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中国的畸形教育还得持续N年

已有 7354 次阅读 2012-2-28 10:51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style, class, 老百姓, 奥数

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各地不得再搞奥数之类的培训,老百姓内心未尝不对奥数深恶痛绝,但现状在N年内不会有丝毫改变,最多是换汤不换药地变通一下。

造成现状的根源不外乎这样几个:

1. 体制。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的体制,选拔式考试不得不让学校与家长为学生获得一个好成绩挖空心思,只要选拔式考试不改,现状就不可能有根本改变。然而,中国目前年500万的大学招生规模不可能让千万的中学生都有进大学深造的机会,所以选拔式考试不可避免。如果我们采取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老百姓望子成龙,依然会极尽所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中的一员。中小学教育造成今天这样的状况根本上不是中小学的错,也不是家长的错,而是体制的错,是社会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分配结构的错,说到底,是社会分配制度的错。对老百姓来说,孩子做不做科学家并不重要,当不当老师更不重要,曾几何时,三流人才才会当老师。老百姓衡量职业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效益,只要一份工作能给孩子带来好的收益,老百姓就会鼓励孩子去从事这项工作。无论在什么时候,假如你对热门职业做一个排序的话,毫无疑问薪水是唯一标准。或许有人觉得还应该加上一个社会地位,非也,社会地位不过是意识形态的抽象概念,钞票才是实实在在的,钞票的多少决定了社会地位的高低。不是曾有人说教师是高尚的职业,教师深受老百姓尊重与欢迎吗?这不过是口号,与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是类似的。想必很多人对“臭老九”的雅号记忆犹新,说的就是教师。别把教师职业看得多么崇高与伟大,一旦教师普遍囊中羞涩,“臭老九”的帽子仍然会毫不留情地戴到教师的头上,经济基础永远是决定社会职业导向的风向标。听导师说过,在万恶的旧社会,大学教授的薪水大概是300大洋/月左右,而一个保姆的薪水则是2大洋/月,一个教授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个别的精英或许可以比旧社会的教授过得还风光,但绝大多数的普通教授永远别存这样的奢望,最多晚上抱着枕头做做美梦。

2. 利益。奥数之类的培训让多少人发了横财?每年中小学各种培训的收益有多少?大概没人认真的算过,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随机抽样测算,都会发现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且不说那种大规模的培训,仅仅小打小闹的家庭式培训,一个教师对三五个学生,每个学生每小时需要交80元至500元不等的培训费,如果是名校的教师,费用则更高。不管有关部门是否试图杜绝各种培训,但利益的驱动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就算高校结构做了根本的调整,也阻挡不了老百姓对名校的追求,因为一旦进了重点中学等于向重点大学迈进了第一只脚,有关部门也不可能放弃利益巨丰的培训市场。

有人说,别只顾着发牢骚、找问题,应该提出对策,不乐观地说,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对策,有关部门发多少份杜绝培训的文件都无济于事,只要市场有需求,培训就永远不可能被杜绝。如果说现实有可能改变的话,那就是彻底颠覆现有的社会分配制度,可能吗?谁能改变公务员与其它职业之间的分配不合理状况?教育的问题不完全在教育本身,根源还在于社会分配制度。假如中国农民能过上西方农民那样的生活,假如中国工人能像西方工人那样享受着不比公务员差的待遇,假如中国教师能够像西方教师那样不必为衣食住行劳碌奔波,我想,老百姓再也不会着意追求某种职业,而更多地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去选择,社会也就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老百姓的怨气也就没有那么多、那么大,到那时,不必高喊任何口号,中国的教育、科技、工业、农业就可望赶超世界一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542066.html

上一篇:嘿嘿,谁是科学网真正的大众情人?
下一篇:余秋雨与黑熊
收藏 IP: 113.65.125.*| 热度|

36 喻海軍 刘庆丰 刘洋 赵美娣 刘全慧 许培扬 施泽明 杨秀海 李宇斌 丁邦平 王涛 刘立 罗帆 曹聪 张玉秀 徐勤军 朱志敏 吕喆 钟炳 武夷山 曲津华 马磊 曹俊兴 陆俊茜 张骥 李学宽 柏舟 周华 吴飞鹏 杨正瓴 杨艳明 hangzhou zhouguanghui sunnyzhu stoneblue xiaxiaoxue86

发表评论 评论 (6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