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通过微信科普授课的点滴体会

已有 2697 次阅读 2015-8-9 12: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本人连续三次在微信群内讲解氢气医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里总结如下。本文写于2015/8/7

第一次是受《大医云谷》邀请,该微信群大约140多人,但有许多著名人物,例如马校长、李天天和张强等,是本人第一次在微信上讲课,效果一般,但仍然有很大的效果,不少听者随后进行了更多深入交流,甚至有医院医生提出合作研究的意向。感觉这种高大上的群讲课效果并不是最好,因为许多太高人一般不会发言讨论,甚至都不会听课,这样的交流效果就存在很多局限。

第二次是一个相对比较草根的“健康在线”,这个群有500人,人数很多,但讲解后的讨论并不是非常理想,而且遇到一个非常钻牛角尖的朋友。很明显感到该朋友对氢气的效应不接受,尤其是不相信氢水会有治疗疾病的效果。在网络上交流,好处是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但是也存在交流效率不高,尤其是对提前预设观点的讨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一般不在网络上去说服不同意我的看法的人。结果是被认为我不够绅士,不喜欢交流,不像国外的学者教授等。我不介意这些评价,但我不喜欢在网络上一些负面的评价,尤其是对不太熟悉了解的人,这样非常让人不舒服,至少我感到自己无偿给大家讲课,结果反被扣帽子很不舒服。这也算是一次非常不成功的网络授课体验吧。

昨天晚上我在氢气医学交流群授课,这里的人都是对氢气医学非常认可的人,因此讲课的效果非常好。授课后大家进行了比较好的讨论,一些问题也非常有水平。另外一些企业也积极拿出自己的产品搞知识竞猜活动。一直从11点到2点,都有人在网络交流。

总体上,感到微信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值得推广,但是仍然需要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提高和改进。例如可以将摹课的一些技术嫁接过来,能形成图文并茂的授课效果,当然如果能现场视频授课就更好了。将来我将继续探索这种授课的方式,充分利用这种模式,提高氢气医学的宣传效果和范围,也非常希望更多氢气医学的爱好者、学者和企业人士共同参与到这一有功德的活动中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11728.html

上一篇:严重应激能把人类白色脂肪转化为褐色脂肪
下一篇:锌转运体可能是肺动脉高压的基础
收藏 IP: 58.247.243.*| 热度|

2 姬扬 zhang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