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李维刚博文“试论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和进化规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52526-875033.html)”,觉得有些学科与地理学类似——在简单陈述未能准确界定地理学外延的情况下,一些学者采用了以复杂陈述界定地理学外延的策略。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当长期讨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地理学的性质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时候,地理学用文字描述的不同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这种状况使一些学者感到困扰,他们一再企图提出狭隘的地理学定义,从而把很多积极的工作者,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排除在这一专业领域的成员之外。但是,这些企图并没有获得成功”。
帕蒂森(W.D. Pattison)深谙过于复杂陈述的上述弊端,在1963年美国国家地理教育委员会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关于“地理学的四个传统(地理学的空间、地域研究、人地关系以及地球科学)”的重要发言。帕蒂森的四个传统是一个巧妙的折中方案。
——图书馆学核心论域是否也是折中的方案呢!
2、研究项目常要求说明理论和实践价值。把实践意义表述为“避免某些地理工作者‘种了他人地,荒了自家田’”,十分独特。
——想起兰开斯特“生存无从强制”中提到:图书馆工作在某些部门日渐去专业化....。图书馆员已构成了同谋....。作为图书馆员我们是网页设计师、信息构建师、网页搜寻者、信息科学家、用户体验专家,不一而足。实际上,这里的每一种职业作为专业都已人满为患,而他们在这些领域的发言权比我们理直气壮得多。
3、地理学的四个发展阶段:直观记录、寻找关联、统计(计量地理学)、地理事象之时间变化的科学预见(数学模型)。
关于第三阶段,想起“地理系在哈佛的灭亡与计量革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8901-591681.html),一场学科保卫战。
4、帕蒂森归纳的地理学四个传统中所述的“空间传统(Spatial Tradition)”特征。想起了《空间智能:建筑的新未来》这本书:空间智能是人类最被低估的能力之一。建筑的空间范畴一般多从哲学、文学中获得阐释,从地理学也许另有启发吧。
新技术正改变空间的看法。亨利•列斐伏尔指出:我们的空间意识正趋于平淡。有观点认为:互联网是基于时间的,空间是时间的结晶。
人类的早期阶段,当我们还在依赖“阅读”周围环境的能力——为了狩猎和觅食,在岩穴和树窝里找到栖息地,在森林或草原上也包括沼泽和山脊之间探索一条最佳的通道,以及在一座陌生山丘的一侧到处寻找最佳的登山路径——此时,我们都在十分苛求自身的空间智能。
《喧嚣》提醒我们听觉世界业已出现的重大(和相似)的变化,如同声音已失去了其空间性一样,空间也失去了其“听觉形态”。我们当中确有很多人而非所有人只有在走进剧院或度假放松后,才能将声音和空间之间的联系拉回到现实生活中。
——这让我想起建筑学“声景”概念(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1929年首先提出)。现在,图书馆空间转向大多是基于技术的共享空间,多少忽略了空间的人文性。
5、关于分支学科,想到两篇文章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
人文地理学学科及研究方法的演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