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篇》)当然,孔子说的“古之学者”离我们就更古了。
明朝宋濂说:“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抑无愧而已。”正好是对孔子话的注释。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讲筵问答》一节,说“一日,讲“博学之”节,上(康熙)云:“知行孰重?”叶对云:“宋臣朱熹之说,以次序言,则知先而行后。以功夫言,则知轻而行重。”上云:“毕竟行重。若不能行,则知亦空知耳。””
古代的学问,以儒家经典而言,属于道德哲学的内容为多。另外,“士”为“农、工、商”之外的阶层,并不干具体生产事务。所以强调“知行”统一,以“行”践“知”。现在的学问,则自然科学的科目较多,而人文道德方面的比重极少,所以为学重在应用于生产实践,功利性就更强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