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女博士的婚姻问题被社会妖魔化? 精选

已有 12231 次阅读 2011-8-7 22:23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女博士, 长江, 办公室, 广州日报, 羊城晚报

    首先要感谢羊城晚报的薛江华记者,前天她给我打电话说希望就长江日报记者的一篇文章采访我,我婉转表达了意思后,她判断我不希望自己的观点被“炒作”,所以决定不采访我了。没想到广州日报的实习记者不请自到,闯到了我办公室,我不太好意思当面拒绝,而且也的确想解释一下长江日报记者文章中的某些话,就慷慨答应了,这也是那篇《为博士正名》的由来。广州日报的文章出来后,薛记者称遭到了领导的批评,这里向薛记者表示歉意,不是我有意拒绝,实在是因为我无意成为公众专家。不过薛记者既然再次提出采访要求,我不好意思又一次拒绝。在报纸发表前将文章提前发表到博客是我的习惯,希望薛记者谅解。下面文章中的有些问题是薛记者从我博文里摘录的答案,大多数是临时回答的。
    此事到此为止,请任何媒体不要再就此事试图采访我,我要说的话都已说完,再无什么可以奉告的了。
-------------------------------------------------------------------------   

  女生考博前先找男朋友?
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曹广福一个善意建议引热议
    羊城晚报讯 记者薛江华报道:“博士生导师给女生立了个不成文的规矩,考博前先找男朋友。”连日来,微博上疯狂转发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曹广福给考博女士立了不成文规定,考博士前先找男友,引发了众多网友转发和争议。昨日,曹广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导师的他并无意干涉学生的感情生活,“考博前找男朋友”只是提个建议,善意的提醒而已。
    曹广福是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记者了解到,8月2日其在科学网的博客上发表了《博士生不适合上〈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的博文迅速在网络走红。博主对当下流行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作了一番辛辣点评,最后得出结论“博士生去《非诚勿扰》节目遭遇失败的概率为99%”。随后,曹广福在另一篇博文中提到,他招女博士有个前提:先找男朋友再考博士。8月5日,他再次发表博文《为博士正名》,指出,女博士的婚姻问题绝对被社会妖魔化了。
   曹广福认为,社会该端正对博士群体的认识,别把个别人的怪诞当成群体的怪诞,作为群体,博士与普通百姓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多读了几年书,少了几年阅历而已,他们一旦走向社会,用不了多久就会融入这个社会,与普通人一样普通。媒体更不应该把博士群体中的某些现象夸大化甚至妖魔化,博士作为老百姓中的一份子,有着与老百姓一样的爱恨情仇,他们不是社会的异类,只是担负着一份特殊的社会责任。

对话曹广福:女博士的婚姻问题绝对被社会妖魔化了
    羊城晚报:不知道曹老师指导的学生在读博期间恋爱或结婚的比例如何?如果曹老师的博士或博士生要去参加《非诚勿扰》,您同意吗?
    曹广福:我指导的学生不多,差不多一年招一个博士外加一两个硕士,如果博士招多了(两至三个),就不招硕士,所以我带过的博士(包括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不过十数人,他们的婚姻与工作总体上看都比较顺利,男生除了还没打算找的,剩下的都找着媳妇或女朋友了。我相信我的学生不会上《非诚勿扰》,他们用不着去那种地方,生活中就可以解决。
    羊城晚报:那您是否觉得女博士在找对象上比男博士困难点?
    曹广福:女博士找对象比男博士的难度的确稍大些,但也没人们说的那么艰难。关键在于要注意把握找朋友的时机,年龄是关键,女孩子超过了一定的年龄找朋友肯定有问题,不单是女博士如此,我想女博士之所以找对象难,无外乎年龄与学历两大因素,而年龄则是决定性因素。有鉴于此,我才给女生立了个不成文的规矩,考博前先找男朋友。我认为这个规矩值得推而广之,毕竟年龄不饶人。
    羊城晚报:您认为博士的婚姻状况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了吗?
    曹广福:事实上,现实中女博士的婚姻未见得比一般的女士困难很多。根据我所见所闻,假如用适龄女博士人数去除所谓的剩女博士,这个比例未见得比城市社会适龄女士中剩女的比例大多少,为什么我们独独对剩女博士如此关注呢?我提出女生在考博前先找男朋友绝对是个现实的建议,除了年龄因素还有传统观念等因素。
    羊城晚报:媒体以前有过一个报道,说武汉的一个女博士等征婚启示,结果没有一个人回复,后来她就把学历改为本科,就有很多人主动来联系,其中也不乏博士,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曹广福:国人的某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我曾经对我的一些女博士说:“如果你找了个学历比你低的男朋友,那你从内心深处就要放弃‘学历观’,你读了博士与人家没读博士的唯一差别就是你比人家多读了几年书,在人格、生活等方面你们没有任何差别。如果不能放弃‘学历观’,那你注定不会获得幸福,也会给别人带来烦恼。”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为博士正名》的博文?是不是现在的博士群体整体自信心都不足了?

    曹广福:主要源于社会对博士的误解,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把博士丑化了,似乎博士成了个异类,提到博士马上就联想到“书呆子”、“傻瓜”、“高学历、低能力”,对女博士更有误解,以为女博士都成了嫁不出去的剩女,这些误会需要澄清。

    羊城晚报:有网友说,作为导师,更应该提倡学生专心搞科研,谈恋爱的事情不能上桌面,您觉得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生活是矛盾的吗?是不是一定要像陈景润那样走路撞电线杆才能出科研成果呢?

    曹广福:学生专心搞科研没错,做科研的确要专心致志,达不到忘我的境界是很难做出真正的成果的,但这与生活并无矛盾,如果生活问题处理得当,可以更安心地搞好学习与科研。特别是女孩子,她们与男孩子不同,婚姻问题上时效性比较强,一旦错过了最佳婚恋年龄,可能选择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按照正常的读书时间来推算,一个人即使一天时间也不耽误地一直在学校读书,到他博士毕业时至少已经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了,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这个年龄谈婚论嫁有点偏大了。   

     羊城晚报:我们曾听过有研究生抱怨说,导师带的学生多了,都顾不过来了?您觉得作为一个博导,是否也应该从学习到生活上都要关心学生,您是否给女学生介绍过男朋友?

     曹广福:倒是的确不应该带太多的学生,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博导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同时指导得了很多学生?一个导师一年招一两个博士已经足够了。说到学生的生活,原则上讲,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不宜过多地干预,但学生远离了父母,如果有什么困难,老师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应该的。我曾经给我的女学生介绍过男朋友,不过老师的眼光与学生的眼光毕竟有差别,关键还是要看学生自己的意思。

    羊城晚报:一方面,你觉得要在适当的时候点醒一下看问题不那么透彻的女学生们,希望她们早日找到人生的伴侣,但另一方面,您是否会对学生灌输正确的爱情观,比如不要拜金。

    曹广福:我觉得老师关心一下学生的个人问题未尝不可,但不宜干涉过多,适当提提建议、点到即止就行了。至于爱情观,可能需要先给个定义,什么叫正确的爱情观?不同的人对此可能有不同的定义,我不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学生的身上。好在我的学生还没有出现拜金的现象,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绝大多数真的很懂事,我很为他们高兴。

    羊城晚报:我记得以前有个很轰动的新闻,讲的是武汉某所高校的一个女硕士生在导师的牵线安排下,与一位资产过亿的富豪相亲,您怎么看待现在大学生的择偶观,您说过也曾给学生介绍过男朋友,您会做类似安排学生去与富豪相亲这样的事情吗?

    曹广福: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如果学生自己愿意,我不会横加干涉,如果学生征求我的意见,我会说:“我不主张你嫁富豪,但也不阻止你嫁,只要你自己想清楚了你真正需要什么,你就大胆去做。”

    羊城晚报:有很多人质疑你发博文的初衷,有网友评论说你是为了“正名”的同时,也顺便“争鸣”和“争名”了? 您怎么看?

    曹广福:那是博友开玩笑的,质疑我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仍然会有,所以实名开博客者如果没有类似上《非诚勿扰》节目的勇气,最好还是别在网络里厮混。我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恶意攻击与谩骂早就习以为常,现在网友们对我友好多了,质疑的声音永远都会有,但攻击我的人最近几乎绝迹了,估计知道我刀枪不入,劳而无功后觉得无趣就“知难而退”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72825.html

上一篇:这也叫转载?完全是篡改。
下一篇:寒门子弟要什么样的教育公平?
收藏 IP: 202.192.44.*| 热度|

30 曾泳春 吕喆 汪梦雅 陈龙珠 张玉秀 刘洋 刘立 王亚娟 祁鲁 王国杰 刘庆丰 吴锦宇 逄焕东 钟炳 李学宽 刘广明 张雄 陈安 王江艳 罗帆 郑永军 罗晓敏 焦豹 张珍 刘光银 葛德燕 徐大彬 xiaobaobao888 zzjtcm eggyolk

发表评论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