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国铁路华工话题的顶层视野、学术视野、公众视野

已有 2460 次阅读 2017-10-8 06:34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视野, 公众视野

美国铁路华工话题的顶层视野、学术视野、公众视野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108发布

和十年前相比,美国铁路华工话题时下正在我国缓慢地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两年前的924,国家主席在美国西雅图讲话提出广大旅美侨胞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为美国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赢得了美国人民尊重。150年前,数以万计的华工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参与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铺就了通往美国西部的战略大通道,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丰碑。”这一讲话以极其明确的言语表达了最高顶层设计的意图。弘扬美国铁路华工的“奋斗、进取、奉献精神”无疑是设计管理视野层、学术视野层、公众视野层需要高度关注和为之努力的。

笔者以为,设计管理视野层、学术视野层、公众视野层三者相互联系,而以公众视野层为主要对象和归宿、以学术视野层为依托和保障,以设计管理视野层为己任和组织推进。我曾提出在我国长期以来,美国铁路华工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其实,美国铁路华工不仅没有进入公众视野,而且也没有进入主流学术圈,甚至没有进入美国问题研究者的视野,更没有进入学术管理机构决策层的视野。”(《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前言),并非危言耸听。

如果没有进入设计管理视野层,无法将顶层设计和学术视野层、公众视野层紧密联系在一起,顶层设计要不被在实施中搁置或事实上架空,就得立足于以民为本(包括在历史上沉默的道钉之类的民),自觉进入设计管理视野层,如果设计管理层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说而不动,只听楼梯声,不见下楼人,这和对顶层设计的声音不作为有何不同就难逃人们的私下议论了。进入管理层视野,首先要求有关涉及美国铁路华工管理高层干部们(含侨办、侨联等外事部门)了解美国铁路华工的基本情况、主要研究成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如何实施顶层设计需要有所规划,列出相应的路线图和是时间表。

美国铁路华工研究无论在美国史、世界史、近代史领域都是小众,在学术量化立项研究席卷学术界并压缩非立项的自主学术研究课题的大环境下,如果美国铁路华工研究没有进入量化立项研究指标体系的话,那么要让美国铁路华工进入学理层面的学术圈进行有深度和有资金支持的保障是难以实现的,而今美国铁路华工课题很少有在职学者参与的学术层面的研究,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进入公众视野不可或缺学术依托和指导,普及需要深度学术研究的引导,审读学术研究可以从广泛的公众视野中吸取取之不尽的营养。目前学术研究中出现短板化和碎片化现象,而今在美国铁路华工中值得深入研究的20个课题中,深入研究者不甚了了。衷心期望我们的社科院美国所、世界史所、近代史所的在职学者中、北大、南开、东北师大等创双一流院校的在职学人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自愿深入探寻沉默道钉的大“沉默”的“小宗”中来。

至于公众视野的平台和入径,需要拓宽,有关这个问题在我提交中美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从美国华工谈起学术研讨会”论文《让美国铁路华工话题进入公众视野》已有详细说明。这次会议定于116-8日在广东侨乡江门五邑大学举行。有意思的是主办单位是中华美国学会和社科院美国所,而在我印象中过往中华美国学会和美国所,是没有举办过“从美国华工谈起学术研讨会”的,这是可喜可贺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79571.html

上一篇:关于新编家谱目录的思考
下一篇:劳工的历史经验:考古学对于中国铁路工人之跨学科研究的贡献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