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清教授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qyang 看博客、写博客,快乐每一天! 上海交大杨汝清

博文

“〇”字是不是汉字?

已有 8955 次阅读 2008-6-28 09:04 |个人分类:日记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图/Google     文/青水洋

      那是春节前的事。那天收到院里一份关于春节注意安全的通知,落款时间是“二零零八年元月”。看了这落款中的两个“零”字,感觉就像在一春装队列里看到两个穿棉衣的人一样,显得臃肿不合。原因是“零”应与汉字大写数码“壹、贰、叁……”等相配。而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应与“〇”相配。
      这也难怪了办公室人员,因为在绝大多数的汉字字库里找不到这个“〇”字。我用谷歌拼音和紫光拼音打入“ling”,连这样怪癖的字“麢”和“龗”都找到了,就是找不到常用的“〇”字。没办法用“零”字对付也就顺理成章了。
      还有人是用阿拉伯数字“0”或大写英文字母“0”来代替“〇”字的,写成“二00八年”,这当然没有像故宫里开星巴克那样使人尴尬,也没有像少林寺里洋人剃光脑袋在照相那样滑稽,但怎么看也不顺眼。
      好得我们可以在软键盘里的“单位符号”或“特殊符号”选项里找到这个“〇”,但是它已经不是汉字了,而仅仅是一个符号。
      现在这“〇”字的处境,使我想起了詹克明先生去年在文汇报写的一篇文章:“〇”兮,归来!
      詹克明先生说:“〇”是一个在汉字文化圈中早已普遍使用的文字,又是一个科学内容与哲学内涵十分丰富的汉字。“〇”字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具有极为确切的单义性。它不同于“零”字的多义性,“零”同时还可表示些许的“有”,而“〇”字所表达的只是完全的“空无”。
      汉字“〇”的创造是外来文化与中土文化一次完美的结合。它既保留了印度-阿拉伯数字“0”的基本形态,又通过“内切圆”方式将其“方块化”,成为一个足以充满整个方格的文字,从而使其得与其他“方块字”协调一致。然而,此字的最妙之处还在于它暗含了“空”的内涵——望其外,它撑足了方域边缘;观其内,又是何等的空空如也!“〇”字的创造不仅蕴义深厚,形态完美,它更是带有普遍性的品格。
      “〇”明明是个汉字,但除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现代汉语词典》和老版的《新华字典》外,近年来,在我们的出版的汉语词典里很难寻觅“〇”的踪迹,不信你查一查你手头的有关词典。
      虽然“〇”仅仅是几千个常用汉字中的一个,但缺少了它,就像唐装上少了盘型纽扣,尽管漂亮的有机玻璃扣一样可以使衣服扣紧不开,但它却会使唐装严重失味变调。
      虽然阿拉伯数字“0”漂亮的身材受到现代营养过剩年轻人的青睐,但与“〇”相比,怎么看也体会不出东方人对宇宙起源和万物之本的遐想。你看“〇”字那丰满的外形,它就是太阳,就是地球;看它那虚无的内核,显示了万物之本——四大皆空!
      汉字“○”是所有数字之中最具神秘色彩,最具宗教、哲学、科学内涵的一个数字。 “○”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既实用,又能勾起你无穷的遐想。你还能找出几个比它更神奇的汉字吗?
      因此詹克明先生在文中疾呼:珍惜这个最圆的“方块字”吧,不要让它无端地从我们这块汉字王国领土上蒸发得无影无踪。不要像黄河曾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断流过那样,让“〇”字也被我们这代人断送掉。如果我们连个“〇”都守护不住,我们将愧对后代子孙。
      我们的文字工作者,文学工作者和各类“大师”们是否应该向动植物工作者那样,用保护熊猫、东北虎的精神,保护我们神圣的汉字,保住这神奇的“〇”字。
      丢掉容易再生难啊!
      “〇”兮,归来!
  --------------------------------------
                  朋友补遗:

      1. 谷歌拼音输入i2008即可打出二〇〇八。

      2. 在搜狗拼音输入法中,可以“yq”会出现“○”。

      3. 微软拼音输入法现在好像也有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73-30588.html

上一篇:雷电的故事
下一篇:人工智能不神秘(1)——浅谈人工智能及智能控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