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父母天生会“妈妈语”,海豚妈妈也会 精选

已有 4466 次阅读 2023-7-3 15:4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海豚妈妈海豚也妈妈语

当面对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时,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孩子,大多数人会放慢说话速度,提高音调和声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字,通常还会伴随着夸张的面部表情。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motherese)。世界各地的父母都天生会使用这种语言。

这种夸张的说话方式,我们也在宠物身上经常使用,被认为可以帮助婴儿与他们的照顾者建立联系,并学习音节和单词之间的界限。

事实证明,海豚也可能这样做。在今天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说,宽吻海豚母亲在与小海豚交流时会提高口哨的音调。这种行为 - 第一次在非人类动物身上发现母亲 - 可能会增强联系,并可能增强学习。

这些发现将导致动物交流研究的繁荣,乔治城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和宽吻海豚专家珍妮特曼预测,他没有参与这项工作。她说,它们甚至可以提供对声乐学习演变的见解,这是语言的先决条件。

每只宽吻海豚都有一个签名哨子,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动物使用它们来发起和保持与其他海豚的联系,并传达紧迫感。海豚幼崽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会发出这些高亢的叫声,尽管研究人员不确定如何获得这些尖锐的叫声。小海豚还学习母亲、朋友和豆荚伙伴的名字,并模仿它们以引起它们的注意或寻求帮助。

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海豚研究计划的科学家几十年来一直在萨拉索塔湾记录成年雌性海豚及其幼崽的哨声,建立了一个大型数据库,当他们想到开始寻找母亲的迹象时。在他们的工作中,研究人员将已知的母海豚对放到浅海笼子或吊索中,并将它们靠得很近。2 - 6 岁幼海豚与母亲在一起研究中所有的小海豚都是2岁。在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时,科学家们还通过用吸盘连接到海豚额头凸起或甜瓜的特殊装置记录它们不停的口哨声。

它们在100%的时间内处于声学接触状态,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Laela Sayigh说。我们不知道他们在传达什么,但很可能是,'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从海豚哨子数据库中,科学家们选择了一组19只雌性,这些雌性在1984年至2018年期间记录了有和没有小海豚。对于每只海豚,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20个哨子进行研究。频谱图(声音的视觉表示)显示了每只动物哨声的轮廓和带宽。

研究小组发现,所有19只母海豚在小海豚在场时比单独时发出更高的口哨频率。它们也只有在小腿上发出略低的最低频率。研究人员说,这些更高和更低的频率模式产生了整体更大的带宽 - 反映了人类母亲的模式。

Saiigh说,她怀疑雌性海豚的口哨表明压力,因为另一项研究表明,压力大的雌性会增加哨声率 - 这是这项研究中的母亲没有做的事情。 这很像人类母亲用高音对婴儿说话时所做的。(听听海豚妈妈的口哨声,下面有和没有她的小腿。哨声已放慢速度,以便可以听到差异。

众所周知,人类婴儿更喜欢母亲而不是成人语言。海豚研究人员还不知道海豚幼崽是否更喜欢母哨。但对于人类来说,这种说话方式似乎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复杂特征和结构的同时与他们的看护人建立联系。

Sayigh说,到2岁时,海豚幼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标志性哨声,所以它们的母亲可能没有教它们如何产生自己的名字。相反,她认为母亲用母亲来告诉她们的小海豚注意,也许是为了更好地识别专门针对它们的口哨,同时增强他们的联系。

罗切斯特大学的大脑和认知科学家、母亲研究员Elise Piazza没有参与这项工作,她对此表示赞同。海豚几乎只使用它们的母语来建立联系是有道理的,她说,考虑到它们庞大的、流动的社会,以及有时保持长距离联系的必要性。

即使海豚和人类母亲的目的有些不同,这项工作仍然可能对理解人类语言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德克萨斯大学里奥格兰德河谷分校的行为生态学家卡尔伯格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找到这种趋同——特别是在人类和海豚这样远亲物种中——应该有助于科学家寻求理解声音学习的进化起源,这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项工作还可以激励其他人在其他发声物种中寻找母亲,例如鹦鹉和海豹。任何在父母和后代之间具有实质性社会纽带的声音学习物种都可能证明这一点,伯格说。让搜索开始。

 图片1.png

Bottlenose dolphin mothers modify signature whistles in the presence of their own calves | PNA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393887.html

上一篇:节食不能减肥的秘密是GDF15缺乏
下一篇:运动对大脑一定有帮助吗?
收藏 IP: 117.135.15.*| 热度|

7 王成玉 窦华书 郑永军 焦飞 张晓良 guest98652823 guest2935603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