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ukin 美丽的贝加尔湖

博文

赵红州先生有关分析中国无缘诺奖的原因过时了吗? 精选

已有 6779 次阅读 2011-7-6 23:39 |个人分类:人物记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诺贝尔奖, 赵红州

   昨天看到武夷山老师的博文“赵红州先生墨宝”,才知道武老师和赵红州先生的关系不一般。我在武老师这篇博文下面留言:
 
 
          [10]pukin  2011-7-5 13:51
              这篇应该精选
 
 
   赵红州先生何许人也?估计科学网大多数博主不知道,编辑部的年轻mm们可能就更不知道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武老师这篇文章没有被精选带花的主要原因吧
 
   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就知道赵先生大名的,那时候曾经在学校图书馆读过他的几篇文章,印象比较深的两篇一是有关预测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另外一篇就是中国科学为什么无缘诺贝尔奖。
 
   毕竟十几年过去了,这两篇文章的准确题目发表日期我记不清楚了,只好借助数据库找到了赵先生这两篇文章:
 
               1、未来的科学中心  1980年发表在《未来与发展》杂志上
 
               2、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  1995年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上
 
   在“未来的科学中心”这篇文章里,赵红州先生通过大量的史料和数据分析,在日本科学史家汤浅提出的“汤浅现象”基础上(实际上赵红州先生也独立发现了这个现象),得出了美国可能在本世纪末(二十世纪)或下世纪初(二十一世纪)退出科学中心的结论。
 
   插播一段什么是“汤浅现象”:
 
--------------------------------------------------------------------------------------
   1962年,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用重大科学成果数目,成功地说明了近代五次科学中心转移的现象:
 
                                            意大利(1540——1610)
 
                                            英  国(1660——1730)
 
                                            法  国(1770——1830)
 
                                            德  国(1810——1920)
 
                                            美  国(1920——X)
 
   科学学把这个现象叫做汤浅现象。汤浅现象告诉我们,每一个国家保持科学兴隆的平均周期为八十年!
 
--------------------------------------------------------------------------------------
 
   赵先生预测未来的科学中心必定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英国科学学学者贝尔纳预测下一个科学中心在苏联,可惜苏联已经没了)。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美国的科技老大地位依然无法撼动。但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呢?呵呵,让时间来回答吧
 
我这篇博文主要内容是想介绍赵红州先生总结为什么中国一直未获得诺贝尔奖的四条原因。
 
   赵先生1995年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一文,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建国47年,为什么一直和诺奖无缘的四条原因。今天,我们已经建国61年了,还是和诺奖绝缘。回头再看看赵红州先生15、6年前总结出来的四条原因,是否过时了呢?是否对现在有还有借鉴意义呢?
 
赵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指出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一个是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奖。
 
   从历史上看,新兴的国家从建国到获奖,其周期一般没有超过五十年,比如前苏联1917年立国,三十九年后获奖;捷克1918年建国,四十一年后获奖;波兰建国四十六年获奖;巴基斯坦建国二十九年,印度建国三十年摘取诺奖。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科研体制不存在严重缺陷,在同一个科学波动周期之内(不超过五十年)很可能会有人突破诺奖的“智阀”。
 
中国并不缺乏科学精英,为什么大陆却不能实现诺奖“零”的突破?
 
赵红州先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总结了中国无缘诺奖的四条原因:
 
1、科学知识积累不够,还没有形成孕育诺奖人才苗子的社会基础
 
   赵先生给了一组挺有意思的数据:在美国,有54%的诺奖获得者出身于高知家庭,而出身普通体力劳动者的家庭仅占3.4%。同样,在选定100名获奖人的家谱中,父亲是高级专业人员的,其子女获奖概率为53.5%,比普通劳动者的子女获奖概率8.5%几乎高出6倍之多。
 
   由此可见,孕育一个诺奖获得者,至少要有三代人的知识积累才能见效,教育、科研、家庭环境缺一不可。
 
2、科学研究时间不足
 
   赵先生指出:科学研究的突破,有赖于科学家个人长时间、连续的智力活动。它既不像工人那样定时定点工作和休息,也不像管理干部随遇而安式地办公,科学劳动有时是全天候的不间断劳动,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高度集中在电脑旁。因此全时(All Time)工作十分必要。
 
   据赵先生统计,中国科学家在六七十年代周工作时间平均只有16个小时,也就是每天平均工作3个多小时。而现在我们的科学工作者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是多少呢?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的一些科研大牛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去飞机场的路上,不是在写结题报告,就是在写申请报告。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就是周末两天。

3、缺乏科学家群落
 
  实际上就是缺少科学学派。

4、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遴选机制
 
赵先生给出了一些诺奖人才的基本特征,感觉有点意思,摘录两条:
 
(1)少年早慧,成名较早
 
  美国诺奖人才获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龄24.8岁,而一般科技人才为29.15岁。诺奖人才发表论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论文引用次数比一般科学人才高出15倍
 
(2)经典性文献数量大
 
  诺奖人才进入盛年后,其论文往往成为经典型文献。这些诺奖人才的经典文献被引频次平均每年高达232次,而普通科学家只有6次。据统计,1961-1975年间,162名诺奖人才中最高的被引频次是俄罗斯的朗道,他的论文被人引证的总数为18888次,李政道为4878次,杨振宁为1728次,平均总数为1910次,比一般科学家的50次高出37倍之多。
 
赵红州先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大陆无缘诺奖的关键是没有关于这种人才的政策,更没有遴选、培育和推荐诺奖的人才机制。我们常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那么,诺奖人才的苗子要从爷爷做起。如果中国科学界能有更多的老一代科学家考虑“三代人智力接力”,又有国家“诺奖人才计划”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陆定能实现诺奖“零的突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15-462718.html

上一篇: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项目开评
下一篇:洋美女正面照PK Liuli的洋美女背面照
收藏 IP: 1.202.186.*| 热度|

22 刘用生 吕喆 刘庆丰 武夷山 李学宽 肖重发 曹聪 杨顺楷 陈安 苗元华 马峥 逄焕东 赵凤光 俞立平 刘钢 杨正瓴 高建国 Gpig xiexianli xiaxiaoxue86 zzjtcm ttee1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