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两大科学体系之间的最大区别:后者没有“收敛函数”,是问题的关键!

已有 3855 次阅读 2018-12-18 21:4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两大科学体系之间的最大区别:后者没有“收敛函数”,是问题的关键!


张成岗@菌心学说,2018.12.18 21:46:38


我们所说的科学体系里边,通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科学,另一类是人文社科,前者例如数理化、天地生,后者则如历史、人文、社会、经济、政治等。前者的共性在于可以客观地进行表征,而后者则难以表征。前者通过函数、方程和方程组,可以比较理想地刻画规律,然而,后者则难以实现这样的客观表征,因为容易受到主观影响。宏观地来看,自然科学具有“收敛函数”,通常的表现是“能量最优化”,即通过能量(传递)函数,就可以表征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例如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力、引力波等,即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那么,理论上,如果、或者说只要我们能够找到适合于人文社科领域的“收敛函数”,那么,就有可能可以通过数学方式,来表示和表征人文社科的运行规律了。当然,难度和挑战不是一般地小,问题也不是一般地大。不过,好在有一点很重要,即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全都是时间轴的运行函数,都在沿着时间轴在运行。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三皇五帝,春秋战国,宋元明清等等历史过程,以及古今中外的各国发展历史,其实似乎也都有某种函数在约束着运行之中,值得深思和领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从何处借来一双慧眼,看得见时空过程中的变幻,然后有可能发展形成社会科学领域的“收敛函数”,指出人类认知领域、思想、精神、意识、意志、信仰的“第三套操作系统(OS/3)”的运行脉络和轨迹图,就有可能可以构建一个指向社会运行架构的理想的复杂而又有效的方程组了。或可期待的是,数学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也将迈入新时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152267.html

上一篇:层层进阶的新世界
下一篇:今天是“菌心说”学说正式提出五周年的纪念日,感觉这个学说有可能为研究和揭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补上至为关键的一刀
收藏 IP: 123.113.2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