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suiyang

博文

读陈寅恪人日七律两首

已有 12516 次阅读 2010-2-26 22:34 |个人分类:池蛙集|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在拙文《答友人,步邓世广庚寅人日韵》中,曾引陈寅恪七律《庚寅人日》一首,有博友感其难懂。现枉自疏注以求教于通家。

 

“人日”即正月初七日,又称人胜节、人庆日等, 始于汉代。西晋董勋《问礼俗》:“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自古以来,该日往往是祈求天朗气清,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政通人和。

这里,读陈寅恪人日诗两首,分别是《庚寅人日》(一九五零年二月)和《乙未人日》(一九五五年阳历元月30),则是另一翻感情的表诉,其情感与意义也只有在今天才能重新认识,这已是五、六十年沧桑后的事情了。

陈寅恪的诗是较为难懂的,就连他的学生,如汪(jiānjiǎn),也曾解读出错。这主要是因为陈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博大精深少有出其右者,更使今世学者仰望而叹息。其用典之深、之妙,竟是随手拈来而又炉火纯青。因此,要读懂陈寅恪的诗简直如读其人。作为寅恪先生一生行事的概括,正如其《赠蒋秉南序》中言:“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而“贬斥势利,尊崇气节”更是他终生为人治学的准则圭臬,自然也透出诗里行间。

不仅如此,寅恪先生还将己身遭际及时代变异的当日之实事作为今典,借古典说今典,寓今典于笺释文字之中,达到能所双亡,主宾俱化,融合古典今典,别造“今古合流之幻觉”的文学最高境界,成就了古典今典同用之妙文。这也是读懂陈诗的一把钥匙。

下面从《陈寅恪诗集》中录两首人日七律,试读之。

 

一、《庚寅人日》(一九五零年二月)

 

岭梅人日已无花,独对空枝感岁华。

黄鹞鲁连羞有国,白头摩诘尚馀家。

催归北客心终怯,久味南烹意可嗟。

闭户寻诗亦多事,不如闭眼送生涯。

 

1、“岭梅”,“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等五岭,这里特指广州。比庚寅人日稍早的4912月,陈寅恪夫妇与岭大教授沈玉清曾结伴作了一次探梅的郊游,事后写了一首七律《已丑仲冬,纯阳观探梅柬沈玉清教授》,其中有两句:“我来只及见残梅,叹息今年特早开”,由此引伸 “花事已随浮世改,苔根犹是旧时栽”,进而感叹“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叹息传统文化之世纪浩劫。

2、颔联“黄鹞”句,其中“黄鹞鲁连”出于韩愈《嘲鲁连子》诗:“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高拱禅鸿声,苦辍一盃水。独称唐虞贤,顾未知之耳。”陈先生对鲁连与田巴的评价与韩愈相同。1929年先生曾撰《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诗二首,其一云: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

头两句是讲当时许多学人到日本去学中国史的感受。第三句的“田巴鲁仲”,是有所指的,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中有“鲁连黄鸥绩溪胡”句,可知鲁仲指胡适,而有人说田巴似应指康有为。因而“田巴鲁仲”成为“今典”。这里的“黄鹞鲁连”也应指胡适。

3、“白头”句,摩诘指王维是明确的。“白头”一词有两种意义,一是平常的意义,即指年岁已老,这里应是平常义;另一是《苕溪渔隐丛话》卷四十八记王直方《诗话》有句云:“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即今多白头”,也就有用“白头”指“新贵”。 1952年,陈先生有讽刺北国同仁炮制新八股的诗:“八股文章试帖诗,尊朱颂圣有成规。白头学究心私喜,眉样当年又入时”,并特地把这首诗寄给北大邓之诚教授。这里就以“白头”喻“新贵”。

4、颈联句,应从作者当时的境遇讲起。19481215日,陈寅恪与胡适同机飞离北平至南京,时年59岁。后应前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时为岭南大学校长的陈序经博士的邀请,次年1月就任于广州岭南大学,为历史政治系与中文系教授。陈寅恪在岭南大学的这段日子是其生活相对安宁、环境相对宽松的日子,这里成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绿洲,“久味南烹意可嗟”正是这种生活的写照。另一方面,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时任国民党“战时内阁”教育部长的杭立武(28岁任中央大学政治系主任)多次劝说陈离开大陆,而傅斯年也多次致电陈寅恪催其赴台。陈寅恪是坚决不离开大陆的。同时,北京解放不久清华园的一些弟子便寄信劝恩师重返清华,更有一些从北京来穗的朋友,陈称其为“北客”,借路过广州之机劝其北返,这才有“催归北客心终怯”一句。“心终怯”,即是陈后来在1954714日给杨树达的一封信中谈到的“畏人畏寒”,信中有诗《答北客》一首。

 

二、《乙未人日》(一九五五年阳历元月30)

 

岭南此日思悠悠,愧对梅花六岁留。

废疾久遮今世眼,登临犹发古时愁。

画符道士翻遭祟,说梦痴人总未休。

节物不殊情绪异,阿龙何地认神州?

 

此诗跟1954年《红楼梦》研究大批判运动的史事相关。

1、首联叙人日浮想,感叹在广州已然滞留了整整六年。思悠悠,指思绪深远,如杜牧《经阖闾城》:“遗踪委衰草, 行客思悠悠。”此联下句“愧对梅花”暗喻不从夫人唐篔当初力主远遁海外之事。唐篔(yun二声)(18981969)喜爱画梅咏梅,两人结婚时洞房中即悬梅花图。1950年夏,唐篔可能因其家族在土改中受到冲击突然携女去香港,后来是陈序经到香港找了一个多月把唐又请回来的。

2、颔联上句“废疾”讲其双目失明, 却依然忧心世事,下句化用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谓“古时愁”为“万方多难”的今日忧。

3、“画符道士”典出中唐.薛用弱《集异记.茅安道》,故事载《太平广记》。唐有一庐山道士,名茅安道,能书符役鬼, 幻化无端,曾授二弟子以隐形洞视之术,曾谓曰:“吾术传示, 尽资尔学道之用, 即不得盗情而炫其术也。苟违吾教, 吾能令尔之术临事不验耳。”后,二弟子在润州韩晋公前“盗情而炫其术”, 法果无验, 皆被擒缚。晋公若将二人诛戮,安道忽来饮公砚之水,喷吐二人,当时化为双黑鼠,安道忽变为巨鸢, 每足攫一鼠冲飞而去。

颈联,上句借能够画符咒箓以驱神弄鬼的道士,反而被神鬼附体,遭到了命运的捉弄,变成异类的故事,叹息在《红楼梦》研究的大批判运动中共产党的同路人也受到了批判。此典所喻人事, 今已不易坐实,有研究者(沈治钧.《梦中谈梦倍酸辛》,载“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六辑)认为可能是冯雪峰、胡风受批判整肃之事。

颈联下句仍指对胡俞二氏的批判。“说梦痴人”一语,历来多有引用,如辛弃疾 《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又如, 范淑《题直侯所评红楼梦传奇》:“纷纷说梦几痴人, 请君一听鲸鱼声。”“未休”,即没完没了之意。如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尾联中“阿龙”,是东晋名相王导( 茂弘)的小名,这里引用了王导的故事,即新亭泪。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内讧,世族领袖王导挺身而出辅佐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而偏安江南。然而, 北方沦陷使过江人士深感痛惜悲哀,一日,发生了一幕新亭对泣的历史故事。当时,在新亭饮宴上,大将军周顗中叹曰:“风景不殊, 举目有江河之异”,以至相视流涕。惟导正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

尾联化原典中的“风景不殊”为“节物不殊”,此“节”即人日人胜节,化“江河之异”为“情绪异”。以此感慨文化思想变异之巨,一些当年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若能归来,大概也不认得神州的模样了。

陈寅恪的苦闷不源于一家一姓一党之兴亡,而源于本土文化的磨难。在他看来,文化才是民族的根本,“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陈寅恪与王国维一样,均属传统文化之遗民。

 

一篇博文本不应写这么长,然陈寅恪治学之精神为后进者不可不察,也就不计篇幅而为之。写中,正襟危坐不敢有平日半句之戏言笑语,写完竟眼湿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049-297998.html

上一篇:答友人,步邓世广庚寅人日韵
下一篇:谢邓世广先生赠书
收藏 IP: .*| 热度|

17 刘俊明 武夷山 蒋新正 廖永岩 郑融 张檀琴 吴飞鹏 钟炳 杨秀海 许浚远 蔣勁松 陈湘明 侯成亚 刘晓瑭 柏舟 黄国健 gongtao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