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都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vaxin

博文

吉本芭娜娜的文字花园

已有 4083 次阅读 2010-9-14 14:55 |个人分类:读书阅史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吉本芭娜娜, 日本小说

       

         傍晚散步至学校附近的小书店,偶尔看到有吉本芭娜娜的《阿根廷婆婆》,素白的封面上红发的大头小孩,一望便知是奈良美智标志性的插画,于是便欣喜地把书抱回家。好久没有读芭娜娜的书了,最近她的小说在国内声名鹊起,出了一本又一本,大家也终于认识和喜欢上了这个以“香蕉花”为笔名的日本女作家。

        记得第一次读芭娜娜的小说是在2000年某一期译文杂志上,刊登了她的中篇小说《哀愁的预感》,讲的是天性敏感的19岁小女弥生来到“阿姨”雪野家,雪野是位言行乖张古怪的音乐教师,就独居在那所充盈着浓浓绿意的古宅里,弥生渐渐熟悉着绿屋中的生活,同时也渐渐发现雪野背后隐藏的身世之迷,而这迷团似乎莫名的与自已相关。看完整篇小说,仿佛跟随女主人公经历了一次身心地救赎和解脱历程,与其说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重要的是被芭娜娜所营造出的环境所吸引,纤柔中透着坚忍,沉郁中透着优雅,清冷中透着暖意,寂廖中透着温情。

         《阿根廷婆婆》是芭娜娜在女儿诞生后写下的仅一万七千字的小说,小说描述了母亲突然亡故后,18岁的美津子和待业石匠父亲与小镇上一位长年独来独往,足不出户的“阿根廷婆婆”由相遇,到相知而相依的一段人生故事。情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读来却不觉得索然无味,反而令人回味良久。芭娜娜的文笔依然是轻盈而略带优伤,文字所构造的神秘花园依然令人难忘,难怪有人说芭娜娜的读者分为有钥匙的,和没钥匙的。没钥匙的,看她的书不到五页就会打瞌睡;而手握钥匙者,却能轻易打开那扇门,走进她的世界,体会到奇异的美感。

        掩卷细细回味,有几个场景在脑中萦绕不去:

        美津子初次来到阿根廷婆婆的“阿根廷楼”寻找离家寓居于此的父亲,惊异于这个堆满了各种老旧杂物,积满了灰尘、猫屎和枯叶的住所,但久而久之,美津子改变了想法“这里是一个鲜活光彩而又独特的世界,这里,有着走过漫长岁月并将自然老去的生活,有着历史。第一次来时,我觉得这处老房子就像一座坟墓,然而现在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这里一定是一处遗迹,一处尘封着久远梦想而依然活生生存在着的遗迹。”

         读到这里不禁会想起《哀愁的预感》里的雪野,她不做饭,不打扫,起居不定,用水果下酒,下雨天不想上班,没有规律地生活着。宁可寂寞,也不愿意被人打扰。有人来按门铃,有人打来电话,也只当作没听见。发霉的雨伞,无处安放的东西,就当它没有发生过。害怕过于健全的人,不想打乱自己维持已久的懒散生活。 但正是这样一所令一般人望而却步的老房子,却让失去母亲后的父女俩寻到了精神的寄托,也许正是因为“阿根廷婆婆”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吧。也许这正是芭娜娜对“家”的终极解构吧,家应是一个让人放松、慵懒、自由生活的场所,不在于它有多大、多豪华、多精致,如果少了令人放松的功能,那只是一所房子而不家。

         与“阿根廷婆婆”同居一段时间的父亲有天忽然对女儿说:

        “真正美丽的女人,人们总是记不住她们的模样。”“就像百合(阿根廷婆婆的本名),天天看,可还是不得要领,看不清她长什么模样,就像有块面纱遮在她的脸前,这样晃来晃去的,让人隔着看不清楚。”

         “我妈呢?她也是那样子的吗?”女儿问。

         “刚开始是,不过,浙浙变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清楚,这就是夫妻吧。”

          淡淡数语,可以看出芭娜娜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爱情是一种朦朦胧胧的吸引,而婚姻是越来越清楚认识、接纳对方的过程吧。

          芭娜娜曾说“生命是一段疗伤的过程”,所以她书中的人们总是经历着死亡、离别、心碎,但最后他们都会慢慢地从伤痛中走出,从伤痛中成长而更坚忍、清醒和幸福。书的开头美津子说:“母亲去世的时候,我的平凡的世界消失了。”,而结尾处“阿根廷婆婆”的离开时,她说:“我必须用自已的力量创造出我自已人生的遗迹”。正因为我们都会经历如主人公一样的人生,都会遭遇种种伤痛,也许吉本芭娜娜正是希望通过文字为平凡世界里的人们构筑一个廖以慰伤的神秘花因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290-362987.html

上一篇:度过第二个教师节
下一篇:办公室的古典音乐之夜
收藏 IP: .*| 热度|

4 罗帆 曹聪 侯成亚 郭利萍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