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代,一名肿瘤医生发表了一个病例。一位38岁的乳腺癌伴随骨转移患者,患者因癌症过度悲伤竟导致重度酗酒。因为抗癌症治疗已经没有意义,医生停止癌症治疗药物,为了让患者有理想生活质量,给她开了戒酒药双硫仑。意外的是,这位患者一直活了近10年,最后并不是死于癌症,而是因为喝醉酒从窗户跌落摔死。让医生感到意外的是,尸检发现骨骼转移肿瘤竟然消失。难道喝酒可以治癌症?似乎不是,那么是不是因为双硫仑的作用。
1993年,对64名非转移性高危乳腺癌患者临床试验表明,相比于单独化疗,双硫仑联合化疗可使乳腺切除患者在5年癌症复发率降低54%,死亡率降低近30%。
2015年,42名IV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表明,相比于单独化疗,双硫仑联合化疗可使患者生存期延长41%。服用双硫仑晚期肺癌患者中,有2名患者存活3年以上,对照组全部在2年内死亡。
2017年12月,《自然》报道了丹麦、美国和捷克科学家联合通过对丹麦24万癌症患者服用药物的数据分析发现,筛选出服用双硫仑的癌症患者,其中3000多名癌症诊断后继续服用双硫仑,相比于那些停止服用的1177患者,死亡率降低了34%。并在多种癌症模型中证明双硫仑抗癌活性,首次确定戒酒硫抑癌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戒酒硫在体内分解产物为二硫卡钠,二硫卡钠和铜离子形成复合物CuET。复合物CuET能靶向核蛋白定位因子-4(NPL4)与之结合并诱导聚集,这样可以阻断p97-NPL4复合物的形成,而p97-NPL4通常能支持肿瘤生长,于是产生了抗肿瘤生长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广谱抗癌药双硫仑可以选择性进入肿瘤组织,保证了误伤正常组织的后果。其中研究思路的关键是发现这种药物抗肿瘤效应是铜离子依赖的。
双硫仑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近百年历史,其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这种老药缺乏专利保护,医药公司没有兴趣开展大规模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因为即使证明抗癌症效果理想,也无法获得高额商业利润。这类能发挥作用但不能带来商业价值的药物还有很多,例如最近发现华法令也能预防癌症的发生,阿斯匹林和二甲双胍也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这些经典临床药物可能都可以作为癌症治疗的理想药物,但由于没有足够多的研究经费支持,循证医学证据不够,可能无法得到真正的重视,甚至无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这种问题的存在显然是因为当今医药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弊病,过于鼓励原创药物,忽视经典老药的新效应,这对广大普通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况也见于许多效果非常好,但因为定价低的药物,药厂因为没有利润放弃生产,导致患者无药可用。
关于双硫仑的研究,现在是发现能治疗肿瘤,是否也可以作为抗衰老或其他衰老相关疾病的手段,如果是如此,这将是另一个二甲双胍。
氢气医学研究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有人说,既然氢气作用那么好,为什么不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对其疾病治疗效果。问题是谁原因出钱开展这样的临床研究,如果证明这种天然气体能治疗疾病,又如何利用这种发现获得足够多的商业利润。因为一旦这些效果被确定,支持这种研究的机构并不能因为这种研究能获得相应的商业回报。没有利润的投入是很难获得支持的。
双硫仑,又名戒酒硫,使用历史已有六十多年。用药后再饮酒即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令嗜酒者不再思饮酒,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双硫仑被广泛用于酒精依赖患者,服用该药物后即使引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双硫仑引起的不适非常难受,甚至也会导致意味,甚至临床上有一种专门的症状叫双硫仑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酒醉貌反应,系指双硫仑抑制乙醛脱氢酶,阻挠乙醇的正常代谢,致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
其实不仅是双硫仑,一些临床药物因为分子结构和双硫仑类似,在服用期间饮酒也能发生双硫仑反应。比较常见的是一些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另外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酮康唑、奥硝唑等一些药物也可引起。看到这个报道,我不仅想到,从道理上讲,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是因为结构类似,结构类似也意味着效应类似,那么是不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都能治疗癌症,或者说双硫仑反应就是一种抗癌效应?当然不一定对,也不一定不对。接着说,如果这些效应和抗癌症相关,是不是乙醛是抗癌的原因。毕竟双硫仑服用后患者体内乙醛水平增加了。这些都是有可能的,而且都是可以做大文章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