没有炸药知识并重视炸药的使用,如果没有中国人在令人目眩的高空贴在几乎垂直的悬崖上干活,如果没有中国人用生命闯过了白人难以忍受的艰苦难关,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的路段决不会建成。即使建成,时间上也要拖得很久。”“修筑这条铁路所要克服的障碍几乎是难以逾越的”,要“同山中的暴风雪和沙漠的酷热作经常性的斗争”,“这些困难的克服”,要归功于包括华工在内的数千劳工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施工中“最沉重的部分都落在他们强壮的肩膀上”,“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发觉中国劳工比加利福尼亚本地劳工更为得力,更能使公司获得巨大利润。这使后来承包美国西部地区铁路工程的资本家竞相仿效,引入更多的中国劳工。”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中最艰难的一段被称作“19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连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也说,正是有了这条铁路,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梦想才得以实现,“过去即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从纽约到旧金山也要走六个月,而现在只需要七天”。

  

    1998年我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上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提交了《1998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长篇论文,以充分的历史文献资料论述在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中,华工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取得了决定性的贡献。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华工在高强度、高风险劳动中死亡。然而令人愤慨的是,中国劳工在当时受到了酬金微薄、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一些有良知的美国人的不平。今天,正确评价华工的贡献和揭示他们的悲惨遭遇,还他们一个公道,将有助于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2006,我编著了大型历史图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中英文版同时出版),该画册依据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资料,反映了19世纪中晚期数万华工漂泊海外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在北美建设的华工从生存挣扎到立足生根,为当地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画册的图片包括历史老照片、历史图片、当年报刊杂志漫画,以及必要的历史地图、铁路建设图,历史文献等。画册希冀图文并茂,寓叙事于图片。画册的出版有助于北美华人华侨了解、认识、参与建设北美社会的历史,有助于促进中国与美国、加拿大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友好交往,有助于北美移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和谐家园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贡献。在跨入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向欣欣向荣的浩瀚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人均面积世界第一大国加拿大、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和继续发展这来之不易的中美两国、中加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这是美加中人民和社会各界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共同期望。一个半世纪前,中国的劳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重洋,构建中美、中加人民友谊的桥梁;在当代世界,太平洋理应成为联系中美、中加人民和政府间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更加坚实的纽带。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美建交30周年,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国际事务严峻挑战,美中两国之间再次携手共进,回顾140年前中美两国人民合作共建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历史,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去年以来,山东齐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告诉我,准备拍摄北美铁路华工的系列记录片或进行专题报道,我尽己所能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及建议希望这些影视记录作品能够早日和观众见面。

 

    笔者曾多次呼吁加强对于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学术网络开发和系统研究工作,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笔者希望看到社科院、教育部等主管科研部门做出积极反响。国家科学院的信息研究部门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研究开发,将会事半功倍。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实际上也应该是投资上亿的“清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涉及清政府时期的涉美和涉及英属加拿大的关系。我们不仅需要列入研究计划,还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涉及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收集和研究,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迄今我们的华工究竟有多少人在多长时间内参加了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建设,还不甚了了,国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此也极少涉猎。

 

    我国近代农民工最早出洋并取得最大成效的莫过于华工建设北美铁路,他们对于建设北美家园的贡献最大,然而又是弱势集团,如何维护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我们在研究农民工问题上需要特别重视的课题。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铁路的研究涉及对于华工遗族的追踪调查,这是口碑史料的重要内容,需要有专门部门负责牵头来从事这项研究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内的而且需要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协同配合,笔者在美国曾去过麻州北亚当斯探访在高校任历史系主任的华人教授,他告诉我在北亚当斯就有一些安葬华人的坟墓,上面写的是英文名字,中文名字叫什么需要考证,其中有些人可能是太平洋铁路建成后来到这里的。

 

    从事美中关系史研究不仅要考察研究政治和文化现状,而且要研究历史上美中两国人民的交往,像具有标志意义的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是个重要的立项题目,我们的各类社科项目和美中关系史研究会的研究者需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大型图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展现给读者的是珍贵历史图片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本书《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则主要是对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的文字研究成果和资料辅以必要的图片。该书不仅集中了笔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充分阐述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的历史、现实意义,呼吁学界和媒体以“道钉”精神来探寻140年前中国建设北美家园农民工们的历史贡献和默默无闻的奉献。

 

本书收录了31篇文章。开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贡献》详尽论述了建成与华工的关系。第2-16篇是对《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的详细说明和补充,限于篇幅画册中言犹未尽的部分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尤其那些资料来源对于进一步研究有着借鉴意义。第17-27篇说的是笔者对铁路华工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建议。第28-31篇则附有四位专家对于笔者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成果的批评。

 

蒙白山出版社积极支持出版本书,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献给140年前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沉默的道钉!

 

写于20096月,修改于20097

 

后记

  在本书正式出版前,需要做些补充说明。

  

美国政界对华裔移民历史上遭受的不公待遇,自2009年7月下旬以来,有了较为明确的表态。2009年7月21日, 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签署华裔州众议员方文忠所提出的ACR42法案,承认150年前开始对华裔移民的迫害,并对这种不公平的迫害行为致歉。这项法案作为加州法令,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加州排华的历史终在一百多年后画上了句号。   

7月24日,笔者在《迟到一个半世纪之久的道歉》博文中写道:尽管整整迟到了一个半世纪,还是值得高兴。当今加州经济面临困境,州政府财政面临破产,挽救加州走出困境离不开加州华裔和华侨的鼎力支持,整个美国经济的复苏也需要中国的支持,在这个大背景下, 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签署法令,承认150年前开始对华裔移民的迫害,并对这种不公平的迫害行为致歉。这是加州华裔华侨长期努力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政治实力强大的体现。150年前中国的农民工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加州拓荒建设,加州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和起飞离不开中国的农民工,没有早年的中国农民工就没有当年的加州。今天加州的华裔华侨同样为加州现代化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中国华裔华侨的奉献和遭受的待遇并不相称,还受着心理的创伤,加州华裔、华侨有理由为华裔、华侨正名,这有利于和谐合作建设新加州。

 

    对于150年前的这段难忘的历史,我们不应忘记,我们需要记住,并视为难得的宝贵财富。2009年是北美第一条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通车的140周年,加州的大规模排华潮恰恰发生在太平洋铁路建成之后。我们的媒体似乎对于这个历史事件过于忽视甚至无视,对此反应和报道少之又少。比起许多历史上重大“事件”来说,1869年太平洋铁路建成对于美国近代的崛起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我们需要记住那些沉默的道钉们,以及他们曾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不仅是因为历史的存在,而且今天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依然存在着某些排华现象。

 

    美国历史上的排华并不限于加州,一段时间内发展为美国联邦政府行为。历史已经表明,1869年美国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建成是和中国华工的杰出贡献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这条铁路的建成是美国的崛起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中国华工的辛勤劳动换来的确是随后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对于这段往事,当代美国总统们往往回避不作正面回应。

 

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第一站就是上海,自1991年以来在上海的广元路、衡山路口街头花园内,有座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这是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捐赠的。纪念塔正面写着:“中国建路工人所作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我注意到1991年正是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奥巴马总统的上海之行日程极其紧凑,无暇关注这座纪念塔,可以理解。有意思的是这座纪念塔建造恰恰来自奥巴马的伊利诺伊州,这不该是偶然的巧合,奥巴马和美国政府也不该对此毫无所知。

 

    今年5月24日,奥巴马总统终于就修建美国太平铁路华工明确表态。5月27日笔者在《美国总统首次就修建美国太平铁路华工明确表态》博文中写道: 5月24日他在纪念亚太裔传统月招待会上的讲话中说“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亚太裔都为建设这个国家,为保卫这个国家,为成就这个国家的今天作出了贡献”,并提到“越过悬崖峭壁,铺设枕木构筑横贯美国本土大铁路的中国劳工”。还说:“你们在美国走过的历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一定经常得到应有的承认,许多美国亚裔和太平洋诸岛原住民都了解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

    奥巴马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华工贡献和不公遭遇表态,而是在纪念亚太裔传统月这个场合讲了上述一番话,尽管如此,这毕竟是美国总统首次就修建美国太平铁路华工明确表态,并将华工的贡献和“历史上曾出现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联系在一起,无疑这是正视历史和现实的表态,是一个良好的开局,希望奥巴马总统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华工和美籍华人在美国的历史性贡献和遭受的不公待遇作出官方正式声明和回应。

 

     北美第一条太平洋铁路通车的140周年并没有在国内形成媒体和宣传报道的“热点”,人们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和那些逢五、逢十举行大庆活动相比,令人感慨万千。不过感到欣慰的是,200711月初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编导就摄制《碉楼往事》一事向我征求意见,并在13日来我家就就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问题对我进行采访和摄像,此前,还借走了我编著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中英文版)和Becoming American , The Chinese Experience (1)(2)(3), DVD等资料。今年717日下午编导将所借书画册等书籍和光盘还回,并送来了一套八集大型高清记录片《碉楼往事》(中英文版),这套光盘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江门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先在江门电视台播出,今年330日开始在央视二套推出。八集大型高清记录片《碉楼往事》的播出无疑是可喜可贺的。我注意到片中大量采纳了《沉默道钉》画册中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几处则是20071113在我家中采访的镜头。(见有感于高清纪录片《碉楼往事》的摄制,黄安年的博客2010717)

本书稿中所提三年多前齐鲁电视台、新浪网、山东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寻找美国铁路华工历史之旅”活动,无果而终。看来哪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要真正做成、做好,并不容易。

 

    笔者在有生之年,希望自己能沿着当年美国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建路线来个“寻找美加铁路华工历史遗迹之旅”,能否兑现要看自己的体力、精力、财力,也要看机遇。这种历史遗迹考察对于一个历史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举个最近的例子,今年7月9日,我来到位于上海广元路、衡山路口街头花园内,瞻仰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纪念塔正面用中英文写着:“中国建路工人所作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本纪念塔用三千枚道钉塑造,以表彰他们的业绩,并象征伊州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持久友谊。美国伊利诺斯州政府赠。州长詹姆斯 R·汤普森  塑造者格洛尼亚·柯南  一九九一年一月六日。”该塔于2006年9月改建,并在塔的侧面刻有“道钉绿地  改建于2006年9月”的字样。这是笔者首次对该塔的实地考察,订正了《沉默的道钉》一书第163页中关于中国铁路华工纪念碑的用语。(见《瞻仰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7月16日)

 

  我的书稿《道钉  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于去年7月交白山出版社。出版社领导在极其繁重的出版和社务情况下,挤出时间为本书精心编审、装帧设计、排版校对,尤其花费大量时间配用图片。书稿的原名是《沉默的道钉----纪念华工建设北美铁路140周年》,出版社建议改为现名《道钉  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道钉”已经沉默了一个半世纪, “道钉”没有沉默,“道钉”不再沉默。人民的学者和媒体有责任为沉默的“道钉”呐喊。

  

  最后,我要特别提到的是,如果没有白山出版社邢志有社长、董志新总编,宋杰副总编辑的全力支持,和胡文彬兄的大力推荐,也许这部书稿还将石沉大海。

  

                作者  写于2010年7月18日

 

<img width="343" height="430"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09773.jpg" >

<img width="271" height="401"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059304.jpg" >

<img width="253" height="408"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jpg" word-wrap:="" break-word;float:none'="">'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143179.jpg" >

<img width="383" height="466"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229507.jpg" >

<img width="362" height="484"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jpg" '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316210.jpg" >

<img width="384" height="445"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word-wrap:="" break-word;float:none'="">'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41569.jpg" >

<img width="359" height="463"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jpg"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449851.jpg" >

<img width="394" height="397"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536929.jpg" >

<img width="431" height="451"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9.jpg" word-wrap:="" break-word;float:none'="">'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72654.jpg" >

<img width="376" height="498"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jpg"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word-wrap:="" break-word;float:none'="">'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4812132.jpg" >



<img width="437" height="516"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1.jpg"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531648.jpg" >

<img width="360" height="506"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jpg" '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5351616.jpg" >

<img width="423" height="386"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3.jpg" word-wrap:="" break-word;float:none'="">'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5440132.jpg" >

<img width="373" height="527"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jpg"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word-wrap:="" break-word;float:none'="">'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5527288.jpg" >

<img width="371" height="494" src="file:///C:/Users/annianh/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5.jpg"  original="/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2075640273.jpg"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3647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73885.html

上一篇:《老话题与新挑战—美国的崛起与崛起后的美国》介绍
下一篇:《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介绍
收藏 IP: 111.194.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4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