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写在某个掐架的时刻,但当时思虑再三后没有发出来。如今早已时过境迁,而科学网再度风云变幻,把它发出来权当互勉。
---------------------------
科学网是个大观园,闲来之时浏览一下博主们的雄文会从中读到许多信息与有趣的东西。
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是非比较多的地方,皆因知识分子知识太多,太过自负,也太“擅长”判断。一旦有意见上的分歧,通常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总觉得自己站在正义的一边,但凡与自己意见不合者必认定是对方的问题,总想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别人的头上,很少懂得反省自己身上是否存在某种问题。大方者一笑了之,小气者“兵戎”相见,甚至从此成了生死仇人。本人混迹于知识分子堆中多年,对之感触颇深,科学网作为知识分子集中的场所自然也不可能幸免。与现实不同的是,科学网只见文字不见其人,更没有实质的利害关系,所以彼此间便放开了许多,生活中不好意思说的话,科学网上可以说。陆俊茜女士读了我的《怀念马家兄妹与丫头》的文章后大发感慨:“看到了曹大侠的另一面”,我跟她开玩笑:“你是说我是多面人?”她说:“人都是多面的。”我深表赞同:“至少网上网下各有一面。”陆MM更来劲了:“不单单网上网下,还有家里单位,自己家里和娘家,LG/LP面前和外人面前,孩子面前和LG/LP面前......多了去了。不然咋叫人是复杂的动物呢?!”深刻啊。
扪心自问,我也有多面性,通常体现在对不同事情、不同人的不同处理风格与相处方式上,但至少在对待朋友时里外是一致的,对同事、网友也绝不会阳奉阴违。昨晚我跟二十多年的老哥闲聊时还说呢:“很多时候,某些人的话是要反着听的,因为他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或者实际做的很可能不一样。”这哥们是我生活中最要好的兄弟,可以无话不谈,我们有着相似的圈子,相似的为人处世原则,彼此比较了解对方的秉性,所以臭味相投了起来,昨晚他遇到一件有点沮丧的事在我宿舍坐了半天。过去我们经常吵架,但有一点,打架也好,骂娘也罢,我们彼此绝不会用伤害对方自尊的语言,更不会有任何轻蔑对方的言辞,所以吵过、骂过后,该怎样还是怎样,我曾经在别人面前开玩笑说:“别看我跟他经常吵架,可如果有一天我们俩中有谁因杀人放火进去了,另一个一定是最常去看望的人”。
科学网还是个万花筒,你可以凭借你的想象、常识与基本的逻辑以及一些蛛丝马迹去揣测、去判断。我觉得,从一个人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到TA的才气与文化素养,也可以或多或少读到TA的心理与个性,还可以读到某种信息,但其它的真的很难说。徐志摩是个很了不起的诗人,如果人们不了解他的私生活,从他的诗文中我们能读到什么?有些大科学家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而看着他在各种场合侃侃而谈,谁能想象他生活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爱因斯坦这种永垂史册的伟大科学家也摆脱不了凡人都有的七情六欲。单从文字上看,在我心目中最令我佩服的人是卢梭,因为他的《忏悔录》写得很大胆,很袒露,尽管卢梭也许并未袒露他的全部,但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除了他还有谁有这样的勇气?
大家来科学网开博既不是单纯为了学术,更不是为了吵架结怨,所以不管对方观点如何,也不管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没必要与“人”本身扯到一起。观点相左可以辩论,但就事论事,切莫因观点不同轻易给别人下结论,因为你的经历决定了你的视角,从而决定了你不可能处处与别人的观点一致,为什么一定要别人认同你的观点?甚至因为与你的观点不同而要别人认错?对问题的看法与发表看法的人是什么人没有本质的关系,只与这个人的经历与眼光有关,当然有时也与一个人的素养有关,但后者是个敏感的问题,不是通过一两篇文章甚至一两句话就可以判断的,最好不要轻易触及这个话题。正面的评论一般不会引起非议,最多别人觉得你在奉承,但任何负面的评论都需要谨慎,因为你对当事人所知毕竟有限。
无论匿名者与注册用户说什么,博主们都大可不必在意,也没法在意,但博主之间最好还是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发表言论,否则带来的只能是皆大沮丧,谁都讨不了便宜。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社会本来就是真真假假、分分合合,谁也别把自己当成抱打不平的英雄好汉,更没必要为啥啥冲冠一怒,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各自道一声珍重足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