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农村孩子该有多少比例上重点大学? 精选

已有 8475 次阅读 2012-4-26 13:25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学, 农村, office, 孩子, 重点大学

这几天为了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问题与张鹏举、许小可两位博主你来我往起来,看来许小可先生有所冷静,言语之间不再那么无礼了。善哉,既然愿意做理性的探讨,本大侠不妨乘这两天参加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之空隙再来聊聊这个问题,问题总是越辩越明的。

张鹏举博主在博文《读“中国还需不需要农民? ”后感》(博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2266-563745.html)中列举了山东、河南等地的高考分数情况,认为这些地区的孩子即使考了高分也白费,未必进得了重点。我想张博主大概忽略了一个问题:各省都是独立命题的,你这样的例子没有多大意义。也许张博主会说,如果让这些地区的孩子与发达地区的孩子进行同样的测试,他们会秒杀发达地区几条街,且不说你这样的猜测是否靠谱,即使如你所说,它也不能成为重点大学应该向农村孩子倾斜的理由。每个学校在各省的确有招生比例,但这个比例不是针对城市或者农村而下,这回也纠一下张博主的小辫子,他文章中有个小小的疏漏,按照张的逻辑,重点大学不是向农村倾斜,而应该向山东、河南等欠发达的省份倾斜,我没理解错吧?如果是这样,这个问题的内涵已经变了。我可以告诉你,你的愿望肯定是一厢情愿,不是我不同意,我也没资格不同意,如果让我表态,我希望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可以上重点,最好全中国只有一个大学北大,每年招收1000万,这样所有的高中生都可以成为北大学子了。

为什么会出现发达地区进入重点大学的孩子比例较高的现象?既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有关,也与当地政府投入有关。绝大多数的高校对所在地的招生比例通常都会大一些,这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因为地方政府给予了经费投入。如果你把这种现象看成不公,我就有点不理解了,你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公平准则。

许小可博主问了我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曹老师认为农村孩子该有多少比例进入重点大学?”哈哈,如果曹大侠有决定权的话,我就干脆来个一刀切,农村城市各半,分割招生。满意了吧?这就公平了?这又牵扯到我前文谈到的问题,还要不要农民?还要不要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民靠什么改变命运?城里人只要愿意,当然可以当农民,可你问过城里人吗?你觉得农民的孩子不该再当农民,那你凭什么要求城里的孩子当农民?每年城市、农村半数的高中生涌向了大学并将目标瞄向了城市,中国的城市能容下这么多的人吗?就算能容得下,就业问题解决了,这些人不再当农民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那些没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咋办?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当农民?这是个永远回答不完的问题。农村孩子该有多少比例上重点大学?这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有多少比例取决于农村孩子的应试水平,别再跟我说什么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发达地区同样有很多农家子弟。他们与城里的孩子机会差不多是对等的,因为除了一些地方大学,重点大学面向一个城市的招生比例毕竟不会很高,你别指望地方政府投资了还来跟地方要公平。地方政府在付出的前提下实行地方保护合理与否暂且不说,但至少可以理解。所以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有多大最终取决于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而不是政策倾斜。我为什么不主张政策倾斜?因为一旦倾斜了,失去了高考的公正、公平性不说,操作上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很多人非议自主招生,我对此持审慎态度,焉知一旦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不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不过如果建议重点大学适当增加欠发达地区招生指标倒是合理可行的,但绝不是一些人认为的降低门槛。

不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偏颇,而是提高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不能依靠施舍一类的办法。在你看来是政策倾斜,在我看来与施舍无异。

最后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上重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563844.html

上一篇:中国还需不需要农民?
下一篇:农民的孩子,你何以自处?
收藏 IP: 202.192.44.*| 热度|

12 许培扬 吕喆 张玉秀 靳少非 许洪光 林志弟 曹然 张伟 zqzhang xiaxiaoxue86 zhangling yxh3161

发表评论 评论 (10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