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秋缘斋书事

已有 3552 次阅读 2009-3-6 11:02 |个人分类:读书:且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书人的邮包就是艺术品!记得收到成勇兄那本《久仰久仰 幸会幸会》时,那一层又一层的包装令我很犯难。拆还是不拆?拆吧,可惜了那漂亮、硬实的包装,不拆吧,又没办法感受书香。三思之后,还是小心翼翼地拆了封。

    现在,轮到阿滢兄的《秋缘斋书事》了。当我又一次小心翼翼地拆了封,一股浓郁的香味儿扑面而来!在我记忆中,这些年大陆出的书早没了纸香味儿,不知何因?只有香港王伟明兄寄来的《诗网络》和《诗人密语》、《诗里诗外》散发出淡淡的、却又是隽永的厚味儿。最近董宁文编的那本《我的笔名》也是,拿在手里,轻轻的,打开读时,纸香扑鼻。只是《秋缘斋书事》的味道太浓、太冲了一点,这香,是否为红袖所添?

    但这书印得真是漂亮,当然是那种淳朴而非俗艳的漂亮,是一个男人的漂亮。似乎也受到宁文兄的启发,采用了多人题签、多人序跋的办法,这自然是爱书人发自心底的选择,也是读书人喜欢接受的形式。试想,一个爱书人出书,有那么多高人捧场,文字功力深厚,思想见解超拔,书法印章照眼,该是多么叫人开心!

    到家已七点,饭菜早摆在桌上,可因为这本书,就没顾上吃晚饭,一口气读到八点半,读完了!这才坐到饭桌前。

    其实这回算是重读。一两年前,学生某君发来网信,告诉我秋缘斋里有我的信息,我才登网查询,果然就依次拜读了不少篇章。后来给主人阿滢写信,惊叹这种网络日志的新颖别致,不但有主人的行踪,而且体现了读书人的雅趣,同时还有零零碎碎的历史镜头,另外朋友的反馈、书友的交流也都一一记录在案,读之但觉亲切有味儿,那是一种雅致的休闲,而不尽是书斋琐事的钩沉。

    看到有关《寻找精神家园》的记载,才知道此书原拟书名《寻找我的精神家园》,是陈子善先生建议改为《寻找……》或《我的……》,才定为现名。但我觉得不如《我的精神家园》更自然,但此事既已过去,顺便一说而已。

    阿滢这些年在泰山脚下苦心经营,一手求生存,一手办书院,成就皆辉煌。读读《秋缘斋书事》,那足迹就一一呈现出来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218666.html

上一篇:众里寻他千百度
下一篇:二月廿一日的超山梅花
收藏 IP: .*| 热度|

2 杨玲 邵宇飞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